APP下载

护患沟通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2016-07-15睢淑清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大同03700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效果护患沟通手术室护理

睢淑清(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护患沟通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睢淑清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护患沟通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手术室在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护理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以及手术流程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显示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显示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有效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流程的知晓率,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另外在注重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的基础上,护理人员也要注意肢体语言方面的细致全面。

【关键词】护患沟通;手术室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手术室是临床治疗复杂性疾病以及重症患者的重要诊疗场所,因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相较于其他科室而言具有更为严格的护理要求。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确保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曾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沟通可在极大程度上促使患者更为详细的了解手术过程,从而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以及配合度[1-2]。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我院手术室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服务,以对比实验的方式探究护患沟通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本院手术室在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数字表法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护理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护理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为(43.2±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为(43.7±2.2)岁;手术类型:32例进行普外科手术、21例进行骨科手术、13例进行妇产科手术、13例进行泌尿外科手术、8例为耳鼻喉科手术、7例为心胸外科手术、4例为神经外科手术、2例为眼科手术。麻醉方式:35例实行全身麻醉、44实行硬膜外麻醉、21例实行局部麻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强调护患沟通,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气温和、语言简练易懂。首先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以及床号等基本资料,之后向患者说明访视目的,并以简洁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以及手术过程,同时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应对方式。在手术当天接患者入手术室前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并从旁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上下病床以及上手术推车,在进入手术室的途中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帮助患者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术前访视重点在于让患者对手术全程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以缓解紧张心理;同时也要注意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下手术推车以及上手术台。②术中: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室的基本情况,并告知其在手术过程中若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均可提出。对于清醒患者,在进行各项操作,如扎针前要提前告知患者,比如说“你好,接下来要为您扎针了,可能会有些刺痛,请您忍耐下”。患者麻醉后要严密关注患者的变化,发现其有不舒适反应时,要从旁鼓励,如“请您坚持下,手术进行的很顺利,马上就要完成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情况,注意患者的保暖良好。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全程陪同、照顾患者,术后要告知患者手术结束。③术后:待患者复苏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一些术后注意事项,如“手术很成功,回去以后注意多休息,如果有任何不适,请尽快联系护理人员或医师”。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对手术过程的知情率,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利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共设有三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本次研究将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总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手术过程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护理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以及手术流程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显示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显示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以及手术过程知晓率[n(%)]

3 讨 论

沟通能力一直是护理人员的四大必备能力之一[3]。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就是有效的沟通。护患沟通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治疗性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仅是为其提供医疗帮助,同时也要对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4]。对于择期手术的病患而言,其停留在手术室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因手术属于有创性治疗,因此患者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易诱发一系列的手术应激反应,比如焦虑、紧张等,护理人员在患者需要帮助时给予语言以及肢体上的沟通,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护患关系的和谐稳定,因此护患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次研究中护理组的护理人员强调了护患沟通性语言以及肢体语言的应用,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安慰以及疏导,将手术过程向患者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在术前以及术中、术后均给予患者必要的肢体帮助。从研究结果来看护理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以及手术过程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护患沟通性语言以及护患沟通性肢体语言的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沟通性语言对患者进行疏导以及安慰,对于患者心中存在的疑虑予以耐心解答,可有效促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对患者进行细致全面的肢体帮助可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上述研究结果在李玉玉、朱云的研究中也有较为明显的体现[5-6]。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强调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有效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流程的知晓率,并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概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另外在注重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的基础上,护理人员也要注意肢体语言方面的细致全面。

参考文献

[1] 叶倩,姜安丽,邓光辉.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0(11):30-31.

[2] 王淑梅.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93-94.

[3] 郭菊,糜崇达,张晓霞.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8):1173-1174.

[4] 李芬.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附108例报告)[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6):532-534.

[5] 李玉玉.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 2014,11(9):188-189.

[6] 朱云.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2,30(3):175-176.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278-0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效果护患沟通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运用于高血压护理的评价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
关于对护患沟通的几点体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