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茗说道

2016-07-14崔志强

西部大开发 2015年7期
关键词:双江品茶茶叶

崔志强

老子著《道德经》于春秋,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其中蕴含的精深哲理却贯穿于我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领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政治家以治世治国解读;中医家以养生治病解读;军事家以兵家战争解读:思想家以哲学、玄学解读。唯心也罢、唯物也罢、有无神乎?各有见地。但其蕴含博大精深的哲理,引起了历代人们广泛关注。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道德经》已突破民族的界限,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她深奥的价值。

道教起源于中国,是我国最早的国教,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中华融会贯通,兼收并用。印度佛教,而中华佛教发扬广大,佛道并存。而茶道却与佛、道、儒结缘,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都奉茶为上品。或饮、或祭、或论都少不了茶的平台。就连各种文物、绘画及明清红木家具、瓷器等中国文化的文物,哪个都少不了《道德经》和《茶经》的元素。

自然界是大宇宙、大天地,而人体就是小宇宙、小天地。

以利相交、利尽而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交,方能成其交远。交有道之朋,防无义之友。喝茶是随心随欲、顺其自然的事,既能显阳春白雪,品茶论道,又能与下里巴人共饮解渴,其乐融融。

马未都先生是全国知名文物学家,虽未见过,内心十分崇敬。我拜读了他《茶当酒集》一书,初见书名,以为说茶论道,而看完书后,没有与酒的半篇论说,通篇是文物、古董、收藏。用茶与酒的文化内涵来讲述文物、收藏。正如他在书中自序所说:“茶,南方之嘉木。下结论者陆羽,距今已逾1200年,汉已用茶、至唐方普及到北方。澄心静虑。祛病怡情”。读史如品茶,涤烦疗渴、回味绵长,所以第一节为茶。当年乾隆皇帝与大臣戏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足见他的高雅、鉴赏和修养,也见证了茶文化的深奥、博大。茶不愧为中国第一国饮。

茶是一种随时入口的饮料,是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有人说喝茶是对茶人“良心”的检验,千真万确。

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指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用现在的话说是最低生活标准。早些是四个字:柴、米、油、盐。是生存的必须,后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又加上酱、醋、茶,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品。

茶与酒都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产物,各有特色:酒暴烈、热情、豪放、充满了阳刚之气:茶温润、娇艳、风流儒雅,二者像男人与女人,更像一个人的两面。

现代检测发现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酚氨比等。具有消食醒脾、滋味醇厚、乌润多豪、香高味浓、降脂美容、防辐射抗癌变之多种功效。而个别不良学者及商家,胡吹乱说似乎茶能包治百病,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哄抬茶价。有许多人上当受骗,败坏了茶叶市场。扰乱了喜茶人的心情,对整体茶叶市场危害极大。也使茶韵、茶情、茶气,茶色等这么美好的茶文化内涵荡然无存。

茶本为自然之物,“一片树叶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此话虽有夸张,但有一定道理。现代专家学者对茶的论著汗牛充栋。对茶的各种功能分析得淋漓尽致,把茶的健康功能理论推上让人无以复加的地步。茶的论说让人眼花缭乱。许多人说“不会喝茶了”,“茶活得太累了”。

我的朋友著名品茶人李隆先生,身材魁梧,一副标准的兵马俑式的大汉尊荣。从喝茶、爱茶到研究茶,因有共同的爱好,因茶而识,因茶而交,使我受益匪浅。他有一句名言:“只喝对的,不喝贵的”。体现了他做人的厚道和茶人的良心。受他的影响,我与几位茶友专程赴云南双江自治县勐库公弄村的后山——勐库大雪山原始森林万亩野生茶树林考察、学习、旅游。

2008年4月初,我们一行人在李娜女士的陪同下到达了双江自治县。云南临沧市双江县是我国县名最长的一个多民族的自治县:全称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县境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地形差异较大,海拔高差悬殊,形成境内生物多样和气候多性的特点。气候多样性是四季温差小,干湿分明,气体气候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野生茶树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3000米以下的黄棕土壤地带上。家植茶树多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土壤地带。从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植被是最适合生长的勐库大茶叶茶种。这是上天赐给双江人的恩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再好的环境,再好的物质也要人这个精灵来发掘,而戎加升先生就是因为茶而生的茶中精灵。

初次见到戎加升先生,感到极其普通。他年近古稀、着装随意。个子不高且瘦小。走在人群中像一位身板硬朗的慈祥老人。走近细看,双目炯炯有神、待人亲切、谈吐睿智,说到茶事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说到茶叶经济,依然是精明的商家。这是一位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营销、茶文化为一体的茶界奇人。因出身成分等原因。他只接受过小学三年的教育。他做过木工、开过砖厂,人生的酸甜苦辣全都尝过。

他生在茶乡、长在茶乡、祖上也是茶农,他身上充满茶的基因。有机会他就遇茶而上,及时抓住每一次机遇,从承包茶叶作坊到购买双江县茶厂,稳扎稳打。起初茶叶是从千家万户农民制造的毛芽收购而来,到集中直接收购和定点生产勐库大叶茶鲜叶原料,用戎氏传统手工艺规范生产“生普”。确保了普洱原料的统一质量。使戎氏普洱茶的质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也使一个家族茶叶小作坊进入现代化最著名的企业。而戎氏普洱茶几代相传,以家族的荣辱、身家性命作保,全身心的从事普洱茶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这在我国茶界也是绝无仅有。他们绝不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一把就换一个名称的茶商。而是秉承祖训。静心制茶、潜心制茶。

勐库戎氏集团副董事长戎玉廷是戎加升先生的唯一儿子,受过高等教育,本科毕业。毅然下海,以保真传。知识就是力量。他已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许多方面崭露头角。戎加升先生的几位女儿也各有担当和作为。夫人杨国权女士虽无多少文化,但为人善良、朴实、勤劳,是家族的后勤部长,种菜、养猪、操持家务。参加他们在家中招待的宾客宴。所用食材及云南风味的菜肴,绝大部分都是她领导家族自己生产加工的绿色食品。整个庭院就是一个生活朴实、和谐相处的农家大院。看不出其他华丽摆设和做作。感到他们整个家族做人、做事就像他们生产的戎氏普洱茶一样,醇厚、清香、真诚。这也是我从内心接受戎氏普洱茶的原因。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世界茶面积最大、制茶品种最多、六大茶类齐全的国家。习总书记在欧洲学院的讲话中说道:“中国人爱茶,就像欧洲人爱酒,茶的含蓄内敛,酒的热情奔放,构成了这个国家的性格,我们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茶”就是那么自然地代表着中国、渗透于中国人的血骨之中。中国茶文化就是构成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要想真正的喝到好茶的人,除了各人的口味及爱好之外,必须要有几个条件:其一是选茶。“好喝才是硬道理”。茶叶有几千种。他们产地、加工、存储各有不同,像电影《地道战》中的一句台词“高家庄的地道,各有各的高招”。最后喝到茶客口中,感觉一定不同:其二,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泡茶用水,茗茶对水的要求甚高,可到唇亡齿寒的地步;其三,泡茶人的功夫好坏、文化修养,直接影响品茶的口感、味道。而茶艺师这行的存在就是有力的证明。其四。茶具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现在的茶具店规模宏大。应有尽有,小到茶针、茶托、茶巾,大到茶盘、茶桌、茶室。无所不在。特别是茶壶、茶盅的选择尤为重要,好茶遇到不好的茶器,就像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一样,索然无味l其五,要有好的喝茶气场氛围和愉悦的心情。喝茶时三五知己、天高海阔、无拘无束、全无功名利禄、争舌斗嘴之意。儒雅风趣,也是对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世风日下最好的自我调节。否则,再好的茶,最好的水,美丽的茶艺师,精细的茶具也会让品茶者索然无味,只是牛饮解渴而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喝茶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情趣,其中的滋味各有体会,自己明白。国人对此津津乐道,遗憾的是茶界至今未有科学的、完整的,统一公认的评茶标准。公说公的,婆说婆的,这无不是茶界的一件憾事。更谈不上与世界接轨、申请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或传承人。也可能早有行动,只是自己孤陋寡闻而已。

苍天让我们生存在这个时代,我们就应该善待每一天、顺其自然。

喝茶论道只是一个喜茶人的独家之言。

猜你喜欢

双江品茶茶叶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牛采茶叶》
2021年5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天下第二泉
品茶
雨夜吟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
便携式茶叶
李双江歌唱艺术50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李双江:“想不年轻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