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2016-07-13朱久明

学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学习数学习惯小学生

朱久明

(安徽省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安徽 太湖 246400)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朱久明

(安徽省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安徽 太湖 246400)

摘要: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小学生学习数学也需要良好习惯。我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课前、上课、课后三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初见成效,现付诸笔端,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数学;习惯

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对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惯从小养成的重要性。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就应该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前习惯的培养

凡事预则谋,预习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课前预习至关重要。我总是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预习,也就是把即将学习的内容自学一遍。我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预习,而是每次布置好预习的具体内容。浏览文本是预习的第一步,我告诉学生阅读文本要仔细、认真,边阅读边思考,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画上横线。教师要在课前检查预习情况,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预习,而且会很认真地预习。坚持一学期,学生不仅养成了好习惯,数学成绩也会大有提高。

课前还需要培养的习惯是做好课前准备。我要求学生在我上数学课前,必须按我的要求做好准备,如把教材、文具、簿本都放在课桌的左上角,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一进教室,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无准备状态的学习效果。

二、上课习惯的培养

(一)听的习惯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都变得很活跃,但忽略了“听”。古今教育家都很重视“听”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倾听的习惯很重要。只要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教师要把单纯的乏味的数学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同时,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应深入浅出,适合大多数学生。教师讲课时尽量先提出问题再讲解,学生就会倾听。对重要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坚持下去,学生自然就会认真听课。此外,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发言,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同学的发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有不同意见?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听”的习惯地培养。

(二)看的习惯的培养

看主要指看清题目,即审题。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看题目很马虎,很随意。如看到题目中出现“多”字就用加法,看见题目中有“少”字就用减法。批改试卷或作业时,也发现很多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题目没看清楚。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这样,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看的另一个方面指看书,不少学生都认为数学书没看的必要,只有语文书才要多看多读,直至会背。其实,数学课本上一些重要的知识不仅仅是要看,还要记牢固。我在上数学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让学生找课本中重要语句,公式等画上横线,反复诵读。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更扎实。

(三)想的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主观意识差,容易受外界干扰,课堂上随大流,一些问题不经思考,跟着别人说。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我规定我提出数学问题后,学生必须思考两分钟以上才能举手回答,这时间就是告诉学生要思考,使之养成习惯。

(四)查的习惯的培养

查,指检查。一道习题做好了,只有检查了才知道对错,才知道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疏忽。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五)合作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越来越重要。数学为生活服务,数学教学就毋庸置疑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习惯。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创新,在合作中进步。

三、课后习惯的培养

一种是复习巩固、整理构建、知识体系。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消化、整理、吸收、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这样进行,先复习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再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了培养这一习惯,我每天只布置一道习题:你今天学习了什么?你会了什么?不会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第二天对作业评讲。坚持一学期,习惯就养成了。

一种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很有必要,从实际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之源,把教材和现实结合起来,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如人民币的认识,仅靠教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购物的实践活动,在购物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这就是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要让数学的新问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一年级下册“认数”练习中,让学生读门牌上的号码、读公共汽车线路的编号、读电视频道、读球类比赛时的记分等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培养也非一朝一夕。但只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定会养成。

[责任编辑张景贤]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8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21

猜你喜欢

学习数学习惯小学生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培养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