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2016-07-13刘丽华

学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设物理

刘丽华

(河北省内丘中学,河北 内丘 054200)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刘丽华

(河北省内丘中学,河北内丘054200)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难以体现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质与价值。因此,创建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高中物理教师实现预期教学成果的关键所在。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的能力。因此,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进行分析与探究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质量及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进行了探究,希望以此为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关键字: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学习兴趣

一、问题情境创设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适宜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符合教学内容,因此创设的问题需符合学生实际,能够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索中学习到教师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换而言之,即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需遵循适宜性原则,既要适合物理教学内容,又要切合学生实际。

(二)兴趣性原则

所谓“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需遵循兴趣性原则,设置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以此来发挥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二、对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

(一)在课堂上,列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常见自然现象并向学生发问,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中物理课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学以致用。日常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都是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以适宜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些自然现象为题,创设出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利用物理知识破解这些自然现象的强烈愿望。这一过程使得学生在无意中理论联系了实际,学以致用,同时无形中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声的多普勒效应”时,提出“在路边听到迎面驶来的汽车的鸣笛声与在汽车上的驾驶员听到的声音为什么不一样?”在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时,提出“谁能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古人所说的海市蜃楼现象?”在教授“地球的公转”时,提出:“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变化呢?”

课堂上,教师借助这些学生非常熟知的自然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抽象枯燥的理论瞬间变得很好理解并成为解答自然现象的利剑,此时学生如获至宝。这些问题的破解在教会学生物理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爱好,并且加快了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

进行物理实验是学好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途径,高中物理教学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积极创设实验问题情境。高中物理课本中的许多定律,都是可以在物理实验室里利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进行验证的。学生利用实验器材亲自验证物理的有关定律,会在加深学生对抽象物理定律的理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变通、学会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讲解了电源电动势和电源内电阻后,教师拿出以下器材:待测电池,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0Ω),固定电阻(5Ω),开关若干,导线若条。提出问题:仅凭这些器材是否可以准确测量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有几种方法?这些器材中是否有多余的?利用实验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找到答案。

实验课程对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举足轻重,也为学生轻松解决高考中的实验题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创立实验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最终大大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三)利用恰当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上课时难免会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在恰当的时候引入趣味历史故事,可以使学生重新集中精神,这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到教师所要讲授的内容。故事让学生回味无穷,物理理论也深入脑中。

例如,在讲解“浮力”这章节内容时,可以讲述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死海的故事,随后提出“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等疑问。这让学生带着迫不及待想找到答案的渴望,重新集中精神进入课堂学习中。

通过讲述相关的小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全神贯注的课堂学习,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恍然大悟,在彻底理解新知识的同时,锻炼了物理思维能力。

(四)通过分析旧知识引出新课题创设问题情境

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一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都是以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为依托的,因此,教师在讲授新内容的时候,应该带领学生简单概括地温习一下与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定理公式等,再与学习过的知识相关联,以仅凭这些知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不能说明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此时,学生肯定明白,本节课的内容必定是破解疑问的关键所在。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

所以,在教授新的知识点之前,教师应提前找出与本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旧知识,以这些已有的知识为引子,提出新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进行探索,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容易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综上可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高深的理论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金东]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3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89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创设物理
只因是物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