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

2016-07-13韩晓娜

学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驱动信息技术探究

韩晓娜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初级中学,河北 青龙066500)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

韩晓娜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镇初级中学,河北 青龙066500)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重要教学模式,符合信息技术实践性、互动性强的特点,更加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提高;便于培养学生提取、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本文对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的进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肩负着培养现代社会人才所必具的信息素养的重要责任。学科具有很强实践性、理论性与操作性,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周期短,强调“面向应用,实践为主”这决定了学科学习必须要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以让学生在获取基本信息知识的同时,获得自主地提取、分析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是将新知寓于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对任务的自主探究,来运用旧知学习新知,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学会自主学习,这正是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现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结合学生学情,提出学习任务

任务的提出是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是任务驱动教学的主线。因此,任务的提出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重视任务的提出,在设计任务时不要只是站在教师教的立场,从教的角度设计;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认知规律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使得任务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学情。这样所提出的任务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顺利地完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来讲解幻灯片的制作技巧,在幻灯片中来输入文字,插入图片与音乐,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来制作一些特效,这样就可以使卡片更加生动美丽,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听讲。接着教师再来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用PowerPoint来制作幻灯片。这样的任务将众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二、引导学生分析,自主提出问题

(一)问题要由学生自主提出

我们要为学生营造愉悦而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而积极的思考,教师给予适时地启发与诱导,以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更能引发学生更强烈的探究动机,使学生的认知活动成为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将提问贯穿于整个过程

对于有些任务,学生受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并不能在这个环节将提出全部问题,有些学生只有在亲自操作中才能产生,这才是动态化的课堂教学。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强求学生必须一次性提出所有问题,而是要将提问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步步诱导,寻求解决方案

现代教学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改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学生自然也是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在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环节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学习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对于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运用新知来解决的问题,则要实现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的,学生在教师的步步诱导中展开层层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任务探究的主体,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体参与,由被动接收到主动构建的转变。

四、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探究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探究,更能解决个体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发挥小组成员的共同优势。以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与经验世界,对不同的问题自然会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有着不同的特长与优势,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更加充分地展现学生的特长,在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与讨论,以增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实现思想的交流与思维的交汇。通过不断地分析、推理与论证,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更为重要的是,更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这样更加利于学生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这正是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组成科学小组,合理分工,以共同完成任务。如在制作贺卡中,有的学生负责编辑文字,有的学生负责图片的收集与处理,有的负责音乐的处理,终于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各小组制作出了精美而富有个性的贺卡。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符合学科学习规律,是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重要教学方法,是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广大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创新与总结,从而将任务驱动教学更加有效地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张淑芹.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中国教师2014(S2).

[2]蒋淑珍.浅谈任务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20).

[责任编辑张景贤]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5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18

猜你喜欢

驱动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