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儿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16-07-13韩秀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乌司他丁血液灌流患儿

韩秀红

(唐山妇幼保健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儿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韩秀红

(唐山妇幼保健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儿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唐山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儿80例,其中5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儿在血液灌流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例数。对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5天,观察组患儿IL-6、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儿,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乌司他丁;血液灌流;百草枯中毒;患儿;血清学指标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除草剂之一,临床上百草枯中毒患儿不罕见。血液灌流治疗是百草枯中毒患儿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儿,观察对患儿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的影响,并与未采用乌司他丁的患儿进行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唐山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儿80例,综合以下方面作出诊断:①PQ接触史;②接触部位局部炎性反应表现;③肺损害及其他多器官功能障碍;④辅助检查胸部X线平片或CT检查早期可见肺弥漫性炎性浸润性病变,有时可见纵隔气肿、肺气肿,晚期间质性肺纤维化;⑤其他血液生化检查,可有肝肾功能受损表现。胃内容物、血液或尿中检出百草枯可明确诊断。其中5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儿在血液灌流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作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50例患儿中,性别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15岁,平均(11.39±2.37)岁;对照组50例患儿中,性别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3~16岁,平均(11.76±2.89)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一般处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去除药物污染的衣服,冲洗跟、皮肤和头发等,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可先用活性炭,然后用白陶土或泥浆水反复洗胃,每日2~3次,持续数日。思密达吸附毒素,甘露醇导泻,易善复保肝,大剂量维生素C,E,古拉定,天普洛安,清除氧自由基,利尿,血必净,抗生素抗炎。甲强龙联合环磷酰胺预防肺纤维化。心得安拮抗肺对百草枯的摄取,大承气汤保留灌肠,预防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一般不予以吸氧但氧分压<40 mm Hg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才予以>21%浓度氧吸入或呼吸末正压给氧。在中毒后4~15 h开始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初始2.5万~5万U/次,1~3次/天。溶于500 mL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为1~2 h。症状改善后2.5万U/次,1~3次/天。急性循环不全:1万U/次,每日1~3次,溶于500 mL液体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1~2 h,可根据病情酌情适当增减[4]。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例数。对两组患儿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三项,前二者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进行测量,CRP使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测量。测量时间为治疗第5天。比较两组患儿如上指标间的差异。

1.4 统计处理: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炎性因子水平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作为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表

2.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第5天,观察组患儿IL-6、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的比较(均数±标准差)

3 讨 论

百草枯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被吸收入血后,通过血液循环,可分布于各组织和器官。明确的百草枯服毒史及毒物接触史,诊断较容易。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患儿急性低氧血症与临床症状或肺部影像学结果不一致;在排除肺部慢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后,结合咽喉及胸骨后疼痛、肝肾功能损害及胸片、胸部CT动态演变。对于有明确百草枯接触者,都应该高度重视。百草枯入血后尚无特殊的清除方法,除常规洗胃、导泻、对症支持疗法外,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血液灌液加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可清除血中毒物。对于百草枯中毒患儿,首先要减少吸收,肥皂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毛发,时间>15 min。白陶土洗胃后口服吸附剂活性炭,继而20%甘露醇250 mL加等量水稀释或33%硫酸镁100 mL导泻。血液净化最好在6~12 h内进行血液透析或者血液灌流,血液灌流的清除率高。防止肺纤维化早期使用大剂量激素地塞米松1~3 mg/kg,静脉滴注,分2次使用,或者氢化可的松,初始剂量1~1.5 g/d,分4次点滴。浓度吸氧,只有在氧分压<40 mm Hg或出现ARDS才吸入>21%浓度的氧气。正压机械通气联合使用激素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难治性低氧血症具有重要意义[1]。

乌司他丁是来源于人体的一种糖蛋白,在血液中参与炎性反应的调节,属于先天免疫相关物质,具有抑制白细胞过度激活、保护血管内皮和基膜、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临床上常作为急性炎性反应的治疗药物[2]。乌司他丁的前体IM和Pal对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非常敏感。当炎性反应促发时,弹性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使乌司他丁从前体中脱离,成为具有抗炎活性的游离态乌司他丁。释放出来的乌司他丁抑制组织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的活性.减少水解酶对细胞和组织的破坏。抑制激肽释放酶活性,减少激肽生成,调节微血管扩张程度;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凝血酶活性,减少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消耗;同时抑制凝血酶、胰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关闭"炎性反应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乌司他丁分子中的糖链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除酶抑制活性外,乌司他丁还被证明有许多其他生物活性,如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iyama A,et al)、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Kobayashi H,et al),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Maehara K,et al),稳定溶酶体膜(Kato Y,et al)等。

通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儿,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5天,观察组患儿IL-6、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儿,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效果满意。目前较多动物实验证明了乌司他丁对抵抗炎症、免疫调理及保护重要脏器起了重要作用[3]。蒋国洪等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患儿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用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证明其具有对多脏器的保护功能,这与大多数文献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4]。

参考文献

[1] 邓国宝,刘志文.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12,23(6): 357-358.

[2] 徐启霞,张永.重症肺炎患儿核转录因子活性变化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2(9):543-546.

[3] 张少波,何谦,葛亮,等.乌司他丁对肝脏移植早期外周血NF-κB 和TNF-α及酶学活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2):112-114.

[4] 蒋国洪,冯旭明.乌司他丁防治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9-20.

Effect of Ulinastatin combined with Hemoperfusion in Treatment of Paraquat Poisoning in Children with HBV Serological Markers

HAN Xiu-hong
(Tang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Tangshan 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ulinastatin combined with hemoperfusion in treatment of paraquat poisoning in children with HBV serological markers. Method Selected January 2013 and 2015, during the month of June, Tangsh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paraquat poisoning 80 cases of children, of which 50 case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given hemoperfusion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the blood flling fow based on given Ulinastatin treatment as observation group. Observ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terleukin 6 (IL-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alpha) and C 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s of infammatory factor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atients were signif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cant differences (P<0.05). At the ffth day of treatment,the levels of CRP, TNF- and IL-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Ulinastatin combined with blood flling fow in treatment of paraquat poisoning in children, can signif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duce the level of serum infammatory factors and clinical effect is satisfactory.

[Key words]Ulinastatin; Hemoperfusion; Paraquat poisoning; Children; Serology

中图分类号:R5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32-02

猜你喜欢

乌司他丁血液灌流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瘙痒症临床观察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
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