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竹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7-13雷黎媚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410100

大众文艺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竹笛教材

雷黎媚 (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410100)

浅谈高校竹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雷黎媚 (长沙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 410100)

竹笛作为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都受到国人的喜爱,从文学到历史都能看到竹笛的身影,有着独特的魅力。竹笛的原料为竹子在我国种植范围广,取材容易,竹笛的制造工艺简单造价很低,并且携带方便,为文人雅士增添情趣。竹笛不仅能演奏我国的乐曲,也能配合西洋乐器进行演奏。竹笛演奏讲究四种功夫,指功、气功、舌功和唇工。竹笛进行演奏能展现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民族乐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也是民俗音乐演奏的必备乐器之一。新时代环境下,教育条件和艺术文化背景都有很大的变动,竹笛课程在高校课程中不断普及,这对于竹笛教师的教学要求就不断提高,不仅要有娴熟的演奏技术还需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竹笛教学与演奏的经验,分析竹笛课程在高校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观点和建议。

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我国音乐教学越来越认识到民族乐器的魅力与重要性,很多小学就开始了各种关于乐器的课程,民族乐器当中对竹笛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竹笛,了解其构造、性能、音色和发展历史。中学音乐课教学一大重点课程就是推广普及民族乐器,并教导学生学习简单的竹笛演奏方法。竹笛的独特魅力使其地位不断上升,现在也在高校课堂内有立足之地,高校音乐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也是为了让传统音乐、民族乐器有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但是在教学当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高校竹笛教学存在的问题

竹笛课程让学生学习竹笛知识,能提升学生的演奏与识谱能力,能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民族意识。

我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进行竹笛教学的实际情况是竹笛课程已经成立。很多高校都为了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对竹笛教学模式进行各种改革,但是在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地区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和硬件条件差距大,这也导致学生之间的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很薄弱,小中高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乐器,学习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2.我国对于音乐教的重视程度虽然不断提高,但是在课程设置与编写上能看出其滞后性,内容过于肤浅、生硬,很多教学方法不正确,这也是目前普遍高校在竹笛教学上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3.专业教师缺乏,很多高校聘请的音乐教师确实是从专业的音乐高校毕业的,但是并不是竹笛专业的,这也导致竹笛教学的质量没有保证,教学无法顺利开展。

以上这些原因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想要提高教学质量也就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竹笛人才,将竹笛艺术推广出去,让民族乐器走向世界。

二、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策略与建议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能正常开展的前提,教学目标的确立能让教师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并围绕其目标内容进行教学延伸和调整,所以明确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们竹笛教师的竹笛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能够吹奏竹笛更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能进行乐器理论研究。以往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整体上满足以上的教学基本要求。但是从发展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范围过大,具体实施中没有明确的指导价值。现在全国的各类高校都开始竹笛课程,因为学校类型的差别,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对于竹笛教学仅靠这种宽泛的教学目标难以因材施教,这就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培养目标。比如说师范类院校的培养重点是进行音乐教育,这需要强调教育理念。艺术类院校的音乐资源丰富,可以采用专业性强的教学理念。

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更多更独立、更多元化的竹笛人才。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

刚进行高校接触竹笛课程的学生对于竹笛了解程度差距大,学习能力与技能基础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因为高校学生之前的教学环境差距很大,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专项教学,设计多种适应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针对性的课程安排能够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并使得竹笛艺术能更好的普及与传承。对于竹笛教学改革需要合理的调整课程安排。

1.安排基础课程,这让那些对没有基础的学生能够入门,基础课程不是要求学生能演奏、能研究,只是引导学生了解竹笛,让学生对竹笛产生学习兴趣并普及竹笛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演奏能力。

2.设置选修课,在学生接受过基本的竹笛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兴趣、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设选修课程,让那些对竹笛兴趣浓厚的学生能更深入的学习竹笛,专业性强的选修课针对那些有一定竹笛基础的学生,为了提高学生学生演奏能力和技巧。

(三)加强学生合作训练

针对一些竹笛专业学生来说,需要学习专业的竹笛课程,而乐器教学不能纸上谈兵,也不是孤芳自赏,需要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分组参与竹笛二重奏、三重奏;或是使用竹笛参与其他乐器进行独奏,像传统乐器中的古筝、西洋乐器中的钢琴都能和竹笛进行合作演奏,并且配合效果很好;可以让学生参与民乐队的排练,在民乐队的伴奏下进行独奏演出;同组之间的竹笛学生进行齐奏训练,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具备统一的音色和音准。

(四)培养竹笛学生的互助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学生的专业水平进行分组,但是不能忽略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说应该让低水平组的学生除了参加本组的专业课教学活动,还应该与高水平组的学生每周共同上一节专业课,这节专业课重点在于学生之间进行互助交流,低水平组学生遇到一些问题和瓶颈能向高水平组的学生求助,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互相帮助,也有利于高水平组学生养成观察、分析的习惯,这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建立学生之间的友谊,形成良性竞争。教师可以引导高水平组的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也能与教师之间形成一个交流学习的氛围。

(五)定期举办习奏会与器乐音乐会

教师应该强调实践,除了课堂、考试让学生进行演奏,还应该给学生多争取一些演奏机会,比如每学期定期举办演奏会,举办一些班级之间的音乐交流会,让学生多多参与学校的文艺晚会,让学生报名参加一些市级、省级的音乐比赛,让学生熟悉舞台,找到舞台感,在公众面前演奏,一能锻炼演奏技巧,二能锻炼自信和胆识,并能学生能在演奏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演奏后能明确的和老师求教,也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能及时对教学的重心和方法进行调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自我观察,自我调整,教师再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

(六)选择完善的课程教材

教学是讲究教学方法的,当然这离不开课程教材,教材是课堂活动进行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对于竹笛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教材存在很多的问题,教材内容老旧,建设相较其他科目来说比较落后。从笔者对于教材的研究来看,目前教材的编写者的编写出发点差异大,有的认为理论知识能便于学生学习竹笛,有的编写者重点放在曲目的编写,这些出发点并没有错,但是教材没有成为一个体系,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遗漏很偏差,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很困惑。教材编写不能只注重曲目编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需要形成一个理论体系,比如说以竹笛的历史为主线,划分为古典音乐、近现代、现代、西洋曲目几个部分,结合时代特点与竹笛发展特点进行编写。讲究多样性,曲目和理论知识很重要,但是实践演奏教导也很重要,所以基础训练、技巧、练习曲目也需要重点编写,要避免教材过于单一,侧重点混乱,所以教材需要科学、有体系的进行编写,针对学生的生们的实际演奏水平以及能力水平,将竹笛曲目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

(七)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虽然俗话说,师父领进门,成才靠个人,但是教师的能力与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目前我国的竹笛教学实情就是竹笛还没有完全的普及,可以选择的音乐资料不多,教师的亲身演示教学是我们竹笛课程的教学主要模式。很多高校的竹笛教师确实是从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文化涵养,但是并非是竹笛专业毕业的。这就需要教师不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竹笛教师不仅是音乐教师,更需要了解美学、文学、历史等科目,才能让教师在竹笛教学中全面的展现竹笛这种传统民族乐器的底蕴和魅力,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扎实竹笛相关知识,主动学习,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宽度,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竹笛。

三、结语

竹笛的历史非常的悠久,也是国人非常熟悉的民族乐器,其魅力非凡,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重视,成为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发展的代表与见证。竹笛艺术的发展离不开音乐事业的发展,也是文明进步的见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不断推进高校竹笛教育改革进度。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精细化教学,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努力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让竹笛艺术能够更好的传承和传播,让竹笛艺术深入人心,竹笛教师应该严格对待自己,努力提升自我素质,让自己能教好学生,更好的传承民族艺术,为民族音乐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接班人,为竹笛意识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让竹笛艺术走进国人心中,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竹笛,爱上竹笛艺术,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发展发光发热。

[1]赵大禹.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的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15(17).

[2]王佳.浅谈竹笛教学[J].音乐时空,2012(7).

[3]沈红宇.对竹笛教学兴趣培养的思考和建议[J].艺术科技,2013(4).

[4]杨帆.高校竹笛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音乐时空,2014(21).

[5]赵逊.竹笛教学中的音乐美学体现[J].学园,2014(32).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竹笛教材
教材精读
初探中国民族乐器发展之路
My Mother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以二胡为例简析中国民族器乐的创新与发展
我的坚守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如何培养孩子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