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党建+N”模式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16-07-13袁兴权陈积毅

今日海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村庄党员干部基地

文|袁兴权 陈积毅



探索“党建+N”模式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文|袁兴权陈积毅

近年来,东方市坚持以打造省级党建示范点为目标,以创建五星党支部为抓手,探索了“党建+N”模式,按照“一心一带一线”的创建思路,抓基层、打基础,整合人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着力推进农村党建品牌化建设,以党建领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东方市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红掌种植基地

“党建+美丽乡村”,着力打造群众宜居环境

东方市委坚持把党建示范点创建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捆绑打包、统一整合、精准打造,以党员干部“五亮一评”和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设岗定责、服务承诺活动,以党员示范引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化环境卫生“脏乱差”整治行动,投入近9亿元完成了环卫设施等建设,在每个村至少聘请3名以上保洁员,并固定每周四为党员干部环境卫生打扫日,确保东方市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进一步深化全市基层党组织矛盾纠纷“大联动、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大接访、大下访等活动,2015年实现全市信访和矛盾纠纷总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8%和32.3%;进一步深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投入1385万元,解决26个村庄1.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进一步深化“绿化宝岛大行动”,采取“专业化、基地化、设施化、规模化、廊道化”的模式,组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集中参与植树造林2.5万人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9万多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7%;进一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发放补偿金6204万元,受益5.86万人,保住了青山绿水,还投入6400万元,创建了37个文明生态精品村,农村得到美化、亮化、绿化,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2016年将继续在沿海一线打造20个文明生态村与党建示范点相结合的美丽乡村。

“党建+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新常态,东方市把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作为重大发展任务和政治任务来抓,采取“政府+企业+党支部”“党支部+企业+农户”“党支部+企业”“企业+农户”等模式,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进驻、村党支部推动、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以开展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为契机,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坚持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动力,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打造了大田镇月大村“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罗旺村火龙果基地、报白菠萝基地、俄乐村黑山羊基地、乐妹村草莓采摘园、板桥镇三间村绿萝基地、省级示范社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感城迦南兰花基地;启动了东河镇俄贤村乡村旅游、板桥镇中沙村仙居谷旅游和南港村金月湾旅游项目、天安乡布套村雅龙“小桂林”、大田镇马龙村泥巴温泉休闲基地和黄花梨文化村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庄,每年可为周边村庄提供就业岗位2500多个,既增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后劲,又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途径。目前,东方市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冬季菊花出口基地、黄花梨种植基地;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绿萝种植基地和甜玉米种植基地。特别是月大村党支部成功打造了“嗒隆风情文化旅游区”,填补了东方市乡村旅游的空白。2016年东方市将继续在山区一带打造30个特色产业美丽村庄。

“党建+精准扶贫”,着力打造城乡共建品牌

东方市坚持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抓手,以“百局联百村、千名干部帮千户”“第一书记在行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等系列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城乡党组织统筹共建,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组织市直单位党员干部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紧紧扭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攻方向和“六个精准”要求,集中力量开展定点、定人、定责扶贫,把党建重心、干部力量、服务触角下沉和延伸到精准扶贫最前沿和各领域,确保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组织14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192个农村(社区)建立结对共建党建工作联系点,组织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342对,组织2560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服务,连续两年组织141个市直单位分别与审定的特困村建立联系点、组织党员干部与特困户建立脱贫帮扶对子,还连续4年选派5批、96名机关优秀干部到农村基层一线任职第一书记,推进扶贫攻坚,有效地推动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据统计,近两年来,共帮助26个村庄1.8万人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帮助2538户、11319人脱贫,完成4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落实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20多个;清理农村“三过”土地938宗,成功调解417宗,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910.6万元,有效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建+互联网+小村”,着力打造农民致富通道

针对以往农民群众因信息不畅、技能不高、农产品“种难”“卖难”等问题,东方市以实施“宽带东方村村通工程”为抓手,坚持政府投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受益的原则,按照“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全面覆盖”的思路,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投入400多万元按照“十个一”的标准建成203个便民中心(站点),确保人员、设备、制度全部到位,电脑实现全覆盖,还专门对247名便民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电脑操作技能培训,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网上行政审批系统试运行工作。同时,加快推进网络全覆盖工程,目前,已经实现全市192个村(社区)4G信号全覆盖,完成109个行政村光纤通讯覆盖;启动了党建网联盟第二阶段工作,计划开通10个乡镇、192村(社区)党建网站,向社会公开村情民意、产业发展等,推介特色农产品,扩大社会知晓度;启动了3个村庄“互联网+小村”建设,实现市场营销、技术咨询、资金扶持、网络交易一体化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的特长和优势,积极探索微商经济和电商经济,营销本地的民族特色产品,拓展销售渠道,促进广大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今年计划在月大、陈龙、乐妹等10个村庄建成微商和电商试点。

名词解释:

“一心一带一线”:一心,即把党建与创新社会管理、开展便民利民活动相结合,健全市、乡、村三级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打造党建便民服务中心,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实现服务群众零公里;一带,即以八所镇为起点,往东片区大田、东河、天安、江边4个少数民族乡镇延伸,把党建和产业、旅游、生态、文化相结合,打造东片区党建示范带;一线,即以国道、省道周边村庄为重点,把党建和文明生态村、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汉区党建文明生态线。

“五亮一评”:五亮,即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亮岗位、亮职责;一评,即对五亮落实情况进行评议。

本文责编/曹秋秀 邮箱/364801105@qq.com

作者单位:(海南省东方市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村庄党员干部基地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村庄,你好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村庄在哪里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