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打造富足农民、服务全国的王牌产业

2016-07-13江华安

今日海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供给农产品农业

文|江华安



聚焦农业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打造富足农民、服务全国的王牌产业

文|江华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海南是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习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强调,要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海南省委六届九次全会也提出:要把农业打造成为富足农民、服务全国的王牌产业。擦亮热带特色农业这张“王牌”,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深刻认识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图/邝晓美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海南农业质量效益递减、市场竞争力趋弱等问题突出,给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严峻考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形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供给侧。一是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从全国市场看,尽管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但供给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高端、生态、安全的农产品供给不足,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与消费升级相适应的、更高要求的供需平衡。从省内看,尽管我省是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但本地“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不足,迫切需要从供给侧入手,提升常年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二是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挤压农业比较效益。近年来,劳动力、农资等价格刚性上涨,分散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在集约化生产、合理施肥用药、应用科技等节本增效措施上难有大的突破,农业生产成本处在“持续上升通道”。同时,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特别是随着我国与东盟、澳洲、非洲等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海南农业的“热带特色”受到激烈的冲击,同质化、低端化农产品的价格不仅没有上涨空间,反而很有可能进入“下行通道”。三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瓶颈。我省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复种指数高,地力呈下降趋势;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畜禽粪污、田间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高,造成一定的面源污染;香蕉枯萎病、槟榔黄化病、柑橘黄龙病等重大病虫害多发,成为影响农业健康发展的“顽疾”。

解决以上供给侧的突出问题,根本途径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唯有改革,才能主动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解决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唯有改革,才能有效调整优化农业布局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经营组织结构,推动农业从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循环转变,提升农业产出效率和综合竞争力,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从根本上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挤压问题;也唯有改革,才能真正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修复生态、改善环境、补齐短板,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因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准确把握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习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健全市场机制为目标,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根据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局和海南农业发展实际,海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改、一降、一补”。

(一)改产业结构。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分析海南农业的产业定位、资源特色、比较优势和区域布局,根据市场导向、效益优先的原则,同时处理好“加法”与“减法”、当前与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一是抓好甘蔗、橡胶、水稻、番薯等低效产业结构调整。有的发展替代产业,有的调整区域布局,有的改革种养模式,有的优化品种结构,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提升综合效益。二是抓好养殖业转型升级。合理调整畜牧业布局,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调整畜牧养殖规模与品种结构,积极发展牛羊蛋奶等自给不足产品,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环保改造,推动畜牧业从一元结构(畜产品)向三元结构(畜产品、清洁能源、有机肥)转变。三是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破“小而全”、产业雷同的传统生产格局,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产条件,选准适宜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合理布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工则加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区。四是建设本地“菜篮子”生产基地。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

(二)改生产方式。一是以改善要素使用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为主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化学投入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提高土、肥、水、药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节本增效;推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农膜瓶袋等回收利用和有效处理,促进农业资源有效配置,减少面源污染。二是以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品牌营销为抓手,实施品牌农业创建工程。实现海南农业的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三是以拓展农业多功能为导向,发展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改经营机制。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要着力推动海南农业从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一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在此基础上,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放活经营权,依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以入股、流转、托管、合作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要引导集中连片的田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营销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要建立全省农村土地管理大数据平台及流转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培育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制定落实具体的支持政策,力争培育一批产值超十亿、五十亿甚至百亿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共享发展成果。三是高水平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施百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创建行动,示范基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引领全省现代农业的重要标杆。四是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建立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机深耕、有机肥产销等专业服务试点,为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专业高效服务。

(四)降生产成本。在农产品价格短时间内很难提升的背景下,节本就是增效。一是通过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平均成本。实践证明,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采用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对农业机械、新品种、新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生产支出。二是推广节本技术,降低农资成本。着力推进节水、节地、节肥、节料、节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三是创新流通业态,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四是推进绿色发展,降低环境成本。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

(五)补发展短板。重点补基础设施之短、农业科技之短、强农金融之短,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强动力。一是补基础设施之短。实施标准化农田改造工程,完善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农产品产后预冷处理及冷链运输系统,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业物联网技术。二是补农业科技之短。整合资源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测土配方施肥、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等一批科技创新行动。以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种业创新。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补强农金融之短。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贴息贷款、股权投资等形式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扶持一批农业企业上市融资。成立海南热带农业发展基金,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和重大农业项目建设。成立海南现代农业担保机构,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缓解资金紧缺问题。

扎实推进2016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

2016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总体思路是: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创品牌、促增收一条主线,抓住适度规模经营和生态循环农业两个重点,深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三区”试验,推进农业园区化、资本化、信息化、国际化“四化”并进,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大力调减甘蔗。制定年度调整计划,因地制宜发展替代产业,出台引导和激励政策,做好技术服务,力争2016年调减15万亩,创建一批示范点。二是适度稳妥调整橡胶产业。编制核心胶园建设规划,引导15万亩老残胶园进行改种,发展林下经济15万亩,推广全周期间作模式1万亩,推动橡胶产业合理布局、稳定产能、适度改种、提升效益。三是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等,积极发展牛羊蛋奶等自给不足产品。四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以规模化田洋为载体,建立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品牌营销的冬季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健全集约化育苗、产后预冷处理等综合服务体系。对全省水果标准化示范园进行整体规划,与全域旅游省建设紧密结合,分区域、分季节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采摘观光活动,提高热带水果综合效益。五是稳定建设常年蔬菜基地。认真落实省政府“菜十条”,扩大常年蔬菜基地种植面积,建立省、市县两级常年蔬菜产量及田头收购价定期发布制度,开展常年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力争全省常年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15万亩。

(二)把适度规模经营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一是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支持东方等地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和流转试点。二是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编制“十三五”百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规划纲要,新创建20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力争年底开园。

(三)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一是抓好化学投入品的减量化。采取肥水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综合措施,力争全省减施化肥2.77万吨、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二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种养业循环发展。重点实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等工程,完成200家畜禽养殖场环保改造任务,建成区域性有机肥加工中心,力争形成30万吨以上的产能;支持市县建设秸秆青储饲料基地,缓解我省草食性动物饲料供应问题;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50万亩次,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建设2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100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和5个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三是推进田间生产清洁化。按照“消化存量、控制增量”的思路,采取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推动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一体化,力争全回收废旧农膜1万吨、废弃农药包装物800吨。

(四)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继续实施海南品牌农产品标准制定行动,新建省级以上热作标准园5家、水果标准园20家、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6家,力争建成有一定规模、引领产业发展的标准化园艺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二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所有上市农产品全面检测、持证出岛,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管,进一步健全检测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支持琼海、澄迈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三是加强品牌培育、营销。紧紧抓住特色优势资源和产品,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制定实施海南公共品牌使用管理规定。组织实施名牌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加强品牌农产品营销,办好“冬交会”“农博会”等农产品交易会,建立健全省内外海南品牌营销中心。

(五)把强农金融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配合财政、金融等部门,成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进一步完善“惠农贷”“强农贷”等相关政策,建立热带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做好农业股权投资试点。研究制定鼓励使用扶持有机肥、高效生物肥料等激励政策。积极推进大宗果蔬、特色畜禽、设施农业等保险,提高风险保障能力。

(六)把信息化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营销、服务全过程应用。一是整合信息资源,建立海南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二是以规模化基地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推动智能农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育电商队伍,扩大网上销售,今年线上销售额力争突破100亿元。四是支持互联网农业小镇进一步在基础设施、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农村金融等方面加大力度,使之成为全省特色小镇建设的亮点工程。

(七)把科技集成配套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内生活力。加强与热科院、省农科院、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配合,整合科技资源,围绕病虫害防治、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循环农业等,实施科技专项行动,推广示范50个新品种以及现代设施育苗、绿色病虫害防控等30项农业新技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和万名农村中专生培养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名,招收农村中专生1000名。

(八)把国际合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外部动力。积极争取农业部的支持,与热科院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密切配合,深入挖掘热带农业的独特优势,打造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等国际合作平台,协助办好中非合作论坛,努力打造国家热带农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作者系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本文责编/钟瑜邮箱/zy200928@qq.com

猜你喜欢

供给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政府供给侧改革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