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016-07-12孙凤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5期

孙凤辉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住院部药局,辽宁 庄河 116400)



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孙凤辉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住院部药局,辽宁 庄河 116400)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取静脉注射100 mg/k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0 mL氯化钠注射液,每天1次,对照组65例,采取静脉注射同批次50 mg/k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50 mL氯化钠注射液,每天2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给药时间。结果 治疗轻、中度感染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重度感染者时,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在治疗重度感染者的给药时间中,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治疗轻、中度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者采用观察组给药方案临床疗效较好,对重度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者采用对照组给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给药方案;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属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阿莫西林抑制克拉维酸钾的复合型制剂[1]。该药剂作为一种时效依赖性抗生素,主要杀菌活性作用与细菌、药物二者接触时间呈正比。该药的半衰期相对较短(阿莫西林t1/2为1.05±0.10,克拉维酸钾t1/2为0.87±0.09)临床治疗用药普遍采用每天1、2次的给药方式。我院通过应用每天剂量相同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给药次数不同的方式研究分析两组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30例,年龄9~55岁,平均年龄(38.1±5.4)岁,男性87例,女性43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轻度、中度感染患者41例,重度感染患者24例)采取静脉注射100 mg/k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0 mL氯化钠注射液,每天1次,对照组(轻度、中度感染患者42例,重度感染患者23例)采取静脉注射同批次50 mg/k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50 mL氯化钠注射液,每天2次。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及我院伦理委员会签订同意书。全部患者经实验室检测,X线确诊均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已排除肺结核、免疫功能异常以及其他脏器功能异常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批次药剂进行给药治疗,观察组进行静脉注射100 mg/k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广州云山天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L氯化钠注射液,每天1次,对照组采取静脉注射同批次50 mg/k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50 mL氯化钠注射液,每天2次。根据患者病情给药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及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记录给药时间,每天进行体温检测以及听诊检测,评估疗效。

1.4疗效评价:根据“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治愈:症状消失、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测均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好转,体征基本恢复正常;进步:给药后病情改善,实验室检测仍不正常;无效:治疗72 h后症状无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轻度与中度呼吸道感染患者,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在治疗重度呼吸道感染患者时,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1 两组轻度与中度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情况[n(%)]

表2 两组重度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情况[n(%)]

2.2两组患者给药时间对比结果:在治疗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患者时,观察组组给药时间为(8.14±0.53)d,对照组给药时间为(8.21±0.59)d,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重度呼吸道感染患者时观察组给药时间为(13.15±0.68)d,对照组给药时间为(10.76±0.81)d,两组对比观察组给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当前对于抗生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抗生素后效应PAE的了解逐渐清晰,有研究发现[2],PAE较长的药物经各种药物消除半衰期后,其药物的治疗作用基本失效。尤其对于这种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杀菌活性作用与与细菌、药物接触时间息息相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半衰期相对较短[阿莫西林t1/2为(1.05±0.10),克拉维酸钾t1/2为(0.87±0.09)]。对此,研究分析在相同周期同一药量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给药方案使患者血液药物浓度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在有效的水平中,从而达到增加药物与致病细菌的接触时间,增加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轻、中度感染患者采用观察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给药方案,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可能因观察组每天给药1次提高了药物浓度值,增加PAE相关。重度感染患者中采用对照组给药方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给药方案,(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因每天给药1次对感染部位致病细菌较多的重度感染患者的治疗药物到达局部后快速分解,药物浓度降低有关。因此,对于治疗轻、中度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适用于每天1次的给药方案,这与仇怡堂[3]等研究结果一致;对重度感染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仍需要采用每天2次的给药方案。

参考文献

[1] 朱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2):77-79.

[2] 陶幼秋.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观察[J].医学信息,2014,(30):160-161.

[3] 仇怡堂,戴德哉.抗生素一日一次给药方案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理论依据[J].中国药学杂志,1995,30(7):57-58.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5-01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