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 — 雷圭元

2016-07-12杭间

上海工艺美术 2016年2期
关键词:漆艺图案设计

杭间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上海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程十发艺术馆承办的“纪念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家、设计家雷圭元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于2016年5月27日在上海松江程十发艺术馆举行。

本次系列纪念活动的筹备历时三年,在各方的帮助与支持下,终于在2016年5月得以举行。从家乡的角度而言,这是作为家乡人对雷圭元先生一生贡献的仰慕与致敬,从中国现代设计史视角来看,这也是对中国20世纪图案学或设计学发展的一次历史的回望。

中国现代设计的历史很奇诡,表现之一就是对雷圭元的遗忘和漠视。在他生前,20世纪50年代,他已经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副院长,并且已经有足以与英国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媲美的成就——出版了教育部颁发教材《新图案学》,标志着中国自己的图案学体系的建立;他还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设计组织“中华工商美术联合会”;抗战艰苦时期,他与庞薰琹一起在成都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设计性质的学校“成都艺专”,指导学生半工半读,将设计应用于民生;1954年,他与庞薰琹联手,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北上,在北京创建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是中国以至亚洲艺术与设计界的大事件,标志着源于西方工业革命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在东方的正式确立。如果说中国现代也有“设计之父”,那么,雷圭元和庞薰琹,是最有资格获得此称号的人。

这样一个人,进入21世纪以来无声无息,不仅大众无人所知,就是设计界知道的人也寥寥无几了。数典忘祖,这是中国这个自然经济“悠久”而工业革命后进的国家,面对现代化而自感虚弱的一种典型写照。无数个“他”急切但是却在表面追赶“现代”设计,无数次外表潮红内心急躁,自诩我们已进入现代设计的先进阵营。几乎每个人都是设计英雄,大咖大腕,而忽略了我们进入“现代设计″的真正历程——而恰恰是这个历程的“过程”性痛苦,揭示了我们连接传统,克服局限,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价值。它是真实的,可以激励自豪,同时也展开自我反省。

作为Design的设计在中国是如何表述为“图案”的?这个问题现在大多数人己经不想去搞清楚,而“图案”与“纹样”有何不同?更是泛人问津。在20世纪末设计基础教育弃图案转以“三大构成”取代之后,图案几乎离开了高等设计教育视野。近年来在本土化思潮下、在日常生活中重提图案,实际上是回到雷圭元近八十余年前的研究,也就是重回到中国在上个世纪初年遭遇问题的思考:在世界民族和区域文化的旷野中,什么是中国人本来的图腾和象征样式,我们应该怎样在古人“杂乱无章”的世俗表现中,寻找到内在的规律和隐喻?这些样式能为现在的设计应用提供什么样的原理和方法?这些问题,雷圭元在《新图案学》、《中国传统图案作法初探》等著作中最早做了描述和总结。例如太极图形人人皆知,历史应用比比皆是,但雷圭元由此出发,寻觅了各个阶段不同区域的变体,他又通过“冏”字构成的提炼,使后世的图形互补生生不息的变衍就如纲举目张,有理可循。在中国传统纹饰的总结和提炼中,雷圭元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他从传统会意和象形世界中找到了“指事”性的逻辑思维,在我们知道西方纹样系统与其图形构成的社会发展关系后,才会意识到中国传统纹样总结的不易。

雷圭元不是一位单纯的图案学和设计学术体系的建构者,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实践者。他重要的作品有作为组长的北京国家人民大会堂等首都十大建筑的装饰设计,它们几乎奠定了20世纪后五十年的设计美学风格。他也是现代漆艺发展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他在五十年代的漆艺创作,揭开了这门古老技艺的现代转型历程。他同时支持乔十光南下福州学习闽地漆艺传统,使后者成为蜚声中外的漆艺家。

回到民国时的“先生”之义,雷圭元正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路上的先生、前驱和先觉者。

现在写这些历史往事,丝毫没有时间的隔阂感。我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上学时,还能常常见到雷圭元先生,他的在学院食堂隆重而简朴的“执教五十年纪念大会”,我作为一个后学也在现场。记得还曾为了系里学生墙报这样的小事去麻烦过先生。但是,少不更事,当年的记忆只有这些了,我与这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很长时间淡淡的记着先生,但是没有去深刻领会先生的思想价值。直到我在清华发起编撰“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学术思想丛书”,指导我的研究生编辑《雷圭元文集》,在先生文字的系统阅读中,雷先生的思想光芒,照亮了我和我的学生们。

猜你喜欢

漆艺图案设计
蹇然漆艺作品
BUBA台灯设计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天府之韵 漆艺之美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大漆:鲜活的现在进行时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