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渚古城文化价值分析

2016-07-12田田赵杰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6年29期
关键词:旧城倭寇古城

⊙田田赵杰[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桃渚古城文化价值分析

⊙田田赵杰[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桃渚古城是明代台州抗倭的前沿阵地,桃渚古城及其地区全部为中、新生代地层。城内有很多宗教古建筑,居民信仰是原始宗教与儒释道相结合,古城是中国千年居住选址的审美思想结晶。

桃渚古城 明代 戚继光

一、桃渚古城的军事价值

桃渚古城是明代台州抗倭的前沿阵地,倭寇渡海侵扰桃渚时大都由台州湾经白岱门海道行驶,以登陆桃渚港侵占台州府为捷径。当时日本处于幕府南北朝时期,战乱导致国库亏空。南朝、北朝又各自不时前往中国沿海烧杀抢掠。后来北朝统一日本,南朝败兵沦为海盗,致使倭患更加严重。沿海商贾于元末农民军残部为利与海盗内外勾结,导致沿海倭患久久不能根除。

桃渚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由大将军汤和、方鸣谦督造,以抗倭寇频繁入侵。永乐十五年(1417)宁波指挥卫方文率兵大战倭寇,胜利而归。正统四年(1439)浙江检事陶成巧用钉板逼退倭寇。数日后,倭寇疯狂袭击,城毁。(下旧城)

史有记载:“正统四年五月,倭破台州桃渚,入桃渚民舍,焚劫驱掠少壮,发掘坟墓,束婴孩竿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男女,刳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

正统十七年(1442)户部右侍郎焦宏督建城池,于次年建成。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倭寇再次入侵,城池受损极为严重。(中旧城)。

直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戚继光调任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卫任务。他重新整顿台州海防,重设卫所,固城深濠,建立水军,督造战船,新建望台加强海防报警及侦察。使桃渚城重新屹立在东海之滨。这就是后人说的桃渚古城,并且,对原来的下旧城、中旧城而言,称之为上旧城。因此桃渚古城历史上具有三座城,只是下旧城已经不存在了,中旧城虽存,但只有几处建筑残存了,保存完整的就只有现在的桃渚古城,即上旧城。

军事创新与发明戚继光一生致力于治理边防,对练兵、冶炼军械、阵图等都有许多创见。他所著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成为后人多推崇的军事名著,至今仍受到中外军事家的重视。他首创的空心炮台被应用于北京八达岭长城,他创的鸳鸯阵更是戚家军百战百胜的完美阵型。此阵由十二人组成,对长居首;次二人执盾牌,一圆一长;后为标枪手两名,肥刀各一把;再次者两名狼羌手,持狼羌抵御敌人刀枪,保卫牌手;再次者为四名长枪手,主攻;后两人持短兵器,主要是杀手,一般为健壮者;左后为伙夫,负责保护以及防止偷袭,还有重要一点,他是给受伤敌军的致命一击。戚氏鸳鸯阵法就是根据倭寇刀法而有针对性的创新,这十二人组合,恰恰形成一阴一阳偶数互补的形式,相辅相成之阴阳和谐,动作配合、战术一致的伏羲八卦的哲学思想。并且,由于戚氏充分了解到倭寇战术战法,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保家卫国的军魂戚继光在刚世袭登州卫检事时就立志说:“封侯非我愿,只为海波平。”江浙抗倭时,建桃渚千户所,有驻军守护当地百姓。他抗倭入城杀敌同时,告诫戚家军“禁妄杀,禁火攻”以保当地百姓财产及人身安全。

他对于戚家军练的不是单纯的武艺,而是要练一种军魂、一种气魄。在北方边界,戚将军从浙江调戚家军三千人于塞上郊外报道,时逢天降大雨,从早上到傍晚,士兵们只因未接到入城命令,就列队在郊外冒雨站了一天。这使北方懒散的士兵极为震撼。

戚继光常用歼灭战打退倭寇,他说:“非大创尽歼,终不能杜其再至。”以至于这种思想使北方经常到中原抢杀的游牧民族一直不敢大规模进犯,因为摄于戚继光的兵威,只好作罢。这正如孙子兵法中多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老子》第三十一章说:“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为防卫而陈兵,实为“不得已”。

二、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审美理想

桃渚古城及其地区全部为中、新生代地层。其中以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岩最为发育,其次是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地貌有中山、低山、丘陵、谷底、平原、江河、滩涂、岛礁。多暴雨、承海潮,以侵蚀堆积为主。山体均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岩性坚硬,侵蚀后做垂直柱结构。一直以来,人们就地取材而建城池,却不知这一带附近均为潜火山岩岩体,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历史;在此发现的全国罕见的火山珊瑚岩和翼龙化石,距今已有八千万年。

桃渚城在如此古老的火山地貌中,依山建城,站在北城墙弯处山顶地台上,不仅可以鸟瞰桃渚古城全貌,还可以眺望三面群山,并且面向东南,桃江十三渚天然湿地尽收眼底,进而向东俯视东海。如此美景使桃渚古城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统一。这与现今社会对土地过度开发,导致山体裸露恰成鲜明对比。城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情况下,对于桃渚城内古民居的建筑与古城墙也相对和谐。对于城墙的高度,城内民居全部低于城高,也许是暗示城墙保护全村百姓吧。街道的建设也相当便民,东西走向的主干道贯通城内主要的建筑群和民居。城墙距民居还有一段距离,约可齐行五人左右,此三面环城内道疑似便于军民行动。城墙和民居都使用砖石建造,有统一稳重感的色调。而城外的护城河,小巧玲珑,由山上溪水急流而下,属自然形成的水道。城内同样有小溪经村民家门外流过,至今桃渚城的人仍喝着这小溪、古井里的水。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仿佛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小国寡民的世外桃源中。

经考古发现,一百万年前的元谋人、七十万年前的蓝田人、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十万年前的马坝人、两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其建筑选址有着惊人的一致,从中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一个理想的建筑,后面要有山,前面要有水。天安门前有一条金水河,为什么要在这里修一条河呢?紫禁城后面有一座景山,是人工填成的山,为什么要在这里垒一座山呢?主要的一点就是让紫禁城符合中国文化中的理想建筑形态。因此,在明清京城,我们体会和理解的不仅仅是明清,而是整个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凝结。回望桃渚古城,山连山怀抱古城,水系水穿城而过,十三渚原始湿地与之相互呼应。这古城的布置是经过了古人长期生活积累而来的经验,是中国千年居住选址的审美思想结晶。这美,可谓美中之美;这和谐更堪为合为一体。这与古人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想法相一致。此可谓尽大美而不言也。

三、宗教价值——多种宗教信仰

桃渚古城有很多宗教古建筑,最早可追溯至元末明初的石柱天灯。这个四佛经天灯彻夜长明,为的就是给海上捕鱼的渔民指引方向。它的四周刻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这属佛教。

其次为始建于明正统初年的天妃宫。宋高宗绍兴丙子年(1156)妈祖受封为灵慧夫人;绍熙年间(1190—1194)加“妃”号;元代开始,妈祖更受推崇,妃配以天,故有“天妃”之称。明代以来,妈祖的封号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她在渔民心中是一位伟大的航海保护女神。这属道教。

到了明成化三年(1467),村民在城门北侧二十米处建了关公庙。关公庙几经修复,现保存的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的建筑。这属佛道结合。

清乾隆年间,城内新建观音堂,位于城内后所山南部,现已成为民居。这属佛教。

明代建造的三圣殿位于鼓楼对面,具体建造时间已无可考证。这属道教。

还有清代的财神庙现已成为城内老年活动中心,名为老年协会。位于城西南角的文昌庙较为简陋,具体建造时间不详。最新建的是1994年群众集资而建的天后宫。

天妃宫、天后宫、财神庙、三圣殿、文昌庙都是属于道教。其中关公庙又属儒释道的结合。所以,桃渚古城人民以信奉道教为主。在原始宗教与儒释道三家中,桃渚人民信仰主题的特点是:其一,原始宗教即多神教,如天神、雨神、谷物神等。即万物有灵,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二,原始宗教与后来发展起来的儒释道逐渐融合。有着强大的包容力。其三,由于儒释道均属多神崇拜,所以原始宗教和多神崇拜自然的融合。其四,由于道教多神教崇拜的观念强于他者,而且又强调现实人生。所以,原始宗教与道教的结合自然更加紧密。而以妈祖崇拜为重心,这就说明了道教是占主导地位。

四、总结

通过对桃渚城军事价值、审美价值和宗教价值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桃渚古城深厚的文化价值。而由此可以看出桃渚古城独有的个性特征。同时其个性特征也阐述了华夏民族传统精神的共性。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教与审美还是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在其中展现了华夏民族千年的民族文化。这些遗产是对传统文化的充分显现,是我们应该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的。在古中国,华夏文明中早已存在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认知,而我们现在的人类科技文明不能以毁坏人类的未来为代价。

谨以此呼吁我们炎黄子孙,坚持科学发展观,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并发扬传统文化,传承千年不朽的华夏文明。

[1]余虹.审美文化导论(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田田,昆明理工大学在读艺术硕士,研究方向:平面设计;赵杰,硕士,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旧城倭寇古城
通海古城缀记
大明王朝1555,倭寇打到了南京城下
凝眸古城淮安
秋日忆绍兴
良渚古城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明代中日堪合贸易终止原因刍议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试论明朝嘉靖时期倭寇猖獗的政策和制度原因
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