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家庭争吵

2016-07-11赵维莉

人生十六七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杜小涛老杜

赵维莉

寒暑假是“家庭战争”的高发期,因为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长了,难免会因为意见不统一产生摩擦,日常琐碎中的几点起床,到学习安排上孩子要上几堂课,然后还有孩子每天都与哪些人来往……这一切都可能成为争吵的开端,成为家长“批评”孩子的导火索……

举起手的时候想一想

好不容易放了假,读高二的儿子小杜天天睡到日上三竿,有事没事就拿个手机在一旁瞎比划,这让父亲老杜很着急——这再开学可就高三了,咋不知道抓紧呢?老杜从同事那里听说,周末下午在某培训中心将举行高三学习指导讲座,赶紧报名。小杜听说了不以为然,觉得都是千篇一律。周末一早,小杜照旧和同学们约好了去打球,老杜无奈,耳提面命地提醒下午讲座别迟到。下午,老杜早早到了地方等,可是左等右等,一直到讲座结束,小杜也没来。回到家,老杜看见小杜正躺在床上睡觉,顿时火气就上来了,一个巴掌就打了过去……

其实很多家长都明白,“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来自家长的打骂会使矛盾升级,使小事变大,因为在父母这一巴掌挥下去的,不单单是父母的怒气,还有孩子的自尊,甚至会让孩子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慢慢地对所有的批评甚至打骂刀枪不入,到那时再想挽回,已经很难了。

同时,父母是孩子的最贴身的老师,家长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家长以及周围人,所以一个在打骂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当然会比其他孩子暴力得多,这因为他今后的成长埋下了隐患。

所以,当孩子犯错误、或者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作为家长首先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而不是去一味地强调孩子的问题,进一步激化矛盾或是否定孩子,比如:杜先生不妨先来听听小杜失约的理由,从一开始,小杜就是不情愿去参加这样一场讲座,所以,当他无法正面反抗的时候,自然会采用其他的办法。所以说,在探究孩子犯错的同时,家长也要反省自己是否正确。当然,老杜要和小杜强调的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既然你已经答应了,就要做到。批评孩子一定要批评到点子上,如果只是采取简单的打骂这样粗暴的方式,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

大声喊的时候想一想

每次家长会对小涛家来说,都无疑是一次大地震,尤其是当家长会是小涛妈参加之后。用小涛的话说,每次家长会之后,家里就会陷入“暴风骤雨”似的语言风暴中。不是说小涛学习不用功,或是惹了什么祸,而是妈妈每次参加家长会之后回来都会说,你看看谁谁谁,一个教室坐着,怎么差这么多?抑或,你是进步了,可是不够不够不够……这时候,小涛说自己感觉特别无助,感觉自己怎么说怎么错,而且他的辩解只会让妈妈情绪失控,甚至引来更大声的责骂……

面对妈妈疾风暴雨般的叫嚷,小涛的内心是崩溃的,虽然他说“习惯”了,但是作为家长要知道,并不是你说的越大声,对孩子的教育越有益处,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

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都很关键,都会给孩子传递家长内心的真正想法,所以,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心平气和的教育,是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喋喋不休的时候想一想

此外,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虽然家长的教育看似“和风细雨”,但是却“滔滔不绝”,很多孩子都抱怨,一闭上眼睛,满耳朵都是爸爸妈妈唠唠叨叨的声音,而唠唠叨叨的内容却是非常小的事情,比如说起床晚了,没在他们规定的时间里去学习看书,多看了十分钟电视……絮絮叨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只会让孩子自动无视,并不能给孩子的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而且家长说的越多,孩子越会把家长的唠叨当成耳边风。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自己要多多来提醒他们,才会让他们时刻记住该怎么做,少走弯路,但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唠叨只会让孩子感受到不受信任,不尊重自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会让他们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同时,家长会把“没出息”、“这么笨”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挂在嘴边,这样的反复“强调”,会在孩子心理打下烙印,甚至会产生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就这样了,失去斗志。

与其唠唠叨叨地“浪费体力”,不如一针见血的深入恳谈,要相信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他们有能力开始去掌握自己的人生,所以家长要做的是给出建议,而不是指手画脚,给孩子们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也会让亲子关系和谐。

猜你喜欢

小杜小涛老杜
铁砂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节约用水
老杜,你好
烟花爆竹
小杜先生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