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墨柳腔【花调】音乐形态研究

2016-07-11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100101

齐鲁艺苑 2016年1期

孙 赟(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 100101)



即墨柳腔【花调】音乐形态研究

孙赟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北京100101)

摘要::即墨柳腔是生长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剧种,曾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地方小戏,柳腔在音乐方面值得称道,然而对此进行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笔者对柳腔唱腔中最重要的腔调【花调】进行了音乐形态分析,为柳腔音乐的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即墨;柳腔;花调

柳腔活跃在胶东半岛的一角,其独具地方特色的唱腔与精湛的演出,吸引着热爱家乡、热爱音乐的当地百姓——柳腔音乐,成为了连接群众与柳腔的坚实桥梁。一般来说,地方小戏都以唱工戏为主,柳腔亦是如此:有了作为“母曲”的【花调】和【悲调】,结合一些其他剧种衍化而来的腔调,最终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唱腔音乐。

与很多其他地方小戏相似,柳腔的声腔系统并非四大声腔之一,而是山东特有的肘鼓子腔系统。柳腔的腔调中,包含了【花调】、【悲调】、【生调】及借鉴其他剧种而形成的【反调】、【南锣】、【娃娃调】等,其中【花调】作为基本腔调之一,是柳腔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中,笔者运用了音乐形态分析的方法,从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对柳腔中的【花调】做了较为细致的剖析与阐释。

【花调】又称花腔、欢调,是青衣、花旦、小生等行当的基本腔调,适于抒发欢快、喜悦及叙述、倾诉、争执等情感。腔调的尾音用小嗓以翻高六度或八度的方式唱,俗称“勾勾腔”,独具特色。在【花调】腔调下,又分为多个组成部分,如上句、下句、花腔、拖腔、垛句等。【花调】可根据剧情确定节奏快慢,但皆为一板一眼,记2/4拍。

一、【花调】基本构成

在柳腔中,各种板式的腔调都以一个对偶的上下句为基本单位,以此作一些适当的重复、延伸,从而构成一个或长或短的完整唱段。由此可见,有了上下句,才有了生动形象的柳腔唱腔。

1.上句

一般情况下,上句为眼起板落,个别情况于板上、板后、眼后起唱。通常,上句起音为“mi”音,落音多为“do”或“sol(低音)”音。

谱例1

上例为一上句,其起音为“mi”音,落音为“sol(低音)”音,于眼上起唱。

谱例2

例2同样为一上句,其起音为“mi”音,落音为“do”音,于眼上起唱。

通过以上两例不难看出,旋律的骨干音为sol、la、do、re、mi音,而其旋法有一个显著特点:每段旋律中都有两处下行级进,一处在中间,另一处在结尾。例1的两处下行级进中,第一处为“sol—mi—re”,第二处为“mi—re—do—la(低音)—sol(低音)”,而例2的两处下行级进中,第一处为“la—sol —mi”,第二处为“sol—mi—re—do”。两例当中,第二处级进都比第一处级进的整体音高要低,故结合来看,旋律呈两次下行级进,且级进严格按照五声调式来进行。此外,第一处下行级进之后,在音乐上会有一个节奏停顿,其演唱的处理方式也加入了特殊的装饰音(小嗓上挑音)。连续两次下行级进与停顿处装饰音合在一起的声音效果,如同当地人在说一句话时故意停顿,随后强调后半句:如两例中“什么话”和“儿自愿”,使得唱腔与当地方言的联系更加紧密。

2.下句

下句一般于眼上或眼后起唱,起音可为“do”、“mi”、“sol”、“la”音,落于“sol(低音)”或“sol”音。乍看之下,下句的旋律于上句颇为相似。

谱例3

上例为一下句,起音为“sol”音,落音为“sol(低音)”音,于眼后起唱。

谱例4

例4同样为一下句,起音为“do”音,落音为“sol(低音)”音,于眼后起唱。

上述两例的旋律骨干音与上句完全相同,都为sol(低音)、la(低音)、do、re、mi音,并且同样都有音高降低的两处下行级进:谱例3为“sol—mi—re—do”、“mi—re—do—la(低音)—sol(低音)”,谱例4与之相同。那么下句和上句除了起音、落音有些许差别外,最明显的差别还在于下句的尾音必须用翻高六度或八度的小嗓唱,这也构成了柳腔音乐所独有的风格:与即墨本地的方言一样,翻高的尾音代表了语气的加重,表达了人物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的二次肯定,使柳腔更具生活气息。

然而,作为柳腔的基本组成部分,上句和下句固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差异绝非仅仅如此。笔者在做记谱分析时无意中发现,上句和下句的节奏似乎略有不同,但不同点又不在于词格。经过多个谱例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上句和下句中虽然都有一处下行级进,但是位置不同——上句的靠后一些,下句的靠前一些。一般来说,以七字句为例,以第一处下行级进为分界线,上句的旋律节奏为二、二/三,下句的字数为二/二、三。下例为两组上下句:

上彩楼(你)说(的)——什么话,(既)有——今日(你)何必当先

选婿本是——儿自愿,这与(你)——老爹(爹)什(么)相干

此例括号中的字为人称代词、介词或副词,可省略,于是上下句形成了一对对仗工整的七字句。不难看出,上句为XXXX/XXX,下句为XX/XX XXX。

这种隐藏的音乐节奏,大概能够较好地诠释一些艺人们对于上下句的理解:“就是靠感觉啊,上句就是上句,下句就是下句。”除了过门及落音外,上句和下句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旋律中节奏停顿的位置。停顿靠后的,是上句;停顿靠前的,则是下句。

二、【花调】常用构成

在腔调当中,有一些特定的旋律进行会经常在句中出现,即常用构成。【花调】的常用构成有花腔、垛句、拖腔、留板、锁板等,这些对于抒情、叙事、冲突各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花腔

“花腔”一词与【花调】颇为相似,很大程度上阐释了其与【花调】关系之紧密。严格来说,花腔是上句的一种特殊形式,用于上句,后接下句。运用花腔的上句,可作为头句使用。

谱例5

谱例6

通过以上两例,不难看出其与普通的上句颇为相似:中间有一个下行级进(“re—do—la(低音)—sol(低音)”),落于“sol(低音)”音;然而区别在于与普通的上句相比,花腔少了一个下行级进,且由于后面加花,时值会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延长。根据这个结构规则,加了花腔的上句就分成了如下两部分:XXXX—XXX,其音乐节奏与普通的上句又趋于相同,只是两部分间加了一个小过门,从听感上来判断,有些欲说还休的意味。此外,花腔旋律中有一个具有两种形式的标志性旋法,一种为“sol—do(高音)—re(高音)—do(高音)”,另一种为“do—re—la(低音)—do”。【花调】皆为徵调式,而这两种旋法总是围绕“do”音来“做文章”,从听感上判断,离旋律的终点很近,而始终无法结束,故有一种活泼、俏皮的感觉。

2.拖腔

在上句中,有一种特殊的结尾处理方式,音由高向低滑落,其落音为“mi”或“la(低音)”,此种上句称为拖腔。为了表达忧虑、思考的情绪,滑落的幅度自然要大一些,而非正常情况下的五声级进。

谱例7

谱例8

谱例8的落音为“mi”,滑落音为“sol—mi”;谱例7的落音为“la(低音)”,滑落音为“re—la(低音)”。此外,两例拖腔具有一个相同点:在句末的下滑音之前,有一个“sol—mi—re—do”的紧密下行级进,这也与后面的下滑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音高还是节奏——此时此刻,笔者从音乐中所感受到的,是充满着疑问的人物情感和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前面的紧密下行级进,代表着人物的真情流露;而后面的下滑音,则表达了人物对事情的疑问。

3.垛句

顾名思义,将时值短的多个唱词连续唱出,中间不加过门。

谱例9

上例为一个垛句,不难发现其旋律大致走向与【花调】基本旋律相同,只是因为节奏变快,导致其中婉转曲折不如后者丰富,多用于对话及活泼、急促的情绪当中。

4.留板

演唱的间歇,经常会加有道白。在道白进入前的一段唱腔,即为留板。道白进行的同时,会以行弦伴奏。有时,留板的后面也可接其他角色演唱。

谱例10

谱例11

以上两例来自同一个剧目的两个不同人物,然而其旋律基本一致:在道白开始之前,旋律中的“sol”反复出现了多次,中间夹有“sol—mi—re—sol”、“la—sol—la—do(高音)—sol”,似乎这些旋律进行都是在为“sol”音的停留做铺垫。从听感上来说,“sol”在观众耳中不断重复,又终于“sol”,若将其类比西洋音乐中“半终止”,则会给观众意犹未尽的感觉,迫切地想要知道故事将会如何发展——而道白的进行,满足了观众们心理上的需求。

5.锁板

一个唱段结束之时,需要用到锁板。锁板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分为普通锁板、齐板和稳板。

A.普通锁板:唱段结束时,唱腔和伴奏以平缓的方式于下句慢慢停止。

谱例12

结合该例与前面所举例子相比较,会发现该例有许多不同。首先,在旋律进行中出现了“si(低音)”音,虽然是过渡音,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戏曲剧情的发展:一段好事的结束,抑或苦难的开始。其次,旋律进行中出现诸如“do—la(低音)—sol—mi”的大范围跳进,同样向听众传达了“结束”的含义。

B.齐板:相对于普通锁板而言,齐板的出现愈显突然。在下句的末端,唱腔和伴奏同时收住,干净利索。

谱例13

与前一例相比,该例的特点在于乐句末尾的“sol(低音)”是跳进出现,而非前一例“re—do—si(低音)—la(低音)—sol(低音)”那样下行级进出现,这样的表现手法给人出其不意的感觉,多用于表达气愤、调皮等人物情绪。

C.稳板:稳板是锁板中常见而又相对特殊的一种形式,因其出现于上句,而下句由白话来替代,如下例:

谱例14

如例所示,稳板后面紧接替代了下句的道白。值得一提的是,在稳板的旋律进行中,并没有代表性的下行级进,只有末端有一处平缓的“do—la(低音)—sol(低音)”,给听众以不完整的感觉,想要把说了一半的话继续听下去。

三、【花调】经典片段分析

谱例15

该谱例为一段【花调原板】,为降E徵调式,一板一眼,记作2/4拍。此片段共有15句乐句,每句分别对应一句词句,共90小节。第1—4小节为谱例前【悲调】留板的过门,从第4小节后一拍开始,正式进入【花调原板】,为了承接之前的上句留板,由下句起唱,故下句比上句多一句。连接上下句的过门总共出现了8次,皆为一模一样的旋律,除去开头留板过门及第82小节留板过门,仅有第18—22小节的花腔过门在旋律上有较大差别,然而其旋律骨干音依然不变,皆为“mi(高音)、re(高音)、do(高音)、la、sol”。唱词上,每一句基本都为七字句,即使有个别句字数多于七,其词格与七字句唱腔完全相同,亦近似等同于七字句。从腔调结构上看,第11—18小节为一个典型的花腔,第80—82小节为中间加了韵白的留板,其余都为普通的上下句。在旋法上,有几个特点值得注意:①前倚音,如第32小节的“la(低音)—sol(低音)”及第52小节的“mi—do”等;②波音,如第16小节的“re—mi—re”及第25小节的“re —mi—re”等;③固定旋法“mi—do—re”,其中“do”音从听感要略高于正常的“do”,如第30—31小节及第40—41小节等。以上特点除了需遵循【花调】基本旋律走向外,跟当地的即墨方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不再赘述。此外,小嗓(假声)的使用也是【花调】中显著的特点之一,笔者将其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下句尾音固定翻高六度的同时用小嗓演唱,如第8小节的“sol(低音)—mi”;另一种是根据情绪需要在句中的个别音处用小嗓演唱,如第24小节的“do(高音)”及第30小节的“do(高音)”等,使唱腔更加生动,音乐元素更加丰富。

柳腔虽为地方小戏,其音乐的丰富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其他剧种。作为柳腔的“母曲”,【花调】的作用毋庸置疑,柳腔唱腔中的许多板式皆能与其搭配,体现了【花调】旋律在整个唱腔音乐中的至高地位。总体来看,【花调】为观众带了正面、积极的情绪暗示,撑起了柳腔音乐的半边天,也得以让柳腔更好、更持久地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郑铁民)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36(2016)01—0008—05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6.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