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45例临床思路构架和分析

2016-07-11袁迅玲杨丽娜王毅汪琪赵雪妮黑龙江省医院儿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中外医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新生儿

袁迅玲,杨丽娜,王毅,汪琪,赵雪妮黑龙江省医院儿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45例临床思路构架和分析

袁迅玲,杨丽娜,王毅,汪琪,赵雪妮
黑龙江省医院儿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标准。方法方便选取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14例,呕吐6例,呼吸困难8例,皮肤出现瘀斑6例,肺部出血5例,发热4例,血尿2例,抽搐3例,尿潴留2例,对患者进行血培养结果,发现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导致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治愈26例,好转14例,死亡6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结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儿病死率高,对新生儿进行严密的感染性指标监测,有利于对早发型败血症的确诊,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临床表现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对外界病菌抵抗力较差,发生败血症的概率较高,早发型败血症已经逐渐成为导致新生儿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感染性指标进行严密监测,早发现早治疗,以此提升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治愈率,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2]。为了进一步提升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治疗效果,该文方便选取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50例,对其临床表现和致病病原菌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自2013年3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足月儿21例,早产儿29例,体重1 500g以下20例,体重1 500~2 500g为23例,体重2 500g以上共7例,在患者出生后3d内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导致患者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原因:早破膜13例,胎儿宫内窘迫8例,母亲患有重度先兆子痫前期7例,胎盘早剥4例,第二产程时间过长5例,母亲患有糖尿病6例,母亲发热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全部经患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抽取50例患者的桡动脉血液进行血培养,对其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在对患者病情做基础性判断和血培养的基础上选择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和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抗生素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3]。

2结果

50例患者中,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14例(28%),呕吐6例(12%),呼吸困难8例(16%),皮肤出现瘀斑6例(12%),肺部出血5例(10%),发热4例(8%),血尿2例(4%),抽搐3例(6%),尿潴留2例(4%),对患者进行血培养结果如表1所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导致新生儿发生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治愈26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放弃治疗出院4例。

表1 患者病原菌感染情况[n(%)]

3讨论

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差,尤其是早产儿,在出生后易出现细菌感染,导致患儿出现各种感染性疾病,胎龄越小,免疫能力与抗感染能力越差,感染越容易扩散,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4]。其中,新生儿败血症是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该病在早期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因此常发生漏诊和误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的生活安全,该病发展迅猛,病情凶险,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引起脑膜炎,引起身体多个系统器官功能的损害,病死率较高[5]。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患有败血症的病原菌较多,因此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对其进行分类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提升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6]。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儿中,早产儿占比较多,一般出生时伴随胎膜早破或围生期感染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新生儿易感染病菌,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呼吸困难、皮肤出现瘀斑、肺部出、发热、血尿、抽搐、尿潴留等[7],严重者会出现休克,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新生儿出生后,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感染性病菌指标进行严密监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抢救患儿的生命。在患者出现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后,及时对患者进行血培养,确认致病病原菌,在对其治疗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因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调整药量,同时对患儿进行必要的营养补充和免疫力提升,提升和巩固治疗效果;同时,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要进行药敏实验,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8]。

在该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研究中,50例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24例,占比48%;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4例,占比28%;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患者7例,占比14%;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6例,占比12%。樊卫红等[8]在42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耐药性分析一文中提出,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大肠埃希菌败血症19例(47.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2例(30%),革兰阴性杆菌感染6例(15.0%),其他病原菌3例(7.5%)。该文与之相符[8]。因此,在对新生儿的感染性病菌监测中注意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的监测,一旦确诊及时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抗生素的耐药性,选择恰当有效的抗生素,最大限度地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患儿病死率高,对新生儿进行严密的感染性指标监测,有利于对早发型败血症的确诊,对提升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丽,吴本清,程涵蓉,等.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五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750-2752.

[2]陈宗玉,王惠,谢明杰.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76-1277.

[3]韩炳超,张双兰,魏琳.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45例临床初步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17(15):2085-2086.

[4]王伟宝,王建芳,谢飞,等.新生儿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1):17-19.

[5]羊芸,张萍,汪吉梅,等.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99-3200.

[6]姚宁.浅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并发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14(31):30-31.

[7]张丽红,陈智敏.经鼻空肠早期营养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1):78-80.

[8]樊卫红,赵满仓,刘杰.42例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耐药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11(17):2309-2310

Clinical Thought Framework and Analysis of Early Neonatal Sepsis

YUAN Xun-ling,YANG li-na,WANG yi,WANG qi,ZHAO Xue-ni
Heilongjiang provingcial hospital Pediatrics,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3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early onset neonatal sepsis.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a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50 neonate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December 2015.Results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neonatal sepsis were Escherichia coli,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hemolytic streptococcus.After the use of antibiotics,24 cases were cured,11 cases improved,6 cases died,and 4 cases were abandoned.Conclusion The mortality rate of early neonatal sepsis is high.To monitor the infection of newborn infants,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iagnosis of early onset of sepsis,and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Newborn;Early onset seps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6(a)-0040-02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5.16.040

[作者简介]袁迅玲(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科临床治疗与研究。

[通讯作者]赵雪妮(1964.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临床治疗,E-mail:zhaoxueni@126.com。

收稿日期:(2016-03-05)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