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城垣兴废始末

2016-07-11杨大辛

天津人大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垣城墙天津

杨大辛



天津城垣兴废始末

杨大辛

编者按:杨大辛先生是著名的天津地方史和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很多著述为天津文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津门古今杂谭》由杨先生从多年旧作中遴选辑录而成,本刊将陆续选登部分章节,以满足读者对了解天津历史的期冀。

民国初年的天津鼓楼

天津建城600年纪念活动,唤起人们对家乡历史的眷顾与回味。天津之得名,源于明朝燕王朱棣与侄子朱允炆争夺皇位,自北平兴兵发难,途经直沽渡河南下,赐名“天津”,寓意“天子车驾所渡”,时在建文二年(1400)。朱棣兵陷都城南京,黄袍加身,改元“永乐”,为强化北方防务,设置天津卫,时在永乐二年(1404)。筑城之举,同时开始,历时一年完成。由命名而设卫,因设卫而筑城,军旅常驻,聚落日繁,从而奠定天津城市发展之基石。

城垣是古代城市的载体,城垣的兴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政情、人气、灾害、战乱等种种征象。天津卫系军事建制,主要职责戍守地方、督护漕运,兼屯田耕作,实行军农合一。设卫筑城之初,城内主要是“三卫”(天津卫、左卫、右卫)衙门的所在,以及管理漕粮、民政、财税等衙署,屋瓦萧索,人烟疏落,居民与商肆主要聚落于城外沿卫河、海河一线,卫城重在防务,不同于一般县城。

天津城垣的面积与体积,据《天津卫志》记载:城垣垒土而成,垣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广二丈五尺,四面开门,门上建楼,东西长,南北短,呈矩形,俗称“算盘城”。城垣两面临河,东距海河250步,北距卫河200步。天津城建成后,经过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几个朝代八十多年,城墙严重圮毁,兵士往来越堞而过,如履平地。弘治四年(1491天津按察副使刘福筹款重建城垣,用砖石包砌,并在四门加筑瓮城,城中心十字街新建鼓楼一座,同时东面城基略向外移,由原来距海河250步改为220步,各城门额题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重建的天津城,雄踞海河,巍峨壮观,大学士李东阳登临城楼赋诗曰:

五夜城头听早鸡,

海东红日上云梯。

飞乌晓飐珠帘影,

舞燕晴翻画栋泥。

千里帆樯天远近,

万家村市屋高低。

客来不用愁风雨,

无限风光入品题。

天津城重建后,又经过正德、嘉靖、隆庆几个朝代九十多年的风摧雨蚀,再度颓损。万历十四年(1586)天津道副使王来贵奉命整修,得以保全。但到了万历三十二年(1604),遭遇一场特大洪水,“六月淫雨两月,决教场口岸,淹城砖二十四级,人民饿死无算”;天启二年(1622)又遭受一次洪水浸漫,“众水交聚,逆潮外涨,河流内潦,城垣低颓,堤岸单薄,四望一壑,真称泽国”。时任天津巡抚的毕自严奏请拨款重建,但此时外侮内患战事紧迫,且国力日衰,修城一事有心无力了。

清朝执政,天津城垣建设大有转机。顺治十一年(1654)水患,淹城十七级,总兵甘应祥、副使梁应元醵资重建。康熙十一年(1672)总兵赵良栋又大修一次,并疏浚四面壕沟,还整修了东南城角水闸,引海河水流入城壕,水闸上刻有“汲引受福”四字。此次修建,四门城楼额题改为“东连沧海”“南达江淮”“西引太行”“北拱神京”,措词气魄恢弘,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天津城市地位的变化与提升。

到了雍正三年(1725),洪水泛滥导致城墙与壕沟毁损严重,时任巡盐御史的莽鹄立向朝廷奏议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自愿捐款重筑新城,雍正皇帝准奏,并诏令全城官民“实心帮助,以襄其成”。重建后的天津城,据《天津县志》记载:墙垣高度削减为一丈九尺八寸,城垛高四尺二寸,通高二丈四尺;城基呈梯形,下宽上狭,由三丈二尺递减至一丈九尺;垣周九里三分,东西长二里八分,南北长一里八分五厘。此次重修向南移100步,可能出于防汛考虑。由于工程浩繁,历时将近一年,竣工后重新命名城门额题:东为“镇海”,南为“归极”,北为“带河”,西为“卫安”。相传西门“卫安”系雍正皇帝钦定,含有褒奖安尚义父子之意。

天津城厢图(选自《津门保甲图说》)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1736—1795),政通人和,国力增强,先后颁旨整修天津城垣九次。嘉庆六年(1801)河水暴涨,淹城二十六级,城东西北三面坍塌,西南角与西北角的角楼也倾圮析裂,经直隶总督奏请重建。此后,天津城未再修缮过。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对城垣久攻不下,敌军伤亡惨重,包括多名英、美、日侵略军校尉级指挥官被击毙。这期间有基督教教徒郑殿芳,探知南城有一段倒塌过的城墙是用土坯修补的,便将这一重要情报密告日军;六月十八日(7月14日)凌晨,日军将这段不牢固的城墙爆破,乘势攻入南门,守城的义和团和官兵与侵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但天津城最终陷于敌手。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蛮横地做出一项决定:拆毁城墙。曾任英租界工部局秘书长的马克里希在他写的一本书中记述了这一事件:“从中国人的观点看来,拆除旧城墙似乎是一种野蛮的不文明的破坏行为,绅士领袖们请愿表示:请让他们免于遭受居住在没有城墙的城市里的耻辱。可是,军事上和卫生上的理由占了上风。事实上已经令人悲惨地证明了,从这个墙上可以有效地以枪弹和炮弹扫射租界。”从此,这座在当时已有496年历史的城垣,不复存在了。

基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封闭式的城堡终归免不了被拆掉的,但天津城垣之被拆除,却成为帝国主义侵略天津的一条罪状而载入史册。

(2003年4月)

猜你喜欢

城垣城墙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龙山时代中原与江汉地区城垣建造技术比较
《天津之眼》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天津
能大能小
残破的城墙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憶山水城林·魅力都城——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