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消化系统损害的分析与临床研究

2016-07-11吴婷婷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7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疗效分析红霉素

吴婷婷(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辽阳 11100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消化系统损害的分析与临床研究

吴婷婷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消化系统损害关系。方法 对402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本组402例MP感染中62例(15.42%)有消化系统损害,采用红霉素治疗2~7 d,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2~3周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辅助检查治疗第3天丙氨酸转氨酶(ALT)逐渐下降,至2周后均降之正常。B超检查于第2天后胆囊壁增厚、腹腔及胸腔积液均吸收和消失。结论 消化系统损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关,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消化系统损害;红霉素;疗效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MP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尚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甚至呼吸道感染不明显,而以肺外器官疾病为主要表现。常见的肺外并发症有各种类型,如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及心肌的损害、各种类型皮疹等,对此临床医师都很重视,但对消化系统的损害重视的不够[1-2],现将2012年l月至2015年7月,本院儿科治疗的MP感染引起消化系统的损害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2 结 果

2.1 两组心功能疗效的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按照1.3项下标准判定的心功能疗效结果见表1。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心律失常疗效的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按照1.4项下标准判定的心律失常疗效结果见表2。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疗效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疗效的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反应者5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研究组患者出现胃肠反应和窦性心动过缓者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卡方检验表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以中老年人为多见,患者常易并发心律失常而死亡。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有程度不同的负性肌力作用,限制了这类药物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控制心律失常时,尚可引起心律失常之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也受到了限制。

本研究主要比较胺碘酮及其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具有Ⅰ~Ⅳ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电生理特性,以Ⅲ类为主[3];能阻断心肌细胞膜上的钾通道,延长心室、心房、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的动作电位时间及有效不应期导致房室传导延缓、心率减慢;不抑制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扩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猝死率、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少见,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之一[4]。

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断剂,是我国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标准用药。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可有效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限制钙离子的内流达到减慢心率及传导的作用,且可有效降低患者基础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有效预防或改善心肌重构,对窦性心动过速、肥厚性心脏病及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同时该药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心率失常的猝死率。

本研究显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单用胺碘酮,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较低,可能与两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叠加且可相互抵消有关。所以,在正确用药和临床医师监督下,可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服药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其他方面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并早日康复。

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胺碘酮主要通过阻滞钾通道而延缓复极,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美托洛尔则主要稳定心肌细胞膜稳定性和抗儿茶酚胺作用,二者相互作用互相协同,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5]。美托洛尔主要经肝脏代谢,初用时易发生心动过缓,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少见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海平.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422-1423.

[2] 张国天,陈永生,梁海军.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32-2633.

[3] 吴学思,胡大一.重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规范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24-25.

[4] 戎辉,傅国胜.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76-78.

[5] 雷小红,苗丽,邓万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995-299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l月至2015年7月本院儿科治疗的MP感染引起消化系统的损害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6个月4例,6个月~3岁10例,4~7岁20例,8~14岁28例。病程<3 d,6例,4~10 d,28例,11~20 d,14例,21~30 d,8例,30~45 d,6例。本组患儿在病初间断发热有18例,咳嗽24例,喘4例。本组患病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肝大来就诊。其中恶心44例、呕吐36例、腹痛54例、腹泻32例、肝大18例、胆囊壁增厚6例、胰腺肿胀4例、腹水14例,胸腔积水1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以《实用儿科学》[3-4]。实验室诊断标准采用PCR方法检测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DNA[5]和血冷凝集试验。

1.2 辅助检查

1.2.1 实验室检查:血WBC<l0.0×109/L 44例、>10.0×l09/L 12例、>15.0 ×l09/L 6例(正常值4.0~10.09/L)。血ALT增高22例,其中45~100 U/L 10例。~200 U/L 6例、~300 U/L 2例、~400 U/L 4例(0.0~38.0 U/L)。血总胆红素(T-BIL)增高14例,其中>22µmol/L 6例、>40µmol/L 2例、>80µmol/L 4例、>l00µmol/L 2例(正常值2.0~22.0 µmol/L)。肝炎标志物除HBsAb外均阴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P-DNA-PCR阳性54例、冷凝集试验1∶32阳性14例、l∶64阳性4例、1∶128阳性8例,血淀粉酶220 U/L(正常值80~180 U/L)2例、410 U/L 2例,尿淀粉酶1380 U/L 2例、1620 U/L 2例(正常值l00~1200 U/L)。

1.2.2 B超检查:肝实质回声明显粗糙不均有16例,胆囊壁明显增厚有12例,腹腔内可见最大深度约4.0~6.0 cm液体暗区回声14例。

1.2.3 X线检查:双下肺纹理增强模糊38例,左右下肺片增高阴影14例,其中胸腔积液、胸膜增厚10例。

1.3 方法:所有患儿在院外均间断的接受“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等类药物治疗。热退、咳嗽消失后停止治疗。本组均以恶心、呕吐、腹痛、肝大来诊。根据聚合酶链式反应MP-DNA-PCR阳性、冷凝集l∶32以上阳性、ALT增高、T-BIL增高的综合分析、给予红霉素按20~30 mg/kg静脉输入,每天一次。疗程7 d~3周、平均15 d。肝脏有损害者给予肝利欣及维生素C,保肝降酶等综合治疗。

2 结 果

本组62例患儿经接受红霉素治疗2~5 d,恶心、呕吐消失56例、腹痛消失18例,减轻28例。治疗7~10 d呕吐、腹痛全部消失。治疗3 d复查ALT 6例降之正常、<l00 U/L 10例、<200 U/L 4例、<300 U/L 2例。治疗1周后降之正常12例,2周后均降之正常。肝明显缩小或正常,无压痛,胆囊壁水肿消失,腹、胸腔积液吸收。

3 讨 论

3.1 流行病与发病年龄: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组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于病毒的病原体,MP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感染的蔓延是由于吸入存在空气中的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所致。每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一年四季散发发病,过去常见于5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但近年来由于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进展,国内外研究证实,婴幼儿由MP引起的隐性感染及轻症感染发病率逐年增加,说明患病年龄下移。本组62例肺外并发症的最小年龄为4个月。62例均以消化系统疾病来诊,占本院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中的15.42%,与有关资料相符[6-7]。

3.2 发病机制:随着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的增多,其肺外并发症损害也随之增加。引起肺外器官损伤的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目前发病机制倾向于:MP感染时可刺激肺泡巨嗜细胞,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P)等,导致肺部受累同时,这些细胞因子入血循环,引起肺外组织器官受损。另外认为MP抗原与人体的某些器官、组织,如心、肺、肝、脑、肾及消化系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支原体感染后刺激抗体B细胞产生大量抗MP抗体时,该抗体也会作用于肺外器官、组织,导致肺外其他系统受损及肺外并发症,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3.3 疗效分析:本组患儿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8-9],原因是:①支原体是无细胞壁,在细胞外生存,体内含有RNA和DNA。接受β-内酰胺及头孢均类抗生素治疗,临床无效或暂时似治愈,停药后几日再发,断断续续不好。②来诊患儿多数治疗2~3 d热退停药,治疗的疗程不足。③家长对支原体没有认识,医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认识不足。本组62例经红霉素治疗后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应提示的是,对1岁以内的小儿患MP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也就是说,年龄越小临床越不典型,而容易漏诊和误诊。并提示临床医师对以呕吐,腹痛,肝大来诊的患儿,应引起重视。笔者认为根据流行病学及病史特点,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效果不佳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大,有条件的进行MP有关检查,无条件的根据上述特点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观察治疗,能受到很好的效果。本组接受影响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红霉素治疗,疗程7~21 d,平均15 d,有肝脏损害者加用保肝、降酶及抑制腺体分泌的药物(H2受体阻滞剂)等综合治疗。62例全部治愈,红霉素是治疗MP感染的首选药物,对消除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取得很好的效果。临床验证表明,对肺炎支原体最低抑菌浓度以红霉素为最低,也有资料表明,红霉素只有静脉途径给药,才能达到敏感菌所需的最小浓度[10-11],这就提示选用红霉素治疗仍以静脉点滴为佳,所以临床多首选用红霉素治疗本病。但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要注意红霉素的不良反应,因红霉素能引起肝脏损害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易与MP感染时的肝脏及消化道症状相混淆。笔者认为:只要正规用药,掌握好适应证不能引起MP感染患儿的转氨酶升高,反而随着病情的好转、肝脏的缩小转氨酶逐渐下降[12-13]。

[1] 慕容洋洋,边荔全,江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消化系统损害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166-168.

[2] 胡皓天.现代儿科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01-309.

[3] 满媛,荣嵘,苏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消化系统损害分析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15,42(1):31-33.

[4] 吴瑞萍.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71-1172.

[5] 李延壮.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灵敏性及咽拭子标本检测研究[J].实用儿科杂志,2014,29(3):211-212.

[6] 吴俊贵,杨廷贵,汤荣成.小儿支原体感染消化系统损害分析与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10):666-668.

[7] 袁壮.儿科急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5-116.

[8] 龙洋,边彤,苏宁.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消化系统损害分析与进展性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3):168-169.

[9] 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0-338.

[10] 胡晓光,江尧刚,汤荣成.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儿科学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2015,22(1);63-66.

[11] 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61-367.

[12] 陈杰,孙静,李华丽.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研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15,26(1):33-36.

[13]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33-639.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103-02

猜你喜欢

肺炎支原体疗效分析红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经支气管镜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