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

2016-07-11南阳市正骨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7期
关键词:缬沙坦高血压

杨 黎(南阳市正骨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

杨 黎
(南阳市正骨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目的 对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74例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以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昼DBP及SBP、夜间DBP及SBP均得到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2hPG、ISI及2hINS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缬沙坦;高血压;糖耐量异常

糖耐量异常患者为糖尿病高发人群,是引发心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1]。研究指出,糖耐量异常者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会增加3倍左右[2]。我院近年来对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者采用缬沙坦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共收治74例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为61~83岁,平均年龄为(69.5± 3.7)岁;血糖为7.9~11.2 mmol/L,平均(9.7±1.4)mmol/L;空腹血糖(FPG)为6.3~7.1 mmol/L,平均(6.6±0.4)mmol/L。观察组37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为64~82岁,平均年龄为(68.9± 3.4)岁;血糖为7.6~11.0 mmol/L,平均(9.5±1.1)mmol/L;空腹血糖(FPG)为6.5~7.2 mmol/L,平均(6.7±0.3)mmol/L。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口服,1天2.5 mg。观察组患者以缬沙坦治疗,口服,1天80 mg。对所有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嘱患者限制盐摄入,控制饮食。4周之后,对血压仍未达标者增加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之前后的血糖及血压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管神经水肿及咳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昼DBP及SBP、夜间DBP及SBP均得到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INS、2hPG、ISI及2hINS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x-±s)

2.2 不良反应:观察组37例患者中,3例(8.11%)出现上腹不适、咳嗽等不良反应,对照组37例患者中,4例(10.81%)出现面部潮红水肿等不良症反应。经相应治疗后,均明显缓解,未对治疗造成影响,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DBP、SBP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耐受性好[3]。缬沙坦为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可在有效阻断AngⅡ与AT1结合,对血管收缩进行抑制,有效降低体内的醛固酮的分泌水平,进而起到降压目的[4]。缬沙坦并不对离子通道造成抑制,不对体内的缓激肽水平造成影响,因此不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P>0.05),表明以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的安全性高。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昼DBP 及SBP、夜间DBP及SBP均得到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种药物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NS、2hPG、ISI及2hIN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如下:①AngⅡ能够对胰岛素生物学功能进行调节,抑制胰岛素P13K途径,抑制葡萄糖转运、糖原合成及一氧化碳等炎性因子的合成。②激活PPARγ,提高骨骼的葡萄糖利用率,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分泌,同时对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进行抑制,进而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降低IR状态,促进胰岛素增敏。③增强肝糖原的分解,加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抑制胰岛素底物同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血管炎性反应。总之,以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洁,向红丁.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的关系[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0):88-90.

[2] 曾智,陆东风,曾昭华,等.氯沙坦钾及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8-10.

[3] 尹绢,寇光,邱元芝,等.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9(34):5382-5383.

[4] 骆人理.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3(3):32-33.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076-02

猜你喜欢

缬沙坦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说说高血压这件事儿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