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智醒脑丸联合西药治疗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50例*

2016-07-11孙宏建郭丰存郭燕洁孙小涵

中医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

孙宏建,郭丰存,郭燕洁,孙小涵

(1.新郑市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新郑 451100; 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临床研究·

益智醒脑丸联合西药治疗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50例*

孙宏建1,郭丰存2,郭燕洁2,孙小涵2

(1.新郑市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新郑 451100; 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目的:观察益智醒脑丸联合西药治疗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吸氧、降脂、抗血小板凝集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智醒脑丸(何首乌、肉苁蓉、山茱萸、茯神、远志、石菖蒲、益智仁、僵蚕、胆南星、地龙、水蛭、川芎、黄芪、当归、郁金、巴戟天、丹参)治疗。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3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对照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72.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智醒脑丸联合西药治疗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益智醒脑丸/治疗应用;临床观察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由栓塞造成的脑梗死也称为栓塞性脑梗死,约占脑梗死的15%,占青年人脑梗死的30%。脑栓塞依据栓子的来源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3类[1]。心源性最常见,占脑栓塞的60%~75%,脑栓塞通常是心脏病的重要表现之一,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慢性心房纤颤,造成心房附壁血栓脱落,约占心源性栓子的半数以上,此栓子引起的脑栓塞常易复发。在青年人中,风湿性心脏病仍是并发脑栓塞的重要原因,20%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并发全身性栓塞,其中50%是脑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瓣膜上的炎性赘生物脱落,心肌梗死或心肌病的附壁血栓、二尖瓣脱垂、心脏黏液瘤和心脏外科手术的合并症等亦常引起。2014年9月—2015年8月,笔者采用益智醒脑丸联合西药治疗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脑病科门诊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1~75岁,平均(55.20±5.21)岁;病程1~7 a,平均(4.67±2.01) a。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41~68岁,平均(55.13±5.32)岁;病程1~10 a,平均(5.13±2.15) 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内科学》[2]相关标准。①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且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高峰;②局灶性脑缺血症状明显,伴有周围皮肤、黏膜或/和内脏和肢体栓塞症状;③明显的原发疾病和栓子来源;④脑CT和MRI能明确脑栓塞的部位、范围、数目及性质(出血性与缺血性)。

2.2中医辨证标准

风痰瘀阻证[3],症见:口眼歪斜,舌腔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3试验病例标准

3.1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无其他严重疾病的;2周内未使用对本病治疗有影响的药物;了解研究项目的要求,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积极配合。

3.2排除病例标准

有全身严重疾病者,精神病患者;毒品依赖者,药物过敏者,依从性差者。

4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吸氧、降脂、抗血小板凝集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智醒脑丸,药物组成:何首乌100 g,肉苁蓉100 g,山萸肉150 g,茯神120 g,远志80 g,石菖蒲80 g,益智仁100 g,僵蚕100 g,胆南星80 g,地龙100 g,水蛭100 g,川芎100 g,黄芪120 g,当归120 g,郁金90 g,巴戟天100 g,丹参100 g。由本院中药房制剂室将以上药物统一粉碎,研成细末,制成丸剂(蜜丸)。2次/d,10 g/次,早晚口服。

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5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4]中相关标准。基本痊愈:患者生活可自理,临床体征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患肢肌力>2级,临床体征和症状基本好转。有效:患肢肌力<2级,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体征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患者死亡。

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7结果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83,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8讨论

脑栓塞最常见于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栓塞少见,此是因颈动脉直接起始于主动脉弓和无名动脉,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延续,这样造成颈内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多于起始于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因此,随血流至脑部栓子就易进入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5]。栓子突然堵塞动脉,侧支循环不能迅速建立,会使该动脉供血区产生急性脑缺血,并常伴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的范围较广,脑组织损伤严重,临床症状多较严重。该病属中医学“中风”“卒中”范畴。中医学认为:脑栓塞的发生多是由于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所引起,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肝阳暴涨,夹痰夹火,蒙蔽神窍,从而发生卒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方中何首乌苦、甘、涩、微温,有毒,归肾、肝经,制用补益精血,《本草纲目》曰:“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毛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之上。”肉苁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曰:“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人癥瘕。久服轻身。”[6]山茱萸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神农本草经》曰:“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茯神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宁心安神,《神农本草经》曰:“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神农本草经》曰:“主风湿寒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7]益智仁辛、温,归脾、肾经,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本草拾遗》曰:“止呕吐……含之摄涎秽。”僵蚕咸、新、平,归肝、肺、脾经,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神农本草经》曰:“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胆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肝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消肿止痛的功效,《开宝本草》曰:“主中风,麻痹,除痰,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坠胎[8]。”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本草拾遗》曰:“疗温病大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神农本草经》曰:“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逐瘀,无子,利水道。”当归甘、辛、温,归心、肝、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曰:“主咳逆上气,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丹参苦、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日华子本草》曰:“养血定志,通理关节,治冷热劳,骨节烦痛。”全方共奏搜风化痰、行瘀通络之效。

综上所述,益智醒脑丸治疗脑栓塞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能够抑制疾病的发展,缓解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肌肤不仁、语言不利、手足震颤的病症。

9参考文献

[1]王慧霞.出血性脑梗塞治疗78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2(15):116-117.

[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7.

[3]孙英勋.补气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2):208-20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5]石敏,魏江磊,孙凡.解毒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8):733-734.

[6]肖晖.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19(4):12-13.

[7]皋建利,王宗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2,7(3):257-258.

[8]张贵玉.逐瘀化痰清脉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3):366-367.

(编辑马虹)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3-0037-03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3.19

作者简介

孙宏建(1966-),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疗、科研工作。

通信作者:郭丰存,副主任中医师,13937101309@163.com

* 基金项目:河南省中管局重点专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项目(2013ZY03032)

收稿日期:2015-10-30;修回日期:2016-01-05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