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雷锋精神新的增长点

2016-07-09刘峰

雷锋 2016年2期
关键词:好心人雷锋马云

刘峰

同习近平总书记许多鲜明、精辟的论述一样,他10次关于学习雷锋的讲话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跟着习大大学雷锋”成为众多网友经久不息的话题。这一现象,让我们不能不再次思考、审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所在。有学者认为雷锋精神是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道德建设时的偶像,在市场经济崇尚个人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时,像马云这样的财富创造者才是道德的偶像。

毫无疑问,马云和他的淘宝所创造的传奇,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称其为我们时代的英雄豪杰并不为过。但是如果认真分析就会发现,马云的创业自觉或不自觉地达成了造福群众——进而有益国家——进而推动社会进步这一成果,值得称道的恰恰是这一成果而不是其他。从这个角度而言,雷锋与马云所体现的时代价值内涵是一致的。雷锋出现在社会主义中国,但其先国后家、先公后私、先人后已的道德诉求,是整个人类社会一直礼赞的美好品质,可以说没有哪个历史时期,也没有哪个国家民族可以拒绝雷锋。如习近平同志所言,雷锋精神是永恒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新的目标,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在当今不仅仅是复制雷锋,而是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推进社会道德建设,造就新时代新雷锋不断涌现的良好形势。一些人对此不乐观,有的说当今时代诚信缺失,我们确实常常听到甚至经历过,一些低劣荒诞偏偏还屡屡奏效的欺诈骗局;有的说当今时代人情淡薄,我们确实常常陷入墙联梁共、呼噜之声可闻却老死不知对门姓甚的交往困境;还有种种街谈巷议,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等等。真是我们这个时代差于以前、缺德多过了美德、坏人多过了好人吗?对此,我们还是不要急着下结论,再认真分析一下。费孝通先生在其名著《乡土中国》里,曾形象地将小农状态下中国传统社会称做“熟人社会”,人们的交往面不宽,相互知根知底,对一个人的道德评价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被打上缺德的烙印,不仅自己甚至其亲属乃至家族都会受到影响。这种生活状态在当下中国一些偏远的乡镇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老人摔倒不扶的问题是很难出现的,讹诈好心人的情况也是很难出现的。是这里的人道德水准远高于都市中人吗?但当他们进入大都市后,很多人同样会选择不扶,反过来在城市碰瓷的老人回到乡下老家后同样很少会反讹好心人。用费先生的命名法,我们可以把现代城市社会表述成“生人社会”,虽然我们现在的交往面要远远宽于传统社会,但多数交往程度浅弱,而且我们的交往面相较都市人海更是不足为道了。在这种情况下,“雷锋”做好事的风险成倍增加了,而不讲道德欺诈好心人则风险相对要小得多,以致不讲道德者肆无忌惮。要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必须由此破关。

大数据时代来临,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在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金钥匙。诸如偏爱圆领衫、好吃酸辣粉……都可以被商家通过大数据条分缕析出来,那么将每个公民其道德操守通过大数据条分缕析出来同样是可以的,这项工作不仅对推进道德建设,对推进全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有着巨大的意义。政治家可以藉此凝聚更多的正能量,因为被大数据锁定的“雷锋”会比传统渠道发现的“雷锋”多得多;商家也可以藉此创造更多的财富,多数人都愿意与“雷锋”为邻为友,这其中就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对许多普通百姓来说,其中好处会更多,可以想见“雷锋”可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效仿。可以说,善莫大焉。

习近平同志讲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美好的愿望,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投入的工作。

猜你喜欢

好心人雷锋马云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在路上
马云不卖“一句话”
打个平手
如果是马云
人无完人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
倒立的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