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问题及优化措施

2016-07-06任勇

科技尚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网建议问题

任勇

摘 要:电力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及人们日常生活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基础能源,尤其对于占地面积较为广泛的农村,电力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域较高辽阔,导致电力技术难以完全到位,而且无充足的电力维护资金,农村电工缺乏专业性,从而使得农村电网建设出现较多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直接制约。本文主要探讨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且予以合理优化,对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及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电网;问题;建议

农村电网主要是对农村用电市场进行供应,主要包括农田灌溉及排涝、农民日常生活、农村企业等用电环节,均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农村电网的容量比较小,且无比较完整的拓扑,无完善的电力设施,且电力技术比较落后等,上述问题均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需要改造的重点[1]。本文分析了农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必要性,且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措施。

1 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

1.1 电网改造不彻底

因农村充斥着大量的人情、权利关系,未得到彻底性的标准管理,且乱收费、私拉电线等问题大量存在,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及川藏地区,一些地区比较贫困,农村与城市的电价依然没有同步,而且还有一些地区,农村的收费价格也不相同,导致老百姓承受一些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由于地区改造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使得已改造地区有漏改现象或已改造电网难以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等。

1.2 电力设备陈旧与技术落后

2000年后,我国城市电网开始陆续更新新的设备,但在我国农村,电网设备的更换速度比较缓慢,而且在很多地区,农村使用的电网设备依然是上个实际90年代初或更早之前留下来的陈旧设备,大部分设备都不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且耗能较高,导致智能化信息技术难以在此类地区发展[2]。

2 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农村电网底子薄,分布较为广泛,系统较为复杂,且遗存大量问题,因此对农网进行智能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便将农网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2.1 设备与线路陈旧

目前很多农网设备出现锈蚀及老化,导致供电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一些高耗能变压器及老旧设备均需进行更换,而且在农网智能化建设中,需将断路器、电能表、进户线路等进行大量更换,以便农网基础配电设施可以适应智能化建设的需要。

2.2 線路通道需重新规划

低压配电线路通常是直接安装的变压器低压侧,进户回路通常是村民自行拉线进行安装的。由此导致农村变压器的布线混乱,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且检修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进户线路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烧毁、跳闸的事故发生,有的还会造成400V总电源的跳闸事件发生。因此解决此类规划混乱现象,将农村线路合理规划,实施智能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3 促进安全性建设

农村有个重要特点,就是各种植物较多,特别是高大树木,导致供电线路在维护中存在较高难度。所以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应在电网绝缘化条件下予以安全运行。对农网智能化建设时,可安装检测设备确保运行的安全性,此建设设备需与智能化建设相符,由此可以通过智能化监控保障安全,而且应对电力信号进行监控。在提高智能化建设的同时,还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提高其安全性。

3 农网智能化建设措施

3.1 科学技术引导

农网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应在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由此可促进农网的智能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应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调度自动化建设及通信自动化建设。农网智能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达到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通过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密切配合科研成果进行实际工程的试制、验证、改进等,有效促进关键技术的研发,且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实际工程应用中,使得电网关键技术具有更高的先进性及实用性。

3.2 优化农网供电模式

在不同地区,所建立的区域配电网供电模式应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发智能配电网辅助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农网建设中的负荷特性与负荷预测法均应符合互动化需求,且与多能源互补要求相适应,对区域电压等级进行合理优化,采用合理的智能配电网接线法,对智能配电网布局、装备均进行合理优化,确定智能配电网的供电模式符合互动化要求及多能源互補需求。

3.3 农网电力技术的智能化

目前,科学技术逐渐往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因此农村电网技术也应逐渐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使用比较先进的设备,确保不同区域电能可自动化互补,剩余电能也能够自动输送至更为偏远且电能不足的区域;建设信息化管理,农村电网的配电房、配电所、变压器等重要位置均应配备计算机远程控制设备,便于上一级机构及时掌握农网信息,如有异常可及时处置[3]。

3.4 试点项目建设

农网智能化建设对于农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在先前并无较为成熟的经验,也缺乏现成模式进行有效借鉴。所以对电网进行智能化建设时,应严格执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全可靠、试点先行”的原则,认真实施“国网公司农网智能化配电自动化”试点项目,建设农网营配调智能化管理系统,并确保其与农村供电模式相符合,由此能够提高中低压电网技术装备及智能化水平,将主电网与用电客户的数据进行共享,营销服务管理方法也达到一定的创新。

4 总结

农网智能化建设工程中,应加强可靠性建设及优化配置等。在政府支持下实现共享技术,且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等。实现农网的智能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用电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琳巍.浅谈农村智能电网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干),2013,(7):179.

[2]冯雅珂.浅议智能电网运行系统的概念及特点[J].低碳世界,2013,(9):67.

[3]王金宇.农网智能化建设中的技术创新[J].农村电气化,2012,(3):9-10.

(作者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猜你喜欢

电网建议问题
穿越电网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建议答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