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童谣教学四部曲的美妙之音

2016-07-04孙婧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韵味歌谣童谣

孙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地风物也孕育了一地童谣。童谣是一种以念唱声音为主的,还伴有动作、表情、情趣等因素的民间口头艺术。它犹如有韵的母乳,几乎每个人受过她的滋养,且深深地烙印在人生的年轮里,成为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亮丽风景。太湖流域的同里童谣都是用同里方言念唱的,念唱起来不仅富有浓郁的音乐感,还能体现吴方言的“吴侬软语”、抑扬顿挫的节奏旋律,以及同里古镇的生活风貌、地域特色。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中班幼儿其语言发展正处于关键期,他们的词汇开始丰富,能清晰地谈话,喜欢与亲近的同伴交谈,说话连贯性的比例逐渐上升,但还不稳定。在科学筛选后将带有本土特色且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同里童谣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童谣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聆听自然、亲切、真实、纯朴的民间童谣作品,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良好发展。

在同里有这样一首朗朗上口的《买歌谣》:买粒豆,豆么香;买块姜,姜么辣;买只鸭,鸭么叫;买只鸟,鸟么飞;买只鸡,鸡么啼;买只梨,梨么甜。它是以三字句为主的连锁调童谣,采用排比顶针的方法,排比句的每一句用“买”字引出一个事物的名称,再由这个事物带出这个事物的特点或习性。虽然出现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并且结构简单,但是中班幼儿记忆和学会用方言念唱这首童谣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一小部分来自外地的幼儿虽然学习童谣的兴趣较高,但听说方言的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学得很被动。所以我尝试设计了:童谣教学四步曲,在童谣教学中贯穿四个活动环节,使童谣教学生动活泼,让幼儿快快乐乐学童谣。

第一部曲——图片导入印象深

图片在童谣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它使幼儿的感知更具体、生动,使难记的童谣顺序变得简单,对较复杂语句的记忆过程变得易学易记。在《买歌谣》童谣教学中,中班幼儿能根据一张张对应童谣的图片了解童谣的内容。我向幼儿依次展示:“豆、姜、鸭、鸟、鸡、梨”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童谣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促进幼儿获得对童谣作品的完整印象。小朋友在对应图片的提示下很快联系到了这些食物的香、辣、甜等特点,相关的经验及知识自然流出。孩子们看着童谣中食物、动物的图片记忆过程更清晰明了,因此缩短了他们与同里民谣的心理距离。

第二部曲——普通话朗读节奏强

普通话朗读可以加深外地幼儿对童谣内容的理解和韵律节奏的掌握,使幼儿能从中感受到童谣的意境、温情、童趣等情感。中班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普通话的使用广泛,表达流畅。本地幼儿在园使用的方言频率也不高,使用方言的表达很困难。所以在用方言念唱前先进行普通话朗读的这个环节,结合音乐节奏XX X演绎普通话版的《买歌谣》:

xx x /xx x /xx x / xx x

买粒豆,豆么 香 ;买块 姜, 姜么 辣;

xx x /xx x /xx x / xx x

买只鸭,鸭么 叫 ;买只 鸟,鸟么 飞;

xx x / xx x /xx x / xx x

买只鸡, 鸡么 啼 ;买只 梨,梨么 甜。

幼儿掌握了这个节奏以后,搭配拍手打节奏的方式反复朗读从而有效帮助外地幼儿了解童谣内容的同时加强整班幼儿念唱童谣的节奏感。

第三部曲——方言念唱韵味足

童谣使用的是民间口头语言,因此童谣与方言的关系十分密切。方言念读的《买歌谣》富有浓郁的音乐感和地域性,单元音发达复元音贫乏的语音特点听起来显得轻、软、糯,所以教中班幼儿使用方言念唱的环节很重要。在《买歌谣》中单元音发达,“买”字不发韵母“ai”音而发成韵母“o”音,“鸟么飞”中的“飞”,韵母不是复原音“ei”,而是单元音“i”,所以复元音相对缺乏的同里方言念起来开口度小,发音时发音区靠前,说话时嘴型变动小而声音轻。普通话中的“豆”为入声在方言中变成上声,听起来更有“糯”的感觉。同里方言还有少后鼻音的语音特点,因此童谣中的“香”和“姜”在方言中要改念成“xian”和“jian”。另外普通话中的鸟“niao”在同里方言中还要改念成“diao”,这些地方是幼儿使用方言念读童谣时的难点。

本地幼儿在前面两个环节的铺垫下,虽能用方言完整念读童谣,但韵味还是欠缺了一些。对方言一窍不通的外地孩子使用方言念读时常屡遭同伴的嘲笑,显得十分无奈。针对幼儿出现的困难,我首先帮助他们解决方言发音的困难,将难读的字一一列出加重音量示范念读,引导幼儿观察方言发音时的口型,然后带领幼儿轻轻跟念。同时增加反复念读的次数,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最后发挥本地幼儿的方言优势,带动外地幼儿一起念读。针对韵味不足的问题,我故意带领幼儿将童谣的最后一个字拖长音来念读,再配上第二环节掌握的节奏,进一步提升整首童谣的本地韵味。

第四部曲——游戏多样乐趣多

《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儿童的游戏和童谣是密不可分的,将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于民间童谣活动中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买卖的游戏,我把《买歌谣》中的事物图片摆放在货架上,引导幼儿拎着篮子一边用方言念童谣一边买对应的东西,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并在娱乐中体验童谣的生动。多样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受童谣的魅力,也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力。我在货架上提供不同种类的,能用一个字表达的事物,如:葱、肉、鱼、虾、花、瓜、菜、蛋、糕、糖等,鼓励幼儿根据《买歌谣》的句式结构大胆创编。在创编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自由驰骋,充分体现了玩中有乐,乐中有学。

在经历了“童谣教学四部曲”,中班孩子们使用方言念读的童谣节奏清晰,韵味有所提升。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童谣所表现的民俗、意境等,但是这些美妙的童谣之音仍会在孩子们的耳边回荡,陪伴他们快乐成长。总之,将民间童谣融入中班课程活动中,不仅传承了同里宝贵的民间童谣文化,还促进了幼儿在情感、技能、知识三个维度上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 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韵味歌谣童谣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秋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