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因数据而精彩

2016-07-04宋雅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意识科学实验

宋雅芹

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证意识是目前小学新课改所提倡的科学实践要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数据就是一个比较直观,而且相对准确的实证例子。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分析就能帮助学生更加理性、准确地得出实验结果,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数据意识,利于学生思维发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实验数据并不是实验最真实的反映,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需要找到这些问题,分析问题,最终给出对策,帮助学生收集有用的数据,分析有效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

一、小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中遇见的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据收集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索态度。下面就主要谈几点问题。

1.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不太真实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课堂实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比较认真地观摩教学实验,一旦学生有机会上手做实验也会非常认真。但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忽略一个环节,那就是收集数据并记录数据。所以往往会出现学生实验结束后,课本上的记录却是空白情况。等到实验进行完成后,教师需要实验数据时,学生会互相询问数据,凭借自己的记忆,然后比较草率地填写数据,最终造成数据收集不太真实,会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验现象的时候被不真实的数据所诱导,偏离实验本质要求。例如在《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中,学生就只顾去分辨材料,实验也是越做越开心,可是最终却忘记记录材料是否绝缘,导致数据收集不太真实,容易出错,也不利于后期整理材料是否绝缘的实验报告。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学生身上很容易发生。

另一方面,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往往在提问中会找优秀的学生进行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会停止讨论。所以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而对数据进行“修改”,最终给出“完美”的实验数据。故而,这也导致了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收集数据不真实,影响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

2.学生对数据的处理不准确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处理不太准确。这也会导致学生在科学数据处理中出现错误,不利于数据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对比实验,而且在对比试验中还经常出现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却不能有效对实验中的对比变量进行认识和控制,所以会导致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出现数据处理不准确,最终与实验现象差距较大,出现错误等现象。还有在一些需要利用仪器进行实验的科学试验中,学生因为不能准确掌握仪器正确使用方法和规则,也很容易造成数据的错误采集。例如对于温度计的读数,正确方法是平视温度计的刻度线,但是如果学生俯视或者仰视温度计刻度线,那么就会导致温度计读数出现错误,最终导致收集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实验效果。

3.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收集不太全面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学生因为时间问题自己保留一部分实验数据,教师就参考学生这部分数据进行实验分析,最终导致实验出现较大的偏差,这样的实验数据导致实验结果不全面,降低实验真实性。所以实验数据收集不全面也是学生经常容易在科学试验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小学生数据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于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尽快纠正,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据意识,利于学生未来研究能力的提升。

首先从教师角度讲,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数字收集意识的培养。教师从教学计划出发,忽略学生在数字收集上的能力拓展,只是教会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往往忽略了学生需要掌握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才能更加准确地形成数据意识,也才能更好地分析出实验现象和结果,所以教师在意识上还存在问题。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数据意识的方法上也存在问题。教师不能激发学生自己形成数据收集的意识,而是一味让学生记录数据,寻找数据,整理数据,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只形成简单的数据记录,不能有效建立数据敏感,更不能通过数据得出结论,指导实验。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对于实验比较好奇,但是对实验数据的重视度却偏低,很多时候收集实验数据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提高自己的数据收集能力。所以这种意识淡薄的情况就会导致数据收集出现问题,最终影响数据意识的形成。另外,学生很容易为了获得教师的认可和表扬,就会去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修改”,然后导致所有试验数据处理痕迹过多,严重影响实验的真实性,最终导致实验数据无法体现实验现象,更加大学生对数据的收集的淡薄意识,不利于数据意识的创新与发展。最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记录数据的意识,导致在试验后没有充分时间整理数据,所以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数据,这也是数据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最后,仪器的准确度以及操作方法也成为学生数据意识难以形成的原因。

三、对策

既然知道了问题,并且分析了原因,那么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对策,帮助学生收集好数据,分析好数据,利用好数据,形成良好的数据意识,帮助学生创新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要精心为学生数据意识培养设置实验。任何科学的推导都需要数据作为支撑,所以在数据的收集中更加需要精心设计,教师需要为学生数据收集预留空间,教会学生科学地探究知识,结合原有不足的数据收集问题,针对性设计实验,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的同时还能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收集意识,要时刻提醒学生数据收集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更加大胆和创新。对于学生数据出现问题后,教师要耐心了解,要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让数据收集有问题的学生也能畅所欲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胆量,更加利于学生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勇于创新,大胆采集,利于学生建立数据意识。

2.设计好记录表,让数据说话

要让学生养成数据收集的意识,就需要让学生看到数据的价值,最好是能直观为学生展示出来。所以利用数据记录表格就可以准确为学生做好数据记录,帮助学生透过数据看到实验的真实情况,更加了解数据的价值,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数据意识。例如在“测量心跳和呼吸”这个实验中,教师需要制作一个表格,在“行”与“列”的首个表格中注明“心率”和“呼吸频率”,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不同的心率对应到不同的呼吸频率中,这样得出的数据就是一一对应,既能有效收集数据,而且还能让数据发声,清楚展示出心率与呼吸频率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更能体会到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容易激发学生数据意识的形成。

3.教师要熟练实验,帮助学生解惑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需要自己先熟悉实验,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掌握和预判断。因为每个实验存在的条件不一致,所以很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数据难以掌握的情况,最终数据不能有效解决实验现象,就会打击学生收集数据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数据意识的偏差。所以教师需要对每个实验的数据进行预先评价,控制数据的范围,让学生得到的数据能够更加准确。例如“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的关系”,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所以,最开始小车静止时,拉力计显示的数据会比后面小车运动的数据大,但是学生往往会觉得这是错误的数据,所以教师在预判断的时候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相信数据,借助数据,最终解决问题,不断在数据使用中进行创新与发展,更有利于数据意识的形成。

四、结束语

数据是试验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现象的解释,实验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在数据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为将来的实验学习提供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成长。

【作者单位:灌南县孟兴庄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意识科学实验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