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6-07-04李发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分层作业

李发明

“学困生”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于教师的偏见或由于家庭及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被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农村小学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农村小学的语文学困生有相对独特的成因。

一、农村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在广大农村,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导,学生作业时只问做完了没有,至于作业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根本无人问津,实际上是没有能力过问。再一个方面就是农村的家长由于家务忙,常年忙于农事,不能主动地与学校老师沟通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学生缺乏家庭教育,造成家校教育的严重失衡。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变化,我们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我们一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务工,并且人数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有很多的未成年孩子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在我们农村越来越多,这部分特殊的社会群体不可小视,这部分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关乎民族的未来,关乎国家的未来,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也可能是父辈的亲朋好友,也有可能是哥哥姐姐,这些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是缺失的,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造成了亲情的缺失,管理疏松,要求不严格,学习成绩低下。

有一部分老师很少有对语文学困生进行赞扬、鼓励等正确性的评价,这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有的学生就因为不喜欢这样的语文老师,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消极情绪。由于自己没有明确的语文学习目标和端正的语文学习态度,这部分学困生在小学语文成绩一直不乐观,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内容的增多,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了一种恐惧感,自身存在严重的自卑感,经常自暴自弃,经常逃学。久而久之,成为语文学困生。他们没有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不知道语文课堂之前该怎样预习,上语文课时怎样听讲,上完语文课之后怎样巩固复习,加深记忆。做题时不会思考,不会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知识,不会变通,不会归纳总结。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正确认识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尽管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存在某些先天的缺陷,但主要还是环境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得到改善,甚至可以挖掘某些方面的潜力和特长,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多帮助,多鼓励,少批评,但不能过分照顾迁就,溺爱只会使问题更严重。

2.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孩子成才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也就是说,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学习的优劣方面不一样,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记忆,有的学生比较善于做题,有人理解力强,有人逻辑思维能力好,各有千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就需要针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一个好老师,肯定了解他的每个学生,知道他的性格,熟悉他的品性,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宜他们的培养方案。

3.提升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习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要善于运用教育学及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找到解决之道。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重视语言的积累,重视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教学模式,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索模式;教学内容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学困生,适当降低难度,详细讲解重难点,教法上可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等一系列措施。教育,说到底是一个爱的过程,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学困生尤其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家校合作,助其成长

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家长同样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来,对于默写、课内文言文、诗词曲这些内容中要求背诵及掌握字词句文含义的操练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这些任务,让孩子背,背给家长听,默写给家长看等等。虽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但是学习成绩的不理想难免会让他们心存遗憾,当望子成龙的想法不能实现的时候,我们做老师的要和家长沟通好,切莫将这样的情绪宣泄到孩子的身上,而应该一如既往,用满满的爱意去浇灌这未来之花,有了爱心之后,家长应该充分加入到督促孩子学习的队伍中来,让孩子在校外的时间里收到最有效的学习效果。每天各科教师布置给他们完成的作业,让父母在家时应监督孩子按时完成各科的每一次作业,并在作业上签字,以此说明完成的情况。父母若是需要上夜班的,则可以将这一任务转交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总之,教师要积极探索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探索相应的转化策略,尊重他们,与之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尽快从学习困境中走出来,实现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灌云县杨集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分层作业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