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幼儿园和社区资源引导科学家教的研究

2016-07-04袁焕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庭幼儿园社区

袁焕琴

幼儿园、家庭、社区这三者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重要因素,唯有三者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充分发挥早期教育功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合作伙伴。开展“科学服务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可以争取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幼儿教育与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并在家园配合中,能促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促使幼儿在家庭中获得的经验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一、优化好园、社的育人环境,帮助家长营造家庭环境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儿童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微观环境,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它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幼儿园的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我园的环境文化也在不断更新,无论你走到哪儿,每个楼梯、每个走廊、每个连廊、每个功能室、每个教室都能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一进大厅就看见我园办园理念: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往里走就是每个走廊文化,一楼有绿色氧吧、嘟嘟汽车城和娃娃家,二楼有凌家塘市场、民间小吃一条街和各类角色店,三楼走廊是灯具一条街和青花街。每个楼梯都有文化,有幼儿园内大型活动和家园活动照片,每张照片上都有简要说明,这些简要说明同时向家长传递着园所文化和育人信息。同时,还有幼儿和教师作品等。

社区本身就是一本教材,时刻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我国很多社区中都有中心花园,不但完善了社区的绿化,而且优化了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还有社区中的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可利用资源。如:中班社会实践活动《去买菜》,教师引导幼儿从教室走向社区,使幼儿在社区活动中交往与合作,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拓宽了教育渠道,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发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只有将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和成长,并获得成长的快乐体验,才能真正拓展幼儿思想,开发幼儿智力,达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效果。

二、以抓好亲职教育为切入点,向家长们传授教育方法

幼儿园的亲职活动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成人教育。在亲职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向亲职教育的指导者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幼儿园亲职教育的形式多样,如在开学初召开新生家长会,通过会议正确引导好家长面对新生入园哭闹现象。还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会,此会议是家长和班内老师面对面交流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对家长的回应做出相应的解答。又如教师利用家长园地,定期对家长进行指导,有儿童身体与心理的发展、家庭教育方法以及新的教育观念,家长从中或多或少地学到了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再如家庭联盟活动,弥补了独生子女家庭、打工家庭教育的不足,纠正了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

三、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拓宽家长育儿教育途径

幼儿园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深入家庭与社区进行互动和交流。例如,通过校讯通、家园网站等建立班级的QQ群,使得家长与教师直接沟通,教师利用网络做好与家长、社区的交流工作,班级网站每天上传教学计划、活动实录、更新幼儿的作品、幼儿照片、及时发布通知等,充分拓宽社区、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了解渠道,提高了与社区及家长的沟通效率。此外,组织幼儿和社区、家庭共同参与“小区乘凉晚会”等活动,倡导家长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如:制作亲子玩具、亲子绘画,进行亲子表演,安排家庭小书吧等,使教师、社区、家长、幼儿在共同的互动活动中,形成科学的交流体系,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幼儿园教育跨越了围墙。加大幼儿园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力度,发挥好幼儿园、家庭、社教育资源的最大功能,才能促使合作朝着深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要不断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新模式,不断扩展幼教天地,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家庭幼儿园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