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非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07-04刘丽娟

中国外汇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非非洲企业

文/本刊记者 刘丽娟



对非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本刊记者 刘丽娟

非洲地区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快速增长的劳动人口及其消费需求,稳定高速的GDP增长,都令中国企业对投资非洲的前景充满信心。

基于非洲地区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与经济增长潜力,以及加速发展的配套金融服务,中国企业在非洲已经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尤其要高度防范安全风险。

即便是未参加2015年年底中非合作论坛南非约翰内斯堡峰会的国内企业,依然能感受到此次峰会给中非贸易与投资带来的勃勃生机。从中非发展基金增加50亿美元规模,到新设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再到国家层面的600亿美元资金支持与“十大合作计划”,都使中国企业对非投资持续升温。由中非发展基金与保利集团合资设立的中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非投资”),早在2009年就已经进入了非洲市场,并在参与运营大量对非投资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回顾几年来管理非洲项目的感受与经验,中非投资总会计师李克兴认为,基于非洲地区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与经济增长潜力、以及加速发展的配套金融服务,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已经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多元化格局,且新的投资机遇仍在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当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在投资过程中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尤其要高度防范安全风险。”李克兴说。

增长态势未改

正值对非投资热情高涨之时,来自市场的一项数据却给有意开拓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泼了一盆冷水”。南非是我国在非洲大陆的最大贸易伙伴,然而,双方在2015年的进出口总额却下降了23.6%,其中进口总额下降32.3%。较之我国其他的重要贸易伙伴,两个指标的下降程度都更为严重。

“首先,2015年全球贸易额有所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与南非在2015年仍实现双边贸易460亿美元,中国在南非的贸易地位并未下降,中国仍是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其次,贸易数据的下降,与中非之间的贸易投资结构密切相关:我国在非洲早期的投资都集中在矿产资源领域,以大宗商品为主的进口贸易,在对非双边贸易中也占据很大比重;然而,2015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加之部分非洲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导致购买力明显下降,又正值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量价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数据不够亮眼。”李克兴说,“但从更长的周期来看,中非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空间巨大。2000年时,我国在非洲的投资总量仅有几亿元的规模;而现在,我国在非洲的投资存量已经超过300亿元。中非双边贸易额也从2000年的100多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220亿美元,是2000年的21倍。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非洲大陆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向上增长的趋势始终未变,只是呈现出波浪式的形态。2015年的这一数据变化,也恰好说明我国企业对非投资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非洲地区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快速增长的劳动人口及其消费需求,稳定高速的GDP增长,都让李克兴对投资非洲的前景充满信心。由埃及发起、埃及与东南非共同市场组织在2月下旬举办的“非洲·2016”贸易与投资论坛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有力地支持了李克兴的观点:目前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适龄劳动人口3.82亿,消费支出突破1万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4万亿美元,适龄劳动人口将突破5亿,消费支出超过1.4万亿美元。

根据“非洲·2016”贸易与投资论坛公布的数据,2015年,非洲各国吸引外资总额达到1280亿美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136%。不仅中国,欧美、日本、印度、巴西等很多国家与地区均在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力度。“日本自2013年就开始组织召开日本-非洲矿业部长峰会;美国则在2015年有近50位非洲国家首脑参加的首届美非论坛上,提出了面向非洲的370亿美元投资计划。”李克兴举例说。

中企“遍地开花”

如果要问中国企业在非洲哪些领域还有投资机会,李克兴给出的回答是,“中国企业已经从矿产资源投资为主转向了多元化布局。在基础设施与电站工程、制造业、电信业、服务业诸多领域,现在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

非洲各国在工程建设方面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我国商务部的统计显示,非洲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第二大市场:2015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总额约为2000亿元,其中在非洲地区的项目金额就高达500亿元。“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我国大型央企参与了非洲地区大量的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等工程建设。如果能排除政治等因素的干扰,相信我国企业能够拿下非洲市场绝大多数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李克兴说,“新的增长点可能存在于电力行业。”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非洲目前有近6亿人口尚未被电网覆盖,预计从现在到2030年,非洲地区需要新增250GW的装机容量。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投资者投资意愿第二高的行业。

与工程建设配套的建材行业,同样是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较多的领域。“非洲当地的建材价格远远高于我国国内价格。比如非洲平均的水泥价格是我国国内水泥价格的4倍左右,埃塞俄比亚的粗钢价格是我国国内价格的10倍。”李克兴说,“因此,水泥、钢材、玻璃等建材企业都较早地进入了非洲市场。而进行海外拓展,也有利于这些企业摆脱在国内产能过剩的困境。”比如由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冀东发展”)与中非发展基金、南非当地股东共同投资的曼巴水泥公司日产2800吨熟料生产线(带6MW余热发电)项目,已经于2015年10月正式投产。

制造业是工业化的核心,在此次“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此之前,汽车行业的中国重汽、北方车辆、华晨、奇瑞等国内企业,家电领域的美的、海信等企业,都已经率先进入了非洲市场。“日本、韩国的主要汽车企业基本都在非洲设厂。最新的消息显示,德国奔驰也将在非洲建立卡车生产线。非洲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李克兴分析说,“当然,由于当地工业基础较差,这些项目主要以组装生产为主。伴随着当地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轮胎等重要配件厂商也应提前布局投资,以逐步健全与完善当地的汽车产业链,进而不断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

在我国制造业企业投资非洲的过程中,中非发展基金以及中非投资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与很多‘走出去’的实体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甚至部分企业是在我们带动下才进入非洲的。中非发展基金以及中非投资会以参股形式为部分非洲项目提供资金,并在项目建设与运营期间提供相关的信息与管理咨询服务。”李克兴说。

“现在的非洲正处于‘遍地是黄金’的阶段,迫切需要通过引进外资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论是大型的国有企业,还是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都能在非洲找到投资机会。”李克兴说,“小到餐馆、旅行社、展会与商务服务公司,大到矿山开采项目及当地标志性建筑工程,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水泥厂、纺织厂、皮革厂、啤酒厂等各种商业项目,都已经有中国企业的投资。”李克兴还列举了一个让他都非常意外的投资项目:一位民营企业家专注于在非洲当地收购废旧塑料瓶,粉碎之后运回国内进行二次利用;经过几年的摸索,其中的业务流程与链条已经非常顺畅,总体业务量也已经颇具规模。

金融服务“提速”

作为实体经济发展有力支撑的金融服务,在非洲大陆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2000年10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在南非设立了分行,跨出了中资银行进入非洲的第一步;2007年,借助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也将海外布局拓展到非洲;最新的进展是2015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入股的中刚非洲银行已经开始对公众营业。

“时至今日,非洲地区的中资银行不仅可以为当地中资企业提供开立账户、存款汇款、国际结算等基础服务,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结构性贸易融资、银团贷款、项目融资等复杂的综合服务。”李克兴说。在曼巴水泥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非发展基金、冀东发展与中国银行、南非莱利银行等创新性地运用了银团贷款与项目融资的金融服务模式。这是中资企业在非洲首次运用项目融资模式,采用项目本身及未来收益进行担保来获得境外银行的贷款融资,大大降低了母公司的投资风险。

商业银行在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跨境人民币业务在非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传统中非贸易以大宗商品为主的背景下,美元计价、美元结算的模式比较普遍,而当前中非贸易结构的变化使得交易主体更加多元化,业务模式也可以更加灵活;二是国内已经有几十家中资银行及众多外资银行可以办理对非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也已经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线,为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三是本地货币的弱势使得非洲国家更容易接受人民币,比如津巴布韦已经在2014年将人民币列为其法定货币之一,还有许多非洲国家已经将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货币。”李克兴说,“比较显著的一个进步体现在曼巴水泥项目中。当地政府接受了我们以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入项目公司。这样就帮助我们节省了汇兑成本,并且规避了当地货币大幅贬值可能带来的汇率风险。”对于当地政府还不能接受以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的项目,李克兴建议国内企业可尽量争取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

需高度重视安全风险

就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召开前夕,中铁建国际三位高层管理者在西非国家马里的恐怖袭击中遇难的消息,令所有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备感沉痛。这也为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投资非洲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防范安全风险时刻不能放松。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风险分析师赵昌会在2015年的公开演讲中也指出,安全风险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主要风险。

李克兴对安全风险外延的理解更加广泛:首先是员工的人身安全,包括差旅与交通安全、蚊虫叮咬与水源不够清洁引起的疾病困扰、埃博拉等突发性病毒引发的疾病,以及暴动与恐怖袭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等问题;其次是财产安全,包括财产或设备被哄抢、罚没以及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遭受损失等情形。

为了尽量降低投资非洲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李克兴建议相关企业首先建立风险评估与识别的动态管理机制。“风险评估过程中,企业可以参考中国信保及其他国家相关机构对非洲各地的风险评级,但更要参考先行企业的反馈信息。比如西方国家将厄立特里亚地区列为了安全风险比较高的区域,但近几年中资企业在当地的运营都比较稳定,甚至连安全风险的征兆都没出现过。”李克兴说。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选择规避或降低风险的应对策略。“规避策略是指尽量避免到安全风险较高的区域进行投资。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与政策性保险产品,则是企业降低安全风险的主要方式。”李克兴说。2014年在利比里亚发现埃博拉病毒疫情的严重情况下,其他外企停产、人员纷纷撤离,大部分的中资企业也都撤回了国内。但武钢与中非发展基金的合资公司——武钢中非在当地投资的大型矿山项目,则选择了坚守,并通过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确保了项目的安全。

在“非洲·2016”贸易与投资论坛上,东南非共同市场地区投资局主席萨拉玛雄心勃勃地表示:“非洲已经觉醒,非洲不再沉睡,非洲将成为本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非洲大陆已经不是“黑暗大陆”,而是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主体之一。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非洲大陆还有很多潜力等待探索与开发。

猜你喜欢

中非非洲企业
企业
An Uncommon Trip
企业
企业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龙狮共舞”,中非合作开启新篇章
非洲鼓,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