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的“商南路径”

2016-07-04李岚

中国扶贫 2016年13期
关键词:商南商南县牡丹

李岚

眼下的陕西商南,处处充满着生机和希望。丹江两岸,移民建房热火朝天;示范茶园,高端茶苗绿意盎然;牡丹地里,技能培训频受点赞……

“到2018年底,商南县要在商洛市7县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6年初,商洛市委、市政府给商南下达脱贫攻坚“决战令”后,商南县委、县政府迅速确定“总攻”路线图和时间表,决心带领全县人民精准施策配“良药”,破解难题拔“穷根”,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政策托底:“五类人群”脱贫路上不掉队

在金丝峡镇江西沟村“脱贫指挥部”的内墙上,张贴着“包扶干部、贫困户、社会保障兜底人员帮扶一览表”和“贫困户、产业分布示意图”,一个个红色箭头,一个个鲜明标识……远远望去,犹如当年红军转战陕北的作战地图。

“社会保障这一块,我们精准识别后,从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救助等方面落实托底政策,绝不留死角。”县委农工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陈虎介绍说。

2016年初,县上派驻158支工作队、6000多名干部职工,逐镇、逐村、逐农调查摸底,采取“农户申请、村组评议、镇办审核、县级审定”方式,按照“九个不准”和县镇村“三榜公示”及相关标准要求,精准甄别和核查出贫困村69个、贫困户14806户43718名。按照户有“一牌一卡一账本一档案”,县、镇、村有“一室一柜一平台四张图”的要求,精准建档立卡,建立脱贫攻坚信息系统,实现贫困信息可查询、脱贫动态可呈现。

目前,商南县共有贫困残疾人、贫困老年人、贫困学生、贫困大病患者、五保户五类特殊贫困人口20244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6%。针对这一严峻现实,商南县特别制定出台了“就诊免收挂号费、先住院后付费、取消门槛费、提高新农合疗报销比例”等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办法,出台了集中供养贫困对象具体保障办法、贫困人口救助兜底管理办法和残疾人社会保障规划。

72岁的青山镇马蹄店村特困户黄龙清,儿子2015年过世,老两口供养孙子上大学、孙女上高中。县上摸底后,对黄龙清孙子实行兜底保障,纳入贫困大学生补助范围,对其孙女实行高中全部免费教育。

产业助力:“四借四还”打出增收“组合拳”

到2016年底,商南县要实现6656户23963人如期稳定脱贫,任务繁重而艰巨。

商南县组建了10个由县级领导挂帅的脱贫攻坚工作团,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各包一片。共下派和任命109名“第一书记”,155个包扶单位、6261名干部职工,分别与124个村(社区)、6426户贫困群众结对子。县上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积极推广园区承载、入股分红、龙头带动、景区辐射和干群互助五大扶贫模式,围绕“一村一策、一户一计、一人一方”,精准制定贫困村三年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规划,实行“四借四还”产业扶贫新战略。

——“借鹿还茸”发展梅花鹿产业。依托上苍鹿业公司等龙头企业,3年内带动贫困户发展梅花鹿养殖3000头以上,建成示范养殖园2个,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家,发展养殖专业户300户,形成梅花鹿养殖、加工、营销等于一体的产业链,使贫困养殖户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借鸡还蛋”发展土鸡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鸿伟生态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3年内发展散养土鸡养殖户3000户,年存栏散养土鸡200万只以上,新建种鸡厂1个、孵化厂2个、散养鸡加工厂1个、标准化蛋鸡散养基地100个,整个产业链年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

——“借苗还果”发展牡丹产业。力争到2018年,全县牡丹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成牡丹精深加工产业园区1个,投产牡丹精油等生产线4条,研发牡丹系列产品10种;到2020年,形成集观赏、牡丹籽油深加工、产品研发、药用、保健化妆品为一体的牡丹产业化产、供、销链条,靠牡丹产业人均收入1500元以上。

——“借袋还菇”发展香菇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依托海鑫食用菌等龙头企业,3年内外调木屑种植香菇5000万袋,其中贫困户种植香菇3000万袋,每年户均增收1.5万元;发展食用菌工厂化菌包生产线10条,建设标准化钢架结构大棚生产基地200亩,年均回收废弃菌包1200万袋;培育省级知名香菇品牌1个,年产鲜香菇1万吨。

试马镇依托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后引进企业12家,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立15个产业合作社,建成万头猪、百万只鸡、万亩白茶、千只梅花鹿、千亩莲菜等12个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辐射带动力强、规模化程度高的农业产业集群,带动12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尤其在红庙、大坪、毛河、百鸡、荆家河5个村建成的3个4200亩油茶示范基地,丰产后年产值可达800万元,可解决137户贫困户384人就业和脱贫难题。

金融扶持:“三个率先”开辟“突围”新通道

率先建成全省首个集指挥联络、数据处理、督查考核为一体的脱贫攻坚作战平台,全县贫困户和包扶干部信息一览无余;率先建成商洛市首个驻村干部定位监测网络,长期驻村的158支工作队756名包扶干部无缝对接;率先建成商洛市首个脱贫攻坚社会帮扶协会,县内爱心企业、社会贤达已累计捐款300多万元,预计年底可完成募捐1000万元。

商南县要求包扶干部每年驻村不少于220天,并抽调29名纪委监察干部组建5个常态化监督检查组,实行“一月一督办一通报”、“一季度一汇报一联席会议”制度,对考核位居前后三名的包扶单位和镇办,实行红旗激励、黄旗问责机制。

为破解发展资金这个“拦路虎”,商南县在4个村开展首批互助资金扶贫小额信贷担保试点。全面推广后,可投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两亿元。

撬动资本,激发活力。商南县财政每年列支3000万元扶持资金,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将基本农田建设、危房改造、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新农村建设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投入扶贫开发。目前,全县已谋划村级帮扶项目496个,启动实施263个;谋划包户扶贫项目13312个,启动实施6135个,已发放贫困户产业贴息贷款2785笔1.4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劲支撑。

好成绩源于好作风。被选派到金丝峡镇姚楼村任“第一书记”的刘海宏,给每户贫困户送去1万元无息贷款,还动员本系统各单位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0%的资金用于包村精准扶贫和产业增收,投资40多万元帮姚楼村建起占地6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蔬菜园4个,直接带动26户贫困户脱贫。

“一赞农村扶贫队,千辛万苦不怕累;党员干部树典范,精准扶贫真到位。二赞农村扶贫队,服务村民心操碎;千方百计筹资金,群策群力意见汇……”在距离县城最偏远的赵川镇,镇文艺宣传队用自编自演的快板,表达着对驻村干部的爱戴和敬意。

“帮扶群众、扎根基层,贫困不除、绝不回营……”2016年3月4日,驻村入户出征仪式上千名干部的铮铮誓言,给出了脱贫攻坚商南先行的“路径”和答案。

猜你喜欢

商南商南县牡丹
查账(中篇)
查账(中篇)
疫情下的金融担当
——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助力复工复产
商南县文化馆“2020约你过大年”民俗展演活动
“三不够”牡丹节
秦巴山区民众对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研究
陕西省商南县农村脱贫攻坚的路径选择研究
牡丹的整形修剪
阅一册《商南人》品一世盛县春秋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