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陪伴父母之孝不再艰难

2016-07-04琼·里弗斯

畅谈 2016年5期
关键词:离家陪伴子女

琼·里弗斯

中国民间有“三六九往外走”的习俗,虽然仍在假期之中,可初三已有很多回家过年的人踏上了离家返城的路途。就在这一天,山东淄博火车站上演了令人唏嘘的一幕,准备于当晚返回北京的张先生在候车时长跪在前来送行的父母面前,痛哭流涕,并因此错过了列车。很多人从张先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感慨离家日久、孝道难尽的同时,也表达了难以改变这种情况的无奈。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是子女在家照顾、陪伴父母,《论语·里仁》中就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就是说有年迈的父母在世,尽量不长期离家在外,不得已长期离家的也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可今天的中国却让很多人无法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赡养父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核心家庭化”进程,“四世同堂”式的家庭越来越少,子女脱离父母独立建立家庭的越来越多,这些都让子女陪伴父母越来越困难。

实际上,此类现象并非现代化对传统生活方式冲击的必然结果,如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条件,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这一问题应可得到一定的缓解。年迈的父母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难以适应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状况,要让老人适应“核心家庭化”社会就必须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家庭观念,将家庭关系的重心从纵向(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夫妻关系),减少对子女过度的心理依恋。同时,要帮助老人充实新的生活内容,找到新的替代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社会团体和社会公益组织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弥补老人的感情缺失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让子女给予更多关怀,除了在物质上供养父母之外,也必须注意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尽“游必有方”的孝道。

当然,要让人们能有更多时间陪伴父母,社会各界都需要努力,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却是让发展成果惠及老年人的最主要体现。

有人说,陪伴是最大的孝。期盼陪伴之孝的道路越来越短,惟如此,才能让孝道为先的中华美德远播海外。(资料来源:《侨报》)

猜你喜欢

离家陪伴子女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离家的叹号
“陪伴”等十二则
Tomb-sweeping Day
陪伴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古拉格趣学
复习随想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