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中开拓新闻教育的未来

2016-07-02传馨

今传媒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闻学我院专业

传馨?

编者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新媒体、新技术融入创新教学,教育理念翻新重塑,教育模式多位一体,在新的教育时代,这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国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新中国天津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摇篮,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展素质教育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对新时代教育的理解,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闻传播优秀人才。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本院院长孙瑞祥教授。孙教授从事新闻教育工作30余年,爱生如子,待生如友,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肩负着新闻教育的责任,推动着他在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勇敢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孙瑞祥教授和广大学子共同行动,一同思考,为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而不断努力着……

孙瑞祥,男,195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文学博士。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天津师范大学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新闻学学科带头人,天津市教学名师。天津市精品课程(广告策划创意学)负责人、天津市品牌专业(广告学)负责人。主要从事舆情与社会治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政府危机公关传播研究。198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本科毕业,2009年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毕业。出版论著有《语言的魔力》《公共关系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原理》《广告法规与管理》《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广告策划创意学》。在《新闻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横向课题和教改立项。《广告策划与创意原理》《新闻传播与当代社会——一种传播社会学理论视阈》《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等论著分别获得天津市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社科优秀成果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孙院长,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们知道,天津师范大学是最早创办新闻学专业的高校之一,在新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中地位颇高。贵院在传媒教学中独树一帜,新闻学专业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特色专业,能否请孙院长谈谈贵院在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的特色?

孙瑞祥:你好,很高兴接受贵刊采访!我校新闻学专业1959年创办,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师范院校设立的新闻学专业,具有开创性意义。1980年新闻学专业恢复招生,2003年新闻传播学院成立,开启了天津新闻传播教育新篇章。学院现有六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近两千人。新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天津市品牌专业,新闻系教研室获评天津市级教学团队,新闻传播学科是我校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新闻学专业建设与学院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我院始终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紧密配合。加强学生校园内、外的实地训练,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拥有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学生设立“大学生自主创新工作坊”。为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我院注重完善课程体系,优化知识结构,重视交叉学科与前沿性课程设置,发挥教师的研究专长,形成多层面课程设置,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多年来,学院还一直致力于新闻学教学改革和实践,构筑了以“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系列”为先导,“新闻采编能力课程系列”为核心,“新闻采风实践课程系列”为特色,多种课程共同发展的课程体系,旨在不断推进我院的新闻学教学改革,开辟一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新闻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新闻采编实践技能以培养学生满足大传播需求的业务素养。

经过多年努力,我院在战略文化与政治传播、舆情与社会治理、中国新闻学术思想史、网络与新媒体应用、媒介艺术批评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与研究优势,得到了国内学界的认可。

记者: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优秀人才的培养肯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创意型师资队伍。请问孙院长,贵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孙瑞祥:我院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梯队、学缘分布等方面均较为合理,全院教师精诚友爱、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集体氛围和互助传统。学院积极探索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为学科的发展、团队的建设保驾护航。例如,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制、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青年教师媒体实践制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院一直坚持“老带新”帮扶策略,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能够在资深老教授的亲自指点和激励下,较快适应校园环境,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以我院新闻系青年教师陈娜副教授为例,她在入职后仅一年就先后荣获校级和市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第一名,入职后五年就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这一成绩的取得正是与我院一贯坚持的“老带新”传统分不开的。

同时,我们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同行专家来学院讲学,聘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定期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和实习讲座,帮助青年教师开拓视野、提升素养。我院是“部校共建”单位,两年来,我院先后派出九名优秀教师到新闻业界挂职兼职,进行业务交流,取得很好效果。

此外,学院长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培养教师国际视野。天津市“千人计划”海外学者——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长期在学院工作,韩国崇实大学、美国太平洋大学等多所大学知名专家教授到学院开展交流合作。去年还成功组织了中美大学生“跨文化交流”实践教学项目,增强了中美大学生之间的新闻传播业务交流互动。

记者:您早期做过记者站站长、特约记者,现在从事教育工作。依您看,应培养什么样的传媒人才才能适应当前传媒业发展趋势?贵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积极的举措?

孙瑞祥:是的。我对记者这个职业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78年高中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就把新闻专业作为首选,终于如愿以偿被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我在教书之余还有十余年新闻记者从业经历。我认为,新闻学子就应该积极走出校园,多看、多思、多体验。新闻是用心去发现,用脚去丈量。离现场越近,感悟就越多。新闻人要有策划、组织新闻报道的能力,要有胆有识,有新闻敏感。在我本人的新闻实践中,从高级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都采访过,针对不同的人,采访的方法手段都不同,这是需要技巧和策略的,需要在学校得到专业训练。

我院是天津市委宣传部与天津师范大学共建单位,2014年9月正式授牌。“部校共建”的任务目标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以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为党所需为党所用的一流新闻传播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学院。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强化实践育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不仅如此,我们与天津主要媒体共同创立了“天津市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每年选派百余名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到基地实习三个月。实习结束后我们认真组织总结交流会,出版学院“部校共建”实习专刊。通过亲身经历与体验,实习生的思想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提高了新闻实践综合能力,大部分同学都能出色完成采编任务,受到新闻单位好评。

记者:您在应用新闻学领域造诣颇深,应用新闻学的研究重点是什么?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将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及技术相结合?

孙瑞祥:应用新闻学主要偏重新闻学的实务研究,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摄影与播音主持等等都可以纳入应用新闻学的研究视阈。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和新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应用新闻学的研究重点与核心问题也从之前的原理性、基础性层面逐渐迈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并呈现出多元化、前沿性、跨学科等特点。例如新闻改革、媒介融合、深度报道、公民新闻、自媒体发展、舆论监督、新闻伦理等等都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应用新闻学研究焦点。

在实际新闻工作中,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以及技术媒介其实应该是三位一体的,理论来自于实践,技术为实践提供工具、平台、语境。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园里所学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工作的检验和磨合,才能将理论与现实接轨。同时,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后得出的经验又可以通过一定逻辑的归纳总结,提升为规律性的东西并通过理论的方式确立下来。因此,我一向认为,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是从来不分家的,而这其中媒介技术又是一个桥梁和纽带,指引我们跟随它的发展步伐,既认清楚新闻传播最核心最本质的普遍规律,又了解新闻传播最灵活最多变的特殊面向。

我认为,任何一种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的思路都是偏颇的,作为一个有水平、有责任、有使命、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在思想深处就能将新闻理论素养和新闻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两不偏废。

记者: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基本都开设新闻传播专业,但是很多人又认为“新闻无学”,不少媒体宁愿要具有某领域专长的人才,也不愿聘用新闻院校的毕业生,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针对国内传媒教育现状,您觉得应如何规避这一问题?

孙瑞祥:造成“新闻无学”这种说法的原因是多重的,例如有人认为所谓做新闻不过就是新闻工作经验的堆积,有“术”而无“学”;还有人认为新闻工作缺乏自身规律,不过就是对上级宣传精神的领会和遵照,是附属于政治学或文学的子学科而已;还有人认为新闻学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最多只能算一门“浅学”。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命题进行过相当多的论述,也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日益完善,“新闻无学”的说法时至今日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了,至少远远没有之前那么热闹了。几代新闻学者的坚实付出正在慢慢打消人们曾经对新闻学的偏见和误解。

但是正如你所说,一个不能回避的现象是,现在不少媒体单位在用人择才方面倾向于非新闻专业出身的毕业生,以满足他们不同的行业分类要求,而这一现象的确是值得我们新闻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我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新闻媒体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新闻人才一专多能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新闻媒体与新闻教育机构尚没有建立起一个类似于医学、法学那样的较高的职业准入标准,因此其专业背景存在可替代性较高的问题。

同时我也认为,这一问题无法回避也无需规避,每一位新闻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努力,把中国新闻学的殿堂搭建得更厚实,同时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等待社会对传媒人才的检验和挑剔,才是一条光明大道。

记者: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技术趋势推动传媒产业变革,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您认为新传媒技术对传统媒体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介该如何对自己定位?

孙瑞祥:正如你所说,时至今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传统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从媒体发展格局来看,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满足生活需要,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传统媒体所固有的强大生态圈中逐渐突围并占据了其战略制高点。从舆论生态变化看,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从意识形态领域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可以说,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

所谓机遇,就是指传统媒体恰恰应该在这个历史时期抓住新技术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重大变革,转变观念,更新模式,整合资源,切实推进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共创共赢。

所谓挑战,就是指传统媒体应当尽快从当下媒介经营困境中解脱出来,集思广益勇于开拓,找准定位重新出击,寻找最佳方案以化被动为主动,为传统媒介产业的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广阔空间。

而有关媒体定位的问题,我认为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无论技术平台的新与旧,内容永远都是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以传统媒体中的报纸为例,“报”是传播内容,“纸”是传播载体,无论将来用何种新式技术载体来替代纸张,我们永远都无法更改媒介受众对于“报”上面内容的需求。由此我们就应该注意到,即便在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技术驱动产业发展的今天,载体始终为内容服务,内容建设才是核心关键,内容优势才能真正赢得发展优势。

猜你喜欢

新闻学我院专业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
我院对视神经萎缩无特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