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指津(二)

2016-06-30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松滋信息点有形

本文作者张居正是明代中后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市)人。其文记述了重筑松滋县城的概况,对松滋县令张家传在筑城过程中表现出的果毅力行、敬业利民、不惮劳苦的精神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论及古今的政治与军防。

本文篇幅不大,内涵却丰富、深厚。这首先得益于作者能围绕一个“城”字,以灵动自如、婉转腾挪的笔触纵贯古今,横跨南北,在时空的变奏中抒写自己对政治盛衰、军防得失的理解和感悟。作者首先记述了重筑松滋县城的相关情况,但没有留滞于此,而是迅速将笔锋宕开,以“城”字为转捩的连接线,进入到对《诗经》时代政治、军防的考察与解读,托出了“盛世之守在人,季世之守恃险”等警世之论。接下来,作者以“然亦时异世变”句作引渡,又继续沿着“城”字之线,将笔触折回到当下的时空境域,述议明代东南濒海之区的城防情况,以显其时“无形之险”和“有形之险”均无可恃,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文章最后由对东南濒海地区城防废弛以致“莫之敢撄”情形的叙写和感喟,十分自然地过渡到了对松滋县城重筑之意义的论议。由上面的梳理可见,作者斟酌古今,评骘南北,行文走笔纵横捭阖,使极短的篇幅有了极大的容量,犹似中国画所费笔墨不多,但咫尺之内见乾坤。此外,作者在文中由事及理,由表及里,夹叙夹议,也深化了文章的内容。具体言之,作者不仅叙写了古今南北有关城垣的事状,而且深入剖析了这些事状所负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隐性信息,并从中读出了盛衰之理、得失之由。如,作者在胪述《诗经》中所记城垣之事后,作了这样的归结:“盛世之守在人,季世之守恃险”,“在人者,无形之险也;恃险者,有形之险也。”又如,在简述了东南濒海之区的城防之事后,作者评议道:“夫无形之险既已靡恃,而有形之险复不加修,则是束手骈肩俟毙已也。”这些说理性文字十分精警、深刻,能让人看到:作为一个政治家、改革家,作者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卓绝的识见,又有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和深沉的忧患情怀。

阅读本文,建议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多结合古文选本及语文教材上的一些文言文来理解本文的一些字词句的意义。譬如说,本文中“扃”“烈”“相”等词,在一些古文选本及教材所选的文言篇目中也出現过,如“余扃牖而居”(《项脊轩志》)、“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结合这些例子来理解上述词语,相信会有较好的效果。第二,关注文中的重要信息点,能筛选出相关文句。如文章对当时加强城守之必要性、重要性问题多有涉及,这便是重要信息点之一。第三,文中有些句子要重点理解,能做到准确翻译,如“为城八百丈,甃以巨石,扃以崇关,井干楼橹,靡不宏丽”。

猜你喜欢

松滋信息点有形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
松滋八宝镇龟咀村一瞥
医疗建筑智能化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