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从种到收,高产植保技术指南

2016-06-30

大豆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定苗间苗中耕



大豆从种到收,高产植保技术指南

大豆是喜温作物,在温暖的环境下能够较好生长,生育期间最适宜为15~25℃;同时大豆也是喜光作物,对光照条件好坏反应较敏感。由于大豆花荚分布在植株上下部,因此上下部各位置叶片都要得到充足的阳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以便将有机养分输送到各部位花荚。所以栽培过程中要保证大豆群体生长植株透光良好,每层叶片都能得到较好的光照条件,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产量。

1 品种选用

选择适应性好、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大豆品种。大豆有明显的异地增产效果,对多年种植的品种应及时更换,更换品种可增产15%左右。同一积温带低洼地块应选择生育期提早2天成熟的品种。

2 整地施肥

整地以深耕为原则,最好采用深松旋耕机,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与抗旱耐涝能力,一般耕翻深度20~30厘米。垄作大豆整地要与起垄相结合,做到垄体垄沟深松。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亩产300公斤地块,每亩底施农家肥2 000公斤,三元复合肥(N 15%,P2O515%,K2O 15%)或磷酸二铵10~20公斤,施肥后用土盖严压实。

3 适期播种

3.1种子处理

播前选晴天,将种子摊在席子上厚度2厘米左右翻晒1~2天,根据当地病虫害和土壤微量元素选择种衣剂,以保证出苗整齐、植株健壮。

3.2播期

当地下5厘米耕层温度稳定通过10~12℃时足墒播种。播种时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称为足墒。如墒情不足,要及时浇水造墒,及时播种。

3.3播种方法

等行距条播或穴播,一般行距40~50厘米、株距10~15厘米,留苗1.1~1.5万株/亩。机播播种量4~5公斤/亩,人工播种量3~3.5公斤/亩,播种深度5厘米左右。

3.4播后镇压

促进种子吸水发芽,提高出苗率。但土壤湿度大时要晚压或不压,以免地表板结影响出苗。

4 田间管理

4.1查苗补种、间苗定苗

大豆出苗后立即查苗补种,凡断垄20厘米以上的应补栽,20厘米以下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株高10~20厘米时,及时人工间苗、定苗。

4.2中耕培土

生长前期中耕2~3次,及时除掉田间杂草,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倒伏和方便浇水及排涝。

4.3追花荚肥

从开花期到鼓粒期是需肥高峰期,一般开花前追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用磷酸二氢钾0.15公斤/亩、尿素1公斤/亩,对水30公斤/亩混合叶面喷洒,可减少花荚脱落。

4.4化学控制

如有旺长趋势,初花期用15%多效唑50克/亩,对水30公斤/亩叶面喷洒。如盛花期仍有旺长,用药量可以增加20%进行第2次控制。

4.5抗旱防涝

花荚期遇旱要及时浇水,遇涝注意排水。有水浇条件的在追肥后,在分枝、鼓粒期各浇1次水。

4.6鼓粒成熟期

当籽粒明显鼓起的植株超过50%,即进入鼓粒期,管理上必须满足后期生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及时防治病虫害。

4.7去杂保纯

结合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去除田间杂草,用乙草胺乳油等按说明对水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在大豆出苗后用精喹禾灵乳油(垄垄松)等进行茎叶处理,并在收获前去除杂株。

4.8防治病虫害

病害一般有灰斑病(用苯甲丙环唑、多菌灵防治)、霜霉病(用甲霜灵防治)和根潜蝇(用乐果乳油或甲维盐防治)等。虫害主要有食心虫、蚜虫等,应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药剂防治:一般在分枝期,用虫陷阱等低毒农药80~100毫升/亩,对水30公斤/亩喷雾或虫害高峰出现时喷药防治。

5 收获脱粒

豆粒成熟、叶变黄、籽粒收圆变硬,及时在早晨或傍晚收获,防止炸荚。收获后在干净无污染的场地,及时晾晒脱粒,防止被雨淋或浸湿发芽。

(信息来源:中国大豆网)

猜你喜欢

定苗间苗中耕
间苗与掐花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
摆动式间苗机器人锄刀优化设计与试验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