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恩来的戏剧情缘

2016-06-30江涛陈慧

党史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霓虹灯情缘南开

江涛+陈慧

新中国成立后,日理万机的周恩来作为政府总理,但他非常关心文艺。他虽然不是戏剧家,却和戏剧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周恩来爱好文艺,兴趣广泛,博学多才,具有很高艺术修养,对于多种文艺戏剧都能提出中肯的建设性意见。他把欣赏戏剧当作繁忙工作之余的一种消遣和休息方式,也是为了调剂生活,接近群众,了解戏剧界的情况,好有发言权。周恩来说过,他老了,退休后,想当一个业余导演……邓颖超曾经说过,周恩来和她都是戏迷。

早年“演戏”情缘

1913年8月,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校期间,他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是表演话剧的活跃分子。中国早期话剧兴起于辛亥革命前夕,因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当时称为新剧。周恩来曾经说过,他喜欢话剧这种形式,他在南开上学时就利用话剧宣传进步思想。

1914年11月,南开新剧团成立,周恩来担任新剧团布景部副部长。那个时候,中国封建势力还很强大,社会风气相当不开化,男女少年根本不能同校上学,更不能同台演出。周恩来英俊潇洒,仪表堂堂,又具有表演才华,经常在剧中男扮女装。他舞台上婀娜动人,惟妙惟肖,先后扮演过十多个角色,其中绝大部分演的是女角色,如《一元钱》中的孙慧娟、《仇大娘》中的范慧娘、《华娥传》中的华娥等。周恩来办什么事都认真。在演出话剧《一元钱》时,为了演好戏,他常同担任《一元钱》男主角的同学李福景一起揣摩剧情,说是要“生活在剧中”。该剧表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不为贫富巨变所动,追求自主婚姻的动人故事,在天津演出后轰动一时。1915年暑假中,南开新剧团应邀到北京公演该剧,博得好评。著名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闻讯赶来,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们进行了座谈。三十四年后的1949年7月,梅兰芳在北平参加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周恩来见到了他。周恩来对梅兰芳说:“30多年前,南开校庆,我们排演了话剧《一元钱》,北京文艺界曾邀请我们来京演出。”梅兰芳说:“我想起来了,您在《一元钱》里演一个女子。演过之后,好像我们还开了座谈会。”周恩来笑着说:“对,虽然那是青年时代的事,但我们可以说是同行。”

话剧情缘

周恩来喜欢话剧,对话剧艺术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关心。

1963年,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了一部10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动人事迹为素材,表现了革命军人身居闹市,拒腐蚀,永不沾的高尚品德。周恩来观看演出后,十分高兴,甚至看完戏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为了使这出戏得到提高,他先后看了6遍,他曾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剧中的一段话:“他们用小米把我们养大,用小车把我们送过长江送到南京路上,就让她含着眼泪回去了?乡亲们知道了会怎么想?”接着,周恩来声音微微颤抖地说:“我每次听到这段话就要流泪。”

周恩来爱看戏又喜欢琢磨怎样才能把戏改得更好,所以也常提点意见。他是为了作品能进一步提高、完善而真心实意提意见。在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排演过程中,周恩来不仅一次又一次看戏,而且非常认真,几乎每一次都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如原先第二场赵大大捡到林乃娴的

猜你喜欢

霓虹灯情缘南开
夜钓
六十三载情缘 一个甲子辉煌
月下情缘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霓虹梦
我与人大结情缘
我与书的不解情缘
游乐园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霓虹灯下的哨兵》民间隐形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