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摸“诗性教育”
——赴苏州市第十中学考察有感

2016-06-29李维勇

湖南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诗性苏州校园文化

李维勇



触摸“诗性教育”
——赴苏州市第十中学考察有感

李维勇

2015年10~11月,我们高中校长研修班全体学员观摩了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上海市建平中学、苏州十中、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扬州中学五所名校,它们先进的管理与办学理念让我们受益匪浅。其中,苏州十中的“最中国学校”与“诗性教育”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印象:“诗性教育”,塑造文化精神

苏州市第十中学是一所被《人民教育》等主流媒体誉为“最中国”的学校。学校的前身为“振华女中”(1906年创办),章炳麟、蔡元培、李根源、竺可桢等名人曾出任该校校董。陶行知先生曾评价此地:“振华是数一数二的学校,是振兴女子教育的先锋。”

继承“振华”精神,现任校长柳袁照被称为“诗人校长”,校园也被称为“诗人校园”。这里的“诗”不单是一个文体的概念,更是弥漫在校园中师生做人做事的一种品性、一种情怀、一种底色、一种格调和气质。在苏州十中考察的日子里,我深深为该校的校园文化所震撼。校园是学生成长的环境,也是学生一生的记忆。校园的状况与状态,决定了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状况。学校敬畏传统、敬畏历史,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把校园改造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过程,并不断将其升华作为校本课程,从而锻造了学校文化之魂、塑造了学校文化精神。该校提炼出“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的文化精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

1.园林校园底蕴深。站在苏州十中的校门口,不敢相信,这是一所中学的校门。走进大门,如果没有人导引,你一定会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苏州市第十中学把整个校园风格融入到苏州市的主导文化风格之中,按照园林的美学原则,讲求细节。无论站在校园的哪一个点上,望过去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皱、漏、瘦、透”的太湖石,曲径通幽的亭台楼阁,庭院深深的校园意境……地方文化资源无时无刻在浸润师生。

2.人文校园书香浓。如果说“最中国的学校”勾勒出了苏州十中的骨架,那么“诗性教育”则是苏州十中丰满的血肉。该校让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一草一木,既是历史,更是文化。该校把凝聚着百年优秀文化的校史馆拓展到整个校园,浓郁的人文气息让校园充溢着书院气、书卷气、书生气。

3.感恩校园情意深。苏州十中的校园里,每处都洋溢着感恩与爱的气息。每一届学生毕业离开母校时,都会为母校留下纪念物,作为师生的精神寄托。如今伫立在校园的每一处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教育的印记,这给在校师生与观摩者一种无形的震撼。

4.诗性校园领头人。苏州十中的领头人柳袁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诗人,其次是语文教师,最后才是校长。而他自己是这样说的——“诗人”是误打误撞当上的,语文教师和校长是他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事业,而“诗性教育”,则是诗人和校长这两个身份碰撞之后迸发的理想。有这样的校长,才有这样诗一样的教育。

二、启示:校园文化,还学生本真的生活

1.校园文化是学校创新发展的“根基”。

一所好学校,它迷人的地方,恐怕不是外在的现代化建筑,而是弥漫于校园优美环境的文化气息。苏州十中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1)注重细节,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构建校园物质文化。

充满诗意和美感的校园环境一如人对空气的需求。走进苏州十中,优美的校园环境映入眼帘,你会感到热情、开放,又能体会到学校是团结向上的,师生关系融洽好似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从学校的整体布局、建筑造型、色彩、视野与建筑的协调性以及校园绿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教学硬件的购置、摆放等方面进行。

(2)依托人文,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构建校园精神文化。

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实践证明,一所学校的优良校风一经形成,便可以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都能得到良性循环。

和谐的校园文化已经是苏州十中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导向。只有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师生的人格才能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这种潜在的影响才是真正有利于师生成长的。

2.课程改革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灵魂”。

一所好学校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来自于校园师生群体的创新张力。苏州十中诠释了名校的成功密码。

(1)让课改从规范到高效,并走向智慧。

在课改的探索路上,柳袁照科学地阐释了诗性教育的内涵、诗性教育与高考的关系。随着高考试卷的变革,考查的内容、方式的变化,诗性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状态下,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求。学校把课改变为“化学反应”,有效开发教师、学生的潜力。通过文化与平台的创设,帮助老师乐于挑战“课程资源重组、课堂结构转型”等麻烦事,同时帮助学生敢于尝试“自主、自助、自由”的学习新常态,使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课改从规范到高效,并走向智慧。

(2)打造注重亲历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课堂。

我们在该校的创新实验室中感受到了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苍白无力的说教,只是通过某种教学活动,或者设计某种教学平台,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校大胆放手让学生个体去研究,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也不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柳袁照认为,学校的教育应该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将来谋求生存的起码要求。

此次考察,既是一种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灵魂的碰撞,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触摸诗性教育,我期待滋润新邵一中这片热土。

(作者单位:新邵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诗性苏州校园文化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