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区域ITO膜的大尺寸LCD低温加热研究

2016-06-28余承东杨劲松梁监天牛永鹏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现代显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2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0期

余承东杨劲松梁监天牛永鹏(1.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现代显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230009;2.合肥工业大学 光电技术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9;3.合肥工业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4.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2)



基于多区域ITO膜的大尺寸LCD低温加热研究

余承东1,2,3杨劲松1,2梁监天1,2,3牛永鹏1,4
(1.特种显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特种显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现代显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230009;2.合肥工业大学 光电技术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9;3.合肥工业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4.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2)

摘 要:本文以ITO膜作为加热元件,设计制备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低温加热模块。采用5个非等分的分区加热结构,通过调控各区域ITO膜加载功率的占空比和引入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加热区域的升温速率,优化液晶显示器的温度场分布。在270V电压下,先以12%的功率占空比快速升温,再以6%的功率占空比保持温度,能够使液晶显示器在300s内达到快速启动要求,在500s内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5℃),同时各区域中心温差保持在2℃以内,较好地解决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低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关键词:低温加热;ITO膜;分区加热;大尺寸LCD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电磁兼容性好等突出优点,已经成为主流的显示器件。由于液晶分子在低温环境下粘度系数加大,会导致响应时间变长,图像产生严重拖尾,不能正常显示,导致LCD普遍存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性能差,甚至不工作的现象。

针对LCD在低温环境下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采用较多的方式是将镀有ITO (Indium Tin Oxides)膜的玻璃作为加热元件对LCD进行低温加热补偿。当电流流过ITO膜时,ITO膜本身电阻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与之相贴合的LCD,使其达到正常工作所需的温度要求。目前常用的单区域ITO加热方式其温度场均匀性会随着LCD尺寸的增大而下降,局部区域会产生过热或欠热现象,严重时甚至引起LCD及ITO加热元件的炸裂。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采用多区域ITO膜的加热结构,调控占空比和引入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加热元件的升温速率,优化温度场分布,使大尺寸LCD显示器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启动并稳定工作。

1 理论优化设计

1.1 加热元件的设计

本文以624mm×240mm尺寸的LCD显示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块电阻为50Ω/□的ITO玻璃对其进行加热。将ITO加热片按长度3∶2∶2∶2∶3的比例分成五个区域。由公式(1)可得到各区域电阻值。

其中,ρ□(Ω/□)为ITO玻璃的方块电阻,l1为ITO加热片分区后各区域的长度,l2为宽度。

1.2 软件仿真

ANSYS软件分析加载电压为135V,功率占空比为30%时各加热区域温度场分布及中心点的温度上升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电压135V,功率占空比30%下模拟各加热区域温度场及温度上升曲线图

图2 分区域ITO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 电压135V,功率占空比30%各区域温度上升曲线

表1 加热片各区域电阻值

由图1可以看出,非等分各区域间的温度差在4℃以内,该数据较以往单区域加热的温度场分布更均匀。

2 加热片的制备

采用湿法刻蚀,将ITO基片按比例图案化,得到5个非均匀的加热区域。再将纳米银浆均匀地涂覆在5个分区的边缘部分,用航空导线将电极引出,如图2所示。测试各分区的电阻值,见表1。

3 测试与分析

3.1 加热片测试分析

如图3所示为加载电压为135V,功率占空比为30%加热片各区域的升温曲线。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加载电压为135V,占空比为30%时,五个区域温差不大,中间区域温度稍高,最大温差在4℃~5℃左右。由于加热片产生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相当,随着温度升高,各区域最后都能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这和软件仿真的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3.2 模块测试分析

将多区域加热片和LCD显示器装入图4所示的模块壳体中,其中加热元件和LCD之间为空气层,热量以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形式传递。为进一步减小各区域间的温差,我们引入反馈机制,在各加热区域中心安装温度传感器。首先将各区域的温度值取平均,再将各区域温度与平均值作比较。当温差超过“2℃”的设定阈值时,降低或升高相应加热区域的功率占空比,使各区域间的温度分布尽量保持一致。

图5所示为加装多区域加热片的特种LCD显示器模块在加载电压为270V,功率占空比分别为8%、10%、12%和14%时,模块各显示区域间的升温曲线。

由图5可以看出,功率占空比越高,升温越快。功率占空比为12%、14%时,LCD显示器表面温度能够在300s内由-45℃升到-20℃~-10℃左右。但随着功率占空比增加,14%功率占空比下各显示区域间温差增大,因此选用12%作为加热前段快速升温时的功率占空比。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以后,加热后段再采用低功率占空比保持温度。图6所示为加热前段12%加热300s后,再改用以2%、4%、6%和8%作为加热后段功率占空比特种LCD模块的温度曲线图。

由图6可知,当加热后段功率占空比为2%时,LCD模块温度场不能保持在一个稳定值;在4%、6%和8%的功率占空比下LCD温度场分别保持在-12℃、-5℃和1℃左右。其中在4%和8%的功率占空比下,LCD的温度场分别有少许的下降和上升趋势;而在6%的功率占空比下,LCD模块各显示区域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值(-5℃),且各区域中心部分的温差保持在2℃以内,更适合实际应用。

结论

本文针对传统单区域ITO加热片在大尺寸LCD模块加热中存在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等问题,设计并制备了具有5个非等分区域的大尺寸LCD加热片。通过对各加热区域的功率占空比进行分段控制调节,使大尺寸特种LCD模块能够快速升温,且各区域升温曲线相对一致,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在各区域之间建立温差反馈自动调节电路,使各区域间的温度差控制在2℃以内,有效保证了大尺寸LCD模块的加热均匀性。当加载电压270V,加热前段占空比12%,后段占空比6%时,大尺寸LCD模块在300s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且在500s时温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5℃),同时将各区域的温度差控制在2℃以内。该多区域ITO加热片有效解决了传统单区域加热片对大尺寸LCD模块加热不均匀、爆屏等问题,升温速度更快,温度场分布更均匀,可靠性更高,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蒋爱国,夏显忠,胡元刚.液晶显示器加固技术探讨[J].液晶与显示,2002,17(4):292-297.

[2]黄卫民,范军.加固液晶显示器自动温控技术[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 (5):108-110.

图4 特种液晶显示器模块示意图

[3]夏显忠,邹北骥.一种适应恶劣环境的有源液晶显示器的设计[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1):98-102.

[4]孙建国,李文军.实现液晶显示器低温显示的方法[J].仪器仪表与传感器,2008,01(1):128-130.

[5]朱志军,施晋生.低温液晶显示器——加固理论与实践[J].低温与超导,2007,35(5):446-450.

[6]甘元明.车载加固液晶显示屏的设计与实现[J].船舰电子工程,2007,27(2):204-207.

[7]余雷.军用平板显示器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光电子技术,2000,20(3):184-192.

[8]万海峰,姚建芳,等.一种加固液晶显示器的低温补偿技术[J].光电子技术,2013,33(3):181-185.

图5 电压为270V,占空比8%、10%、12%、14%特种LCD模块显示各区域升温曲线

[9]蔡建军,吴体康.加固显示器的低温加热设计[J].自动化应用,2014,01(9):95-97.

[10]李维光,胡耀辉,吕国强.多电极加热法在加固液晶显示器中的应用[J].现代显示,2010,111(4):22-25.

图6 后段占空比为2%、4%、6%、8%特种LCD模块温度曲线图

中图分类号:TN24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403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2012AA011901);科技部973计划前研专项(No.2012CB72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