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施暴行为分析

2016-06-25李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施暴者

李瑶

摘 要 校园暴力问题在社会上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学界从心理、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对其作了深入的研究,对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提供了参考,但大多都从群体层面进行分析,本文希望从个体层面,对施暴者暴力行为本身进行分析,从行为发生的各个环节分析施暴者的状态,希望能缓解校园暴力问题。

关键词 校园暴力 施暴者 施暴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校园问题层出不穷,其中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日益增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据人民网调査,仅2015年7月15日至20日一周内,就有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被围殴致死事件、江苏初二学生晚自习后被暴打致死事件、广东14岁女孩遭欺凌后仍被打人者威胁事件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2013年未成年人犯罪数据显示:在当年判处的109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1053名未成年罪犯,在校生达到21.6%,16岁以下占7.5%。

2015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1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4.2%的受访者感觉当下校园暴力事件多发,73.3%的受访者确认自己身边曾经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62.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中小学时代的学校存在“校园老大”式人物。

1.1校园暴力定义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学生上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学生、教职员工或校外侵入人员通过语言、网络、动作等故意攻击师生心理、名誉、人身、损害学校和师生财产、破坏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1.2暴力行为归因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中,43.7%认为青少年暴力行为源于家庭不良的教养方式,42.7%认为未成年人容易模仿见过的暴力行为,41.8%认为校园暴力是青少年自控能力不强、道德感不足所致,34.9%认为“问题青年”的帽子增加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34.4%指出学校“重智轻德”,31.9%认为父母与孩子缺乏沟通导致孩子不会用正确方法解决矛盾,30.6%认为青少年易受网络和影视中暴力因素影响。

综合看来,有群体层面的原因,也有个体层面的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多个场域的归因。从群体层面分析的研究已经较多,本文希望从施暴者个体的层面,具体到一个施暴者的状态,从他(她)的角度对施暴行为的整个过程,包括施暴者的身心状态、施暴动机产生、施暴行为的实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缓解校园暴力现象有所帮助。

2施暴者施暴行为分析

行为,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方向性及预见性。行为与一定的客体相联系,作用于一定的对象,其结果与行为的动机、目的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施暴者的心理社会状态

行为和心理的关系:

(1)任何行为都是在心理的指导调节下产生的,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人心理的复杂性所引起的。

(2)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人心理的外化。

依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校园暴力施暴者的身心状态属于青春期(12-18岁),所对应的特点是:自我同一性对应角色混乱,危机便是个人角色的混乱,埃里克森曾用此危机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

青少年们在这一阶段,开始自我认识和探索,建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处的位置,当他感觉到在这一过程中受到阻碍,或者被剥夺了权力,他就会很奋力地反抗,通常我们又称作“叛逆期”。在很多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例中会发现,学生大多因为与教师言语不和或者教师给自己贴标签,被起绰号“坏学生、懒学生、差生”等等,与教师发生冲突;在与其他学生的交往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会因为对方对自己的行为不满或者指责嘲笑等而大打出手。因为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认可,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获得自我同一性。如果有某种不同于自己想要塑造的形象的行为出现时,有的人可能选择妥协,而有的人则选择反抗。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总是提前为孩子规划好人生,要求按照他们的意愿学什么,上什么学校,结交什么朋友等等,忽略了孩子的自主性,这些都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内心的不满情绪。

所以,我们在面对施暴者时以及在进行学生道德培养时应注意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社会发展的特点,不应随意贴标签,不随意过分干涉学生的学习生活。

2.2挫折——侵犯说:施暴者动机的产生

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由动机产生,而动机则由内在的需要和外来的刺激而引起的。

挫折,即个体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者干扰,导致某种动机或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侵犯,即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标的行为。挫折——侵犯机制指的是,挫折感会诱发人们的愤怒和焦虑,因此会导致侵犯行为。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于分析人们的犯罪行为。

校园里,学生们所受到的挫折大多来自学业和家庭。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们,教师们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学业、个人技能等等都很重视。于是,学习、考试、培训等都成了学生们压力的来源,也成了挫折的来源,尤其是在这些方面表现的不好的学生,这些挫折会让正在树立自我形象的青少年们自信心受损,在内心积蓄愤怒,一旦找到爆发点,便会将情绪都发泄出来。例如,当学生在解答一道很久都没有想出来的数学题时,如果恰巧此时有人在他身边干扰他,那么这人很有可能成为爆发的对象,也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因此,在预防暴力行为时,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压力释放方式,将所受的挫折情绪合理的发泄出来。

2.3自我行为控制:暴力实施的可控性

自我控制力,就是自我行为判断后进行的理性行为,这种理性的判断和执行就构成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是一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

青少年阶段,是学生们逐渐培养自己自控能力的阶段,需要培养对自己进行自我判断再采取行为的能力。而很多校园暴力是发生在一方或者双方情绪失控,冲动的情况下,大打出手,造成严重后果,当冷静下来时,又觉得自己做错了,不是自己最想要的结果。所以,学生在有施暴动机的情况下,如果能对自己的情绪以及行为进行很好的控制,采取其他更加理性的措施,便可能减少暴力行为的结果。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在暴力行为的最后环节控制住自己,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一种手段。

青少年这一阶段,容易受感性情绪左右,缺乏理性的认识,在过去发生的马加爵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中都表现出学生的理性意识较弱,被自己的愤怒情绪冲昏了头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学校应不仅仅只教授文化知识,还应该有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情绪管理,控制力的培养等。

3结语

校园暴力的解决还需要多方合作,本文仅仅着眼于施暴者的施暴行为,根据施暴的过程,以及施暴者个人的心理、行为等进行探讨,在现实事件中,必定不止是施暴者的个人问题,家庭、学校、社会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施暴者方面,根据施暴行为的过程各个节点进行控制也是解决校园暴力的一种途径,希望能为解决校园暴力有一定的效用,减少伤害的发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应该重视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李青鹰.教育舆情一周综述:舆论聚焦贵州毕节留守儿童被围殴致死事件[Z].人民网,2015-7-24.

[2] 华静言.在校生犯罪率超无业者,网友呼吁关注校园暴力[N].新快报,2014-5-28(A20).

[3] 王品芝.73.3%受访者确认身边发生过校园暴力[N].中国青年报,2015-07-06(07).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施暴者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校园暴力预防机制的构建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