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6-22梁立鹏

黑河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兴趣中学

梁立鹏

[摘要]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内涵。但在现实中,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很低,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觉得很枯燥、没意思。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下让学生学会历史、学好历史,是当前农村历史教师的紧要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准备、授课、教学手段等环节,并将历史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切实培养起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中学;历史课堂;兴趣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兴趣能使学生爱上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探求知识。以前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前提必须是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才能发挥主体作用。下面试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精心准备,巧妙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研究表明,兴趣是由迷惑、疑问、好奇引起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导入很重要。因此,教师要精心准备。导入语设计得巧妙,会诱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相反,平淡无趣的导言则暗示学生这节课没意思,学生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利用各学科间的联系、课本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博采众长,认真设计导入语。例如,在讲授《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关于阿拉伯数字的知识时,可提出问题: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就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疑问,难道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还可能会产生辩论,这样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急于求得答案,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授课和知识点的记忆奠定基础。

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师运用风趣、幽默、合乎逻辑的技巧性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历史教学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优美动听的历史故事。对此,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饱满的热情讲给学生听,让学生通过自己生动的语言表达感知历史,喜欢学习历史。

初中生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初涉浩瀚无际的历史海洋,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因此,教师要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讲课时,教师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和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三、手段多样,再现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手段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历史学科的时间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采用图片、音像资料、实物、等多种手段来复现历史,创设一定形象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或者让学生自己扮演历史角色,表演课本剧,使历史角色不再是遥远的书本上的人物,而是学生自己或者是班上的同学,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直接面对课本的枯燥感,丰富感性认识,使学生对历史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体验,产生内在的激情,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历史中有很多发明,可以让学生做实物模型;历史中还有很多图片,可以让学生做历史挂图,牢记历史知识。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师语言相结合,会比简单的直接讲授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同时,发挥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等),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参与到知识学习中来。

四、亲身体验,加深感知,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最好的办法是亲身参与和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除了必要的课堂教授知识外,还应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讨论、学生辩论会、历史故事会、历史小讲座等,以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例如: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情感教育。我校紧邻瑷珲历史陈列馆,周边还有知青馆、胜山要塞。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或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或采访历史见证人,或编演历史剧,或撰写历史小论文,或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或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能培养学生的调查和动手能力。学生正在成长中,对什么都很好奇,课外丰富的教学活动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部分。新颖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保持学习的热情,并认识到学习历史是有趣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相关历史知识,会使他们觉得学习历史是有用的。这样,学生就会真正喜欢学习历史。

五、联系实际,结合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常,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越近,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历史课由于时空跨度大,往往不易被学生感悟和理解,而且学生不愿意记忆一些重要事件的时间,这对联系古今和中外对比十分不利,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例如:瑷珲镇地处中俄两国边境,还是历史上著名的《瑷珲条约》签订的地方,所以在八年级近代历史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让学生调查了解中俄两国的历史渊源,了解双方历史上的和平与战争,从而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史实的理解。

六、注重小结,归纳总结,巩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学完一节课的内容,注意力很集中,就说明这节课成功了。一节好课的标准不仅是要师生互动,还需要让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牢固记住,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每一课讲完后都要进行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学生听了40分钟的课,可能有的重点还不是很清晰,课堂小结有利于总结知识。教师可这样进行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写课题,最好竖写;写栏目;把每个栏目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写下来,可以附加自己的话;把历史意义写下来,然后用大括号从左到右把上面的内容罗列出来;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全课内容,加深理解。课堂小结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阶段,让学生在愉悦中尝试自己去总结、去体会,就能使所学的历史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和加深。

如果把历史学习比作一次远洋航行,兴趣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才能早日到达知识的彼岸。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科学处理教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新颖的情境,就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鲍翠芬.初中历史课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祖国:教育版, 2014(4).

[2]李明.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J].山东教育,2015(Z6).

[3]卓烘成.创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4]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付淑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兴趣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