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欣赏情趣的培养

2016-06-22杨素兰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想内涵

杨素兰

【摘要】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从营造音乐感染氛围,揭示音乐思想内涵,剖析音乐表现艺术这三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情趣。

【关键词】感染氛围 思想内涵 表现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19-02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欣赏情趣是音乐教学中首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情趣,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音乐艺术氛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欣赏情趣是促进人们提升音乐欣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可以使学生在享受音乐之美的同时,感受或体验大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丰富文化修养内涵、净化心灵,陶冶思想道德情操,促进想象力与创新表现力的发展。因此,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欣赏情趣。要引发学生的音乐欣赏情趣,首先要突出音乐对学生欣赏情趣的诱发性,换句话说,就是要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营造音乐的感染氛围是培养学生欣赏情趣的重要途径。

音乐感染氛围的核心是“美”的环境,它主要体现在“美”的听觉环境与“美”的视觉环境。在音乐感染氛围营造方面,现代多媒体技术为音乐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它能将视听效果合为一体,从而达到最佳水平。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与课件制作方面,互联网又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歌曲《弯弯的月亮》是一首中国现代通俗歌曲的代表作品,词曲作者李海鹰抓住了流行音乐的精髓并且与古典、民族元素进行融合,赋予歌曲无穷的魅力。在引导学生欣赏《弯弯的月亮》这首歌曲时,我选择播放《弯弯的月亮》MTV,著名歌唱家刘欢那优美、深情、委婉的歌声与画面里遥远的夜空,弯弯的明月、弯弯的河水、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船、美丽的少女……这一连串音乐形象水乳交融。教师营造了一种温馨、柔和、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艺术氛围,自然会引发每个学生对家乡或童年的美好回忆与幸福的遐想。在引导学生欣赏刘欢那带有鼻音的浑厚歌声与其对“呜”真假声的转换处理时,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对这首歌的欣赏情趣。

二、揭示音乐思想内涵,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

黑格尔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在音乐欣赏方面,人们更注重的是音乐本身所传递的情感信息,也就是它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要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情趣,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或体验音乐的思想情感内涵,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美妙内涵和音乐的表现魅力,而且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陶冶。

例如:我国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表现的是中华儿女为保卫自己的国家而英勇奋斗的主题。教学中就可以先从歌词入手,通过分组、集体相结合的形式朗诵歌词,让学生体会中华儿女激愤的心情及波涛汹涌的斗争气势,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为歌曲进一步教学熏染气氛。再从音乐曲调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作曲家如何表现音乐内涵。本曲以主和弦(1、3、5)三个音为主创作,运用了乐句的重复、旋律上行的层层推进、切分附点音符等创作手法来表达人民保卫祖国的坚定信念。教师通过钢琴演示及学生模唱的方式让学生从内心体会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最后从演唱形式上与学生共同体验感受激动、愤慨的心情,通过尝试轮唱歌曲,理解曲作者采用“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处理效果,领悟在轮唱中穿插“龙格龙”的衬词运用,渲染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的音乐魅力,充分理解了音乐家保家卫国的思想感情。教师只有这样通过各种方法,把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学生才能多方位、深层次地理解并感受到音乐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音乐欣赏情趣的目标。

三、剖析音乐表现艺术,让学生领悟音乐的意境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首先曲作者依据歌词内涵或某种思想情感内涵应用相应的音符进行一定的组合与构建,其次就是歌唱家或演奏家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不论是作曲过程还是演唱或演奏过程,它们都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音乐表现艺术就是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声音的处理技巧给听者带来美的感受,激起听者的思想与情感共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情趣就要剖析音乐的表现艺术,引导学生知道或懂得一定的音乐表现艺术。如在《四渡赤水出奇兵》教学中,在片段赏析时就从音乐表现手段及音乐语言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从中体会作曲家的表现意图。

1.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伴奏对歌曲情绪的烘托作用。作品第一部分第一乐段引子由圆号在中低音区奏出沉重的动机,并加入三连音的定音鼓与不和协的弦乐振音,这种简单明了的音乐语言加上用慢速的表现手段,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就能感受到“横断山,路难行”的情景,感受长征途中的艰难困境。同时让学生讨论分析作品第二部分第一乐段,最后师生小结:也是采用了相似的音乐语言,不过是第一部分第一乐段的主题变奏,并用了旋律下行手法,使音乐情绪更加沉重、阴深、恐怖,表现了红军在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2.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以中西合璧的表现手法。乐队中民族乐器的运用,特别是在第一部分第二乐段中笛子以五声羽调式吹奏出悠扬旋律与民族弹拨乐器相呼应,配以低音提琴明显的节奏拨奏,使音乐活泼、亲切。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感受“军民载歌载舞”的场景。作品中民族元素的亲切感及女声二部合唱让人感受到人民的质朴和对红军的拥戴,男声二部合唱让学生感觉红军的爱民之情,混声四部合唱歌颂了军民鱼水情深。通过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学生能区别五声调式、七声大小调式等,对作品的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入内心,从而加深了对音乐民族性的理解。

3.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演唱形式。作品运用了女高音领唱、女声领唱与合唱、男声二部合唱、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四部合唱、男声齐唱、男中音领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各种演唱形式的表现优势,如第一部分第一乐段中的女声领唱与合唱,合唱较弱的音量用卡农的手法如伴奏般衬托女领唱较强的音量,使人有空旷、暗藏凶险之感,并引导学生产生“天如火来水似银”的联想。而第二部分第二乐段,用男中音特有的音色特点及快板的敲击来表现诙谐、风趣的音乐情绪,将红军将士乐观自豪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用混声四部合唱的宏伟气势来歌颂“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歌颂胜利。

显然,教学中通以上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剖析,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歌的音乐意境,演唱时就能做到情真意切,较好地掌握全曲的快慢节奏与力度轻重,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的主题与思想情感。

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如果学生有了高品质的音乐欣赏情趣,就能用审美的心理、审美的感官对音乐进行细致入微的甄别和体味音乐的美,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愉悦了心情,陶冶了情操。学生一旦产生了对音乐的欣赏情趣,那就奠定了一生的音乐素养的基础,这是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黑格尔《美学》,2006年1月,商务印书馆

[3](美)戴维斯 著,宋瑾、柯杨 等译,《音乐的意义与表现》2007年4月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想内涵
关于思想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析鲁迅先生《偶成》一诗的思想内涵
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涵
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论影片《铁皮鼓》对原作思想艺术价值的保留
《恋爱中的女人》主要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分析
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发展应用及思想内涵
与时俱进 创新载体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活动实效
陕北窑居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