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性干眼症临床观察

2016-06-22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4期

蒋 慧(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14)



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性干眼症临床观察

蒋 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老年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人工泪液替代疗法,治疗组加用养肝柔血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对照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BUT、SIT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人工泪液治疗老年性干眼症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老年性干眼症;中药内服;西药滴眼

干眼症是指由任何原因致角膜前泪膜质或量的改变,或动力学改变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疾病。老年性干眼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干眼症。我们采用中药配合人工泪液局部点眼治疗老年性干眼症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7~65岁。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9~6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眼科学》第8版。①常见症状有干燥感、异物感、视疲劳、畏光、疼痛、烧灼感、视物模糊(≥3项为阳性)。②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BUT)≤10s为异常。③泪液减少,泪液分泌试验(SIT)≤10mm/5min为异常。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具有①、②中BUT≤5s或①、②中BUT≤10s、③诊为干眼症。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且胁肋隐痛、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征象中3项以上。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每日4~6次,连续治疗30天。

治疗组加用养血柔肝中药治疗。药用白芍30g,柴胡15g,酸枣仁30g,熟地黄15g,山茱萸15g,淫羊藿15g,枸杞子30g,决明子15g,山药20g,川楝子6g,炙甘草9g。每日1剂,分2次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3次测定S I T平均值≥10mm/5min,BUT≥10s。显效:症状减轻,3次测定SIT平均值≥7mm/5min,BUT≥4s。无效:症状无改善,3次测定SIT平均值未增加,BUT≤3s。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症状、BUT、BIT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BUT、BIT改善时间比较 (d,±s)

表2 两组症状、BUT、BIT改善时间比较 (d,±s)

组别  n  症状 BUT SIT治疗组 30  5.4±1.4  2.1±1.1  2.4±0.2对照组 30  7.4±1.6  3.4±2.1  1.7±0.3 t 10.56 21.19 18.62 P <0.01  <0.01  <0.01

5 讨 论

老年性干眼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由于人体的生长壮老由肾主宰,随着年龄增加,肾气日渐亏损,精血不足;而泪为肝液,肝肾同源,故老年性干眼症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灵枢·天年》指出“年五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因此,老年性干眼症的病机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致目失濡养。养血柔肝法是基于老年性干眼症病机制定,通过提高泪液的分泌量,实现治病求本。肝藏血,在目化为泪,故泪为肝液;肝血充足方能滋养目睛,所谓“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则泪液化生无源。同时,肝主疏泄,在调畅气血运行的同时,主宰泪液的生成与输布。肾者水脏,主津液,在外化为目外润泽之泪。肝肾同源,肾阴充足则肝血化生有源,泪液滋养目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老年肾阴亏损,肝之阴血生化不足,加之肝疏泄能力不足致目失濡养而干涩。遵循《金匮要略》所说“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笔者制定养血柔肝、滋补增液为治疗方法。方中大剂量白芍酸甘养血敛阴,配伍酸枣仁敛阴益肝、养心、生津,与炙甘草配伍,酸甘化阴,养血柔肝为主;以熟地黄、山茱萸、淫羊藿、枸杞子、决明子补肝滋肾、增液润目;山药味甘,补脾益气养阴,入脾肺肾三经,与甘草配伍,健脾培土荣木,使肝肾生化有源,实现所谓“以甘味之药调之”,少佐川楝子、柴胡疏肝行气,兼清郁热,共奏养血柔肝,增液润燥之功。因此,养血柔肝法结合西药治疗老年性干眼症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1] 胡菲菲,陈国孝.滋阴养血中药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5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7 (12):1093-1096,1099.

[2] 赵小静.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现状与展望[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209-301.

[3]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2-94.

[4] 彭清华.中医眼科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9-131.

[中图分类号]R777.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4-034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基金编号:81473734

[收稿日期]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