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6-06-22刘凡香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有效性

刘凡香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变得日益便捷,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给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当前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水平,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教育环节,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现实需求。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及对策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74-01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现状研究

1.1高职院校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突出的是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培养。这就使得部分院校仅仅以就业为导向,把思政治教育工作置于次要的地位,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视为一种可有可无宣传,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等方面不愿投入过多精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得到保障,思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1.2思政教育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

相比于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强调对学生观念、意志等精神层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教育需要教师言传身教,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并指导学生的具体实践。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职业教育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照本宣科,单纯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讲解,学生的思政学习过程也只是在阅读背诵考点,完成最终的期末考试。思政教育并未融入其实际生活,没有起到指导学生日常行为的作用。这种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落后,偏离了思政教育的德育本质。

1.3高职思想政治教师素质不足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思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点:一是教师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政素养的整体要求,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目标设置存在一定偏差;二是教师对于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运用不足,不能通过多媒体、社交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技术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依然采取教材讲解、重点背诵、划归考点等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便捷性大打折扣。

1.4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标准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授课形式与教学评价上均比较单一,尤其是教学评价往往只是根据学生期末试卷评分给出最终评价结果。这种思政教育的评价标准,没有纳入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团体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的整体表现,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行为指导和正确价值观念树立等现实需求相脱节,不能真正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水平,不能全面体现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与心理变化,不能为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进行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2.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对策

2.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理想信念教育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特征,应该意识到高职院校学生最需要的是获得充分的个人与社会认同,这样才能帮助其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突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首先,高职院校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思政工作的重视程度,围绕指导树立学生理想信念的核心,在课程设置与教研活动上加大支持投入,保证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其次,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要强化教学水平,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给学生的意识行为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思政教师应意识到思政工作的特殊性,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特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主动在教学方法手段上进行创新,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励志电影、阅读名人传记、参加学者讲座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创造条件。

2.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构建全方位德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活动,社会、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塑造不可或缺的三大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应从三者入手,全方位构建大学生德育体系。在社会层面,应积极创造理想的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环境,学生通过思政学习在内心确立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应予以充分认可,让学生在社会中获得思想道德满足;在家庭层面,父母应重视自身思想与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在思想道德、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学校层面,高校应增加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及时反映学生行为表现与思想政治状况,和家长深入探讨,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学校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广泛联系,将企事业单位中道德水平高、思想政治过硬的团体或个人请到学校中来,让他们现身说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崇高的道德与坚定的政治素养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提升个人修养与道德水平的意愿。

2.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情感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个体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目标,采用情感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深入交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使其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在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后有所作为。通过情感教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能够有效拉进师生距离,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通过谈话、参与集体活动等形式及时知晓学生的生活学习心态与思想政治状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达到师生共鸣,从而为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造条件。

2.4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安排社会实践活动

在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将思政理论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是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上较为丰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色,把两者的资源整合起来,让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教有所用,使学生能够将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树立的价值观带入具体行动中去,探索出“大、小思政”社会实践相互结合的思政教学实践模式,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成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了解、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活动,成为让学生感悟、践行,把思想政治理论、方法转化为自觉的内心信念,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活动。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新时期所处时代背景和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特征,不断更新服务育人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创新发展思政教育工作,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冉思丝.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潘丽.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李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与对策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09.

[4]程道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