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把握高三语文复习方向

2016-06-22曹克锋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有效复习高考语文

曹克锋

【摘要】语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高三复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以往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才能在语文这个科目上占得先机。而必要的解题技巧与写作技能的点拨,也是语文增分的法宝。

【关键词】高考语文 备考方向 有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35-02

语文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个科目,但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语言文字不会运用;古诗文不会鉴赏;论述类、文学类、散文以及实用类文体不知该如何阅读,作文怎么写才能得高分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同时也困扰着教师。所以,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索高三语文应如何有效备考。

一、备考纲、备学生

研究考纲永远是高三复习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考纲的要求之后,才能明确高三复习应该朝哪个方向走。语文考纲极为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与阅读、写作能力,从考纲的题型分布来看,阅读和写作占据了全卷极大的比重,而好的知识储备则是学生学好这两方面的前提条件。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跟学生是密切相关的。在备课时,教师还需“备”学生,需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来安排教学进度。比如:在讲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块时,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时间来“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因为只有学生真正掌握好了这一块,才能在后面的模块复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备教材,备方向

语文高考主要侧重于考基础、阅读及写作,所以教师在备教材时,应当有意识地从这三个方面出发,锻炼学生的思维与解题能力。

1.语言文字的运用

在复习这一模块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与辨析。比如:易混成语辨析、病句修改、仿写句式、语言表达等,教师可先介绍该模块的学习方法,配合一定的练习进行训练与讲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另外在课前可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课后建立一个错题记忆本,让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

2.古代诗文的鉴赏

对于古代诗文,很多学生都觉得很难学,部分教师也觉得很难教。因为在复习这个模块时,很多学生缺乏一定的古汉语积累,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指点学生背诵重点古诗文下面的注解,并进行理解与灵活运用,比如:“登”这个字在“登景泰二年进士”这句话中译为“升职”,而在“登黄鹤楼”这句话中译为“登上”,这些都是学生需要记忆并理解的地方。另外在学习古代诗文鉴赏时,虽然有一定的技巧可以供学生参考,但理解全文始终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学生勤快记忆,勤快练习,多加分析。

3.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散文、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阅读是语文考试的一大难点,这需要学生掌握作者的中心思想以及感情色彩。在做这方面的训练时,教师应先教会学生如何区分文体,比如论述类的文体应该有作者或者其他人的观点在里面,散文比较注重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在明白如何区分文体之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技巧,学生在做该项阅读专练时也应该学会归纳总结,尽量做到不出现较大的理解偏差。

4.写作

写作占高考总分的十五分之六,是占比重最大的一个模块,写作文不难,但是写好作文却很难。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如何才能准确切入中心思想不跑题,从而导致作文分数不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收集素材。素材并非只有教师上课提到的新闻、事件等,而是在生活中处处都是素材,学生要学会观察、分析、总结并记好笔记,最好是能够有一个素材本,这样在写作文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有理有据。

另外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开头有亮点,结尾点题、论点清晰、文采斐然等,这些都是学生需要掌握并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审题时也一定要明确出题者的意图,他让写什么就写什么,尽量做到不偏题、离题或者完全脱离主体。而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多写、多练才能会写、写得好。

三、备教法,备事项

高三的课堂有时候是枯燥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调整上课的模式,增加上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素材课时,可将学生分组进行新闻播报,由学生提供素材,分析、总结;在评讲作文时,可让学生充当作文小老师,点评其他同学的作文,侧重分析作文的亮点及论点的引用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都将让语文课变得更为出彩。

同时在合理组织课堂时还应提醒学生应试的注意事项及个人的书写,运用适当的答题技巧能增加主观题的得分,而漂亮的书写则会大大提高卷面分。

总之,语文的复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与总结,只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能够让自己的语文出彩,所以希望学生在进行高三语文复习时,能够多多注重基础,让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1]愧文锦.语文考试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1999:166-167.

[2]孙欢欢.我国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56.

[3]杨兴芳.高考作文命题的人文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有效复习高考语文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复习教学工作
呼唤高考名句默写题的改革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抓文体特征 重整体感知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索
高考语文快速辨析病句的教学研究
高考语文课堂复习的指向性策略分析
中学化学有效复习的方法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