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山弹腔的传承方式探微

2016-06-22

戏剧之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潜山戏曲文化

李 艳

(安庆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潜山弹腔的传承方式探微

李 艳

(安庆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安庆 246000)

【摘 要】潜山弹腔被专家学者精辟地称为“京剧母体艺术”,它对研究民间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它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潜山弹腔演员青黄不接,人才匮乏,剧种面临生存困难甚至毁灭。组建业余弹腔剧团,培养弹腔传承人才迫在眉睫。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手段之一是抓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契机,戏曲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向。

【关键词】潜山弹腔;传承方式

潜山弹腔是一个古老而又稀有的民间戏曲剧种。它也是古皖地区民间艺术的重要遗存。目前,它已被列入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弹腔即老徽调,作为凝结着潜山地域民风习俗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据考证,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以皖江地域为活动区域,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

据史载,京剧鼻祖程长庚幼年即随父辈在潜山学戏,并通过吸收潜山弹腔曲调基因,经不断的浸润融合,终于练就了独特的脑后音绝技,培育出了国粹京剧,因此,潜山弹腔被专家学者精辟地称为“京剧母体艺术”,它对研究民间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潜山弹腔的发现和挖掘,已初步引起了政府部门和戏曲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皖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学者,也担负起了传承并发展创新潜山弹腔的重任。下面就潜山弹腔的一些基本传承方式,作一些探究。

一、组建业余弹腔剧团,培养弹腔传承人才

自清康乾以来,弹腔已有组班外出演出活动。潜山官庄牛栏湾的余氏弹腔班和王河镇的程家井弹腔班,是成艺于本地,献艺于外埠的戏班。除此以外,在当地还有一种始终未离桑梓的灯会班,主要为本地区的灯会和民俗活动服务,并一直延续下来。这类戏班主要分布于安庆北部大别山南麓的潜山山区,即今潜山县五庙、水吼、黄柏、岳西县的菖蒲、五河、来榜、汤池等地。影响较大者有来河班、港河班、菖蒲潭班、柳畈班、五河班。

通过田野调查,追溯潜山弹腔传承谱系达到三代以上,老、中、青梯队初步形成。20世纪后期尚存的戏班有二:一是潜山西北的五庙乡程冲村的“许畈弹腔班”,二是岳西县撞钟乡吕圩村的“柴冲弹腔班”。“许畈弹腔班”建于光绪十三年(1887),以许辛盘为首,首批艺人有程玉印、许祝讧、宋义夫等30余人。演出剧目有《渭水河》、《二进宫》、《湘江会》、《沙陀国借兵》、《徐庶荐诸葛》等50余出。该班下延五代,历时一百多年,至1985年,班名改为“许家畈业余弹腔剧团”。现有许开学、王兰香、宋晓琴3名省级传承人,许承应、许更生、许子东3名市级传承人,代表性学徒12人。这一代演员中,老者有七八十岁,年轻的二十四五岁,既有父子演员(许晓初、许开化)、母女演员(王兰香、许根莲)、夫妻演员(许敬标、宋月秀),又有兄弟演员(许开杰、许开学)、姊妹演员(许根莲、许王根)。

“戏比天大”的梨园传统,在学艺过程中被他们重拾和继承,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老一辈的演出技巧,更多的是祖辈敬畏传统文化的精神,但是亲嫡传承这种传承模式,并不能有效防止潜山弹腔的断层和消失。随着老艺人的逐个谢世,潜山弹腔演员青黄不接,人才匮乏,剧种面临生存困难甚至毁灭。组建业余弹腔剧团,培养弹腔传承人才迫在眉睫。

二、弹腔乐谱的编撰与作品的创新传承

在我国,口传心授始终是戏曲音乐的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虽然,古琴谱、文字谱、燕乐半字谱、锣鼓谱和工尺谱等记谱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我国戏曲音乐的艺术生命,但这些记谱方式并未处于主要地位。戏曲过于依赖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导致了一种艺术形式一旦后继无人,那么这个艺术形式就将面临着灭绝的境况。

这种口传心授所带来的局限性,是随着简谱的出现并被人们广泛运用而得到缓解的。由于简谱和五线谱是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国际上通用的记谱方式,对作品的还原度比较高,很多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运用这些记谱法,记录了我国大量优秀的戏曲音乐,为我国的戏曲音乐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同样,潜山弹腔过去主要来源于田野调查和采访传承人,受调查成本的限制,获得数据的数量和质量都十分有限,而且一些乐谱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全面性依旧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对潜山弹腔的调研目前还达不到闭环目标,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获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

如今,随着各种新兴娱乐方式的兴起,古装戏剧造型也很难“讨好”现代人,面对文化选择性强的崭新观众,潜山弹腔被扣上了老套、呆板的“帽子”,在一些人眼里变得有些不雅不俗、颇为尴尬,观演双方难以建立欣赏默契,因此,潜山弹腔逐渐被边缘化,逐渐失去城市领地而只能驻守农村求取生存。

当代弹腔从业者对于农村观众的喜好并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需求也缺少足够的驾驭能力,还没有树立真正的“创作、创新、融合”意识。

现在许家畈保存的弹腔脚本有九本。经过复排抢救老剧本工作,已经成功复排了《二进宫》、《三奏本》等剧目,并将已搜集到的10本老剧本进行高清扫描存档,进行点校翻译编版,以实现资源共享。其中《二进宫》、《三奏本》系清末手抄本。另外,《四郎探母》是民国九年的手抄本。老艺人许晓初、许敬台尚有许多腹本,这些尚待发掘。在这里,呼吁安徽文化音乐界的工作者们,请积极参与到潜山弹腔的抢救工作中,深入乡村,走访群众,更好地挖掘、收集、整理潜山弹腔遗产,结合新时代特征,运用新的创作手法、新的传播媒介,改编、发展、创作出新题材,让潜山弹腔在传播中传承,在传承中传播。

三、数字化传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在音乐领域中的运用,古老的口传心授式音乐传承方式被逐渐打破了。在落后的、没有网络多媒体的时代,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是不能够很好地加以保存的。古老的艺术常处于一种“人在乐在,人亡乐亡”的尴尬境地。数字化的传承方式,不仅能将音响、音像完整、精确的保留下来,还打破了戏曲音乐这一瞬间艺术形式在时空方面传播的局限性,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借助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是潜山弹腔必不可少的传承方式之一。

在田野采风中,我们可以把弹腔艺人的表演完整地录制下来,一方面能够方便我们回去记谱整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这种鲜活的数字化音响、音像运用于课堂,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欣赏、学习,并被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感染。积极开展与戏曲专业高校联合研究,运用其专业的知识进行更大规模的数据采集、梳理分析、碎片重组等方式,找出潜山地方戏曲的衍生规则和关联,更深层次挖掘弹腔的流布规律和传承规律,以求知、求真的精神,做出更清晰、准确的判断,并提炼出重要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对普查的结果需进行登记、建档、和数字化工作,对搜集和征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保护,为潜山弹腔的原生性提供安全踏实的保障。尤其是对于潜山县有影响的一些弹腔传承人来说,我们进行录音录像,意义特别重大。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传承方式,将这些有价值的地方戏曲抢救过来,子子孙孙传承下去。潜山弹腔的传承要有效地借助现代科技,如建立潜山弹腔文化遗产数据库等。

其次,随着对潜山弹腔田野调查的深入和保护工作的推进,我们发现,来自于网络数据库中的潜山弹腔与西皮、二黄、京剧、十二月花神和黄梅木偶戏声腔、扮相的共生性和差异性版本表述各异,还有剧目中的人物角色以及传承谱系、实物资料(现发现最早的手抄剧本已有百年以上历史)还不成系统,还需要更多的资料进行补充。

由于剧本手抄本方言特色明显、文字繁简各异,存在借用、增减笔画等现象,虽然字体优美,书法功底深厚,但是阅读起来难免晦涩难懂,急需对这些遗存进行编译注解,并进行数字化保护,还要弄清哪些是它原有的,哪些是在继承中逐渐掺进来的,这样,才能弄清潜山弹腔真正的传统是什么,不仅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潜山弹腔的数字化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四、戏曲文化旅游传承

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手段之一是抓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契机,戏曲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向。它具有地域性强、风格迥异、渗透性广和娱乐性、大众性的特点,这些都有利于旅游业的开发和利用。把潜山弹腔的保护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结合,让潜山弹腔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生活融入市场经济元素,不要单纯依靠民间的传承途径,在开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让更多的外地游客了解潜山弹腔。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剧种,潜山弹腔在演唱风格上,有古朴清雅、风趣明快之美;表演方式上,有许多特色和独有之处,特别是宫廷戏和武打戏,有些场面需要四五十演员同时登台,走场穿花令人目不暇接。其场面之壮观,其声势之浩大,为演剧史上罕见。许家坂弹腔艺人许敬斋的跷子功、许敬台的圆场功均独具特色,堪称绝技。还有大捞程的把子功,据传百把百中,令人兴叹。

可以说,无论是宣传地方文化还是让游客了解目的地文化,潜山弹腔都是一种直观、生动、易于接受的介体。

因此,强烈建议安徽的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协调各地文艺团体组成安徽风情表演团,以各地旅游景点为平台,如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等地以歌舞的形式展示潜山弹腔等众多安徽民间戏曲、音乐,借助船、农具、生活用品等道具进行原生态的表演,甚至可以请游客客串角色,让游客既当观众又当演员,或以教唱或对唱的形式让游客参与其中,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会潜山弹腔的独特魅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既创造了潜山弹腔舞台历练的机会、增加弹腔班社的收入,又拓展了非遗的传播途径,和对非遗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以起到介绍、推广、传播潜山弹腔的作用。

弹腔作为京剧的母体艺术,它对研究中国民间文化传承、发展,特别是研究民间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戏曲史研究、剧种研究,对于徽剧、京剧的剧史、声腔研究,无不有着重要惫义。抢救潜山弹腔,面临的任务不但重而且非常紧迫,要使非遗成为活文化而不是记忆的背影,必须用心保护与传承潜山弹腔。

参考文献:

[1]徐霁.程长庚故乡的弹腔[J].黄梅戏艺术,1995.2.

[2]张岚.潜山弹腔田野调查报告[R].大舞台,2012.2.

[3]童佩玉,陈自勤.安徽民歌在安徽高师音乐教育中传承方式的思考[J],安徽文学,2015.5.

[4]朱江勇.中国戏曲文化旅游概述[J].旅游论坛,2010.4.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12-02

作者简介:

李 艳(1978-),女,安徽寿县人,回族,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山弹腔的艺术形式研究”,项目编号:

猜你喜欢

潜山戏曲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谁远谁近?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乌马营潜山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冀中饶阳凹陷潜山演化类型及成藏差异性分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