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该怎样讲述农村的故事?

2016-06-21

看天下 2016年16期
关键词:猎奇物语篇文章

“当打开快手时,你能看到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行为怪异的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开头。事实上,这篇名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的网文真的刷爆了网络,让大家知道了一个叫快手的APP,并开始谈论起农村。

这篇文章列举了快手上面各种奇葩视频:生吃动物、鞭炮炸裤裆、抽烟喝酒的小孩、15岁的年轻母亲等等,最后得出结论,说这就是衰败的、不被关注的中国农村,让读者在震惊之余为之喟叹。随后这篇文章遭到了很多批评,因为逻辑链条太松散,试图从几个视频里推导出农村的文化、教育、经济的全面衰败,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要知道,就算是在快手上,这类视频也远谈不上主流。

不过,这篇文章至少说对了一点:很多人不了解农村,农村被遗忘了。这样的文章能够被写出来并得到众多人的迎合,这本身便是一个例证。但是,光批评这篇文章是不够的,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这种讲述方法是不对的,那我们应该怎样讲述农村的故事?

第一个困难就是前面所说的: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农村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每年一到春节,总会掀起一轮关于农村的讨论?因为外面的人回去了,就算浮光掠影,总算看了一眼。这种一年一度的讨论热潮,映衬的正是平时大家对农村的无知。

另一个困难则是:怎样的故事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留守儿童、环境污染,这些故事都太普通,没人听了。它需要有噱头,比如“村妇集体约炮”;或是能够激发城里人情绪,比如“上海女生逃离江西农村”。但是,因为对戏剧性要求太高,离实际生活就可能太远,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故事,往往失真。

就拿最近热传的这篇文章来说,它描绘的耸人听闻的故事,符合人们猎奇的需求;它塑造的农村人形象,满足了人们的优越感;更体贴的是,它还用了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语气,帮助读者卸下了“看热闹”的道德负担——猎奇、优越感、同情心就这样以奇怪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它在传播上做得越正确,就离真相越远。

旁人的眼光往往是可疑的,它首先满足的是自我需求,而不那么在乎观察的对象。有时候你会觉得,生活在城市的人,听农村的故事和听非洲的故事没有太大区别,追求的是“异域风情”。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当人们与农村的联系切断了之后,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农村?答案令人绝望。所以,对于“怎样讲述农村的故事”,关键在于讲述者是谁。外人总是靠不住的,它得是生活在农村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实际上,如果摒弃居高临下、猎奇的心态,即便是在快手上面,也能看到更多东西,有跳鬼步舞的,有唱歌喊麦的,有自导自演的搞笑短片,有摸鱼钓黄鳝的……它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格调不高,但反映了中国乡镇、小城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态,而自虐视频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刻意去找,可能都未必看得到)。它甚至还能反映真实的生活:一段最普通的割麦插秧的几十秒视频,下面有上千条留言;一个脏兮兮的年轻工人擦脸的视频,下面的留言几乎是清一色的“加油兄弟”……这些在其他网络平台上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在快手上是常态。

应该感谢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视频平台的出现,让普通人呈现自己的生活成为了可能(相比微博微信,简单地录一段视频大大地降低了表达的门槛)。讽刺的是,当它第一次暴露在了大众视野之下,是以“残酷底层物语”的形象出现的。这个时候,旁观者可以安静一点,不要嘲笑,不要污名化,不要以偏概全,学会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这比建立在无知基础上的悲悯,实在是要好太多。

猜你喜欢

猎奇物语篇文章
冬日物语
小狗猎奇
槐花鸡蛋
十号物语
萌虫物语
误读or猎奇?
浅谈如何在劳技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