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典型示范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分析

2016-06-20宋志彬张群

求知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宋志彬++张群

摘 要:典型示范教育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鲜活的、身边的榜样引领学生思想潮流与价值取向的教育手段,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的创新,是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拓展,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关键词:典型示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当前,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与方法,破解传统的说教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回顾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典型示范是一种较为贴近受教育者生活、易于引起受教育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教育手段。同样,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开展典型示范引领教育活动。

一、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典型示范引领的必要性分析

1.典型示范教育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柄利器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文化与良莠不齐的信息如浪潮般袭来,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导致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弱化甚至被抵消,这种现象引发了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与热议,甚至出现了“5+2=0”的悲观论调,即周一至周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成果,在周六和周日两天就在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被完全抵消了。

这说明,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方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挑战,唯有通过工作理念、工作手段的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方能提升我们的工作实效。而典型示范教育则显然符合这样的要求。

典型示范教育通过在学生中挖掘、选拔各类“草根明星”,并通过某种途径使之在广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影响力,进而实现对广大学生的带动效应。可以看出,典型示范教育脱掉了说教式教育“高大上”的外衣,而是用挖掘、选拔、宣传、表彰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为影响学生。同时,产生于学生群体中的“草根明星”的事迹显然也比空洞的说教方式更具吸引力。

2.典型示范教育是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对症之药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了解和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状况,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1]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来看,“90后”学生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长大,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爱较多,部分家庭给予子女的甚至是溺爱;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看,“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的迅速改变、网络技术以及手机新媒体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与价值取向。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自我意识比较浓厚,更注重自我感受,对价值理念明显表现出以自我感受为出发点的区别性接受态势;部分学生则表现出较强的自由主义、个体主义倾向;对自身的社会属性认知较弱,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缺乏科学认知。

基于当代大学生的这些思想特点,可以说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存在天然的“免疫力”。但当代大学生也同样表现出了对真实度高、与自身联系较为密切的人和事物易于接受、易于感知的特点。因此,抓住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用典型示范教育替代传统的说教,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去影响他们显然是一种对症下药之举。

二、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应坚持的几点原则

在大学生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我们要始终以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为指引,要牢牢把握当前的时代特征与教育规律,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成长需求,力争实现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功效的最大化。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典型示范教育活动中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1.求实性原则

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寻找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在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表现优异的典型;二是对所发现的典型事迹进行凝练和总结;三是通过某种途径对某些先进典型的事迹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宣传。

在这三个环节中,我们要始终注意实事求是,切忌为了开展活动而选择典型,也切忌为了开展活动而肆意拔高先进典型事迹。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对于虚假典型和杜撰出来的事迹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违背求实原则的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是十分不可取的,要确保典型立得住,事迹经得起考验。

2.群众性原则

在发现、选拔、宣传先进典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发挥学生会、学生团委、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教育与自我教育职能,要赋予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刻感受的机会,使发现、选拔、宣传的过程成为教育的过程;同时,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广受学生喜爱的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通过对这些媒介的运用,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先进典型的挖掘、宣传和学习中来,将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做成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组织的教育活动。

3.导向性原则

在大学生中开展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我们要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对青年人的期望是什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青年大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的保障是什么,只有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赋予教育活动以鲜明的导向性。

当前,深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全民族、全社会共同认可的精神追求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导向。

因此,在开展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把握这个导向,要通过每一个先进典型的具体行为和事迹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层次性原则

在先进典型的选拔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握选拔标准的科学性,要避免单一的唯成绩论标准。

因此,开展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教育活动,我们首先要构建起先进典型选拔的多层次标准体系,力争涵盖学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得到认可,也赋予受教育群体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某一方面作为重点去学习先进、赶超先进。

三、东北农业大学在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对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探索,举办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下面本文将对东北农业大学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的实践情况进行总结。

1.注重对先进典型精挑、深挖,确保先进典型立得住

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在先进典型选拔方面,实行校院联动、学生全员参与、学院严格把关、学校最终审核的选拔机制,以思想道德日常表现为基本选拔条件,对学业、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自立自强等方面涌现出的优秀学生代表进行选拔。

同时,东北农业大学以大众学生精神需求为导向,对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深度挖掘,确保了先进典型的质量和公信力,确保了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2.注重先进典型选拔、宣传的过程性与群众性,确保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青年是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的主体,是学校工作的核心。”[2]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开展的“十佳女大学生评选”“励志成才巡回报告会”“寻找身边的感动”“榜样在身边”等活动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全员参与推荐、评选过程,全程参与宣传活动的策划、执行。

对典型优秀学生的选拔过程充分体现了学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先进典型的选拔、宣传过程成为一次春风化雨的教育过程。

3.注重对先进典型的培养,力争实现“以星火促燎原”的教育功效

针对选拔的先进典型,我们在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的同时,一方面跟踪指导、全面帮扶,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培养力度,使这部分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全面优秀的培养目标前进。另一方面,对这部分先进典型通过压担子的方式,使其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用这部分学生的精神与事迹去持续地、更多地感染身边的学生,达到“以星火促燎原”的教育功效。

4.注重先进典型事迹进网络,力争占领学生视线的制高点

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手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实现了对学生视线制高点的占领,因此,用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文化引领学生成为我们的极佳选择。

基于此,近年来东北农业大学先后开发了掌上东农、学子网刊、网上团支部等网络平台,并以这些平台作为先进典型事迹宣传的重要阵地,大大提高了先进典型事迹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典型示范能够合理利用网络优势,营造浓厚的自我教育氛围,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3]

从整体来看,典型示范教育是当前我们可以选择的一项有效教育手段,但如何开展好典型示范教育活动,尤其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活动,使典型示范教育活动更加体现时代风貌和民族精神,则需要我们努力做出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俊荣,徐成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典型示范探索与创新——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

[2]左 冰,宫 萍,赵 辉.发挥典型示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J].学理论,2013, (30).

[3]周吉珍.浅析典型示范在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