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研究

2016-06-20王月丁春福

2016年18期
关键词:培育道德大学生

王月++丁春福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到来,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网络技术应用的一大部分群体大学生,网络新媒体对其生活与学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使他们享受到网络新媒体带来的使得,也引发了一系列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落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应该从技术、法律、大学生自身修养和人文精神等多方面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一、 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新媒体是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旧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形的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今天,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每一个社会领域,使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层次知识的社会群体,较其他群体对网络的使用率高。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式,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信息、了解外界的重要渠道。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培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起到促进作用,也有消极成分。

(二)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积极作用

1、网络新媒体使大学生的道德培育的方式多样化。

首先教育形式摆脱了传统教材的书面化和刻板化,通过网络新媒体生动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其次,网络新媒体文化和科技含量高,并且信息含量多元化;最后,网络新媒体的超大量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

2、网络新媒体帮助大学生形成新的价值理念。

网络新媒体的平等交互性、大众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平等共享的意识;网络新媒体的快速、简单、高效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效率观念;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开放性有利于创新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3、网络新媒体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性的发挥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传统道德教育较多地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角色还可以互换。另外,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交往对象可以是虚拟的,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平等。

4、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带来了机遇。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预示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不仅满足大学生的交往需求和精神世界的需要,而且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更真实地展现自我,更满足了他们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的道德培育的消极作用

1、网络新媒体使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环境复杂化。当今世界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都通过利用网络新媒体进行交锋和竞争,为扩展自己的空间和影响提供便利。这就给主流道德能否和多元化的道德并存提出了挑战。

2、网络新媒体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冲突。网络新媒体使大学生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距,但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偏差。网络新媒体造就了人们的高度自由,使得网络信息监管变得困难,一些大学生就容易摆脱现实道德的约束。

3、网络新媒体使得大学生道德行为严重失范。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自由主义泛滥,使得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行为失控,出现多重人格障碍。很多大学生以成为网络网络黑客为荣,对虚假信息没有辨别能力,用恶毒的言语对人事进行抨击,随意散布虚假的谣言,沉迷于网络的色情片等道德失落行为。

4、网络新媒体使得大学生道德情感疏远僵化。网络新媒体使得人与机器的交流代替了人与人的交流,一些大学生终日沉迷于网络虚拟生活,削弱了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以至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大学生将它们混为一谈,极易产生人格分裂,这种精神状态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道德培育的对策

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严重,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大学生道德培育,更有可能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对整个社会、高校、学生本人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不留余力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

(一)加强网络技术应用,实施网络技术监控。网络黑客、病毒、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日渐猖獗,所以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应当加大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进行网络监控。一是加强 “防火墙” 的研制和应用,防止黑客入侵和资料外泄。二是编制新的网络软件,对垃圾信息进行过滤,阻止其在网络上肆意流传、泛滥,净化网络环境。从技术上阻断和监控不良信息的侵蚀,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推进网络法律建立,实施网络德法兼治。法律具有强制性,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遏制网络道德失落行为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发挥法律的监管力度。法律作为道德行为规范的准绳,能有效预防不道德德行为,使大部分人在道德行为规范内行事。因此,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借助国家的强制力,对网络不良行为进行监管,使网民有法可依,促使我国网络走上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加强学生自我修养,实现网络道德自律。网络新媒体是虚拟的世界,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既有健康的信息,也有消极的作用,所以对人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要自律。大学生在面对这样复杂的网络环境,如果没有是非观,极易导致价值观混乱和情感冷淡,沉迷于网络的虚假世界。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教育尤为重要。一是要通过“自省”,即自我反省。二是要通过“慎微”,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大学生应该不断“自省”,达到网络文化前的“慎微”,最终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从而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四)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人文”一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一是“文”,强调的是人类以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是倡导和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关怀人的精神,是真正把人作为思想政治培育中的中心地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而弘扬人文精神的精髓在于“扬弃”,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体现的是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的复杂环境中理解、保护、传播民族、地区、国际文化,能够抑制网络新媒体的不良影响,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励大学生不断进取,从而达到教育的作用。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不良行为。如何扬长避短,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使他们成为充满道德主体精神的网上新一代,还需要我们一起做出长远的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沈素敏,张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

[2]顾凯.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与实践研究[J].出版与印刷,2010,(2).

[3]陈力丹.《以自律解决微博传谣问题》[J].《青年记者》,2011年第28期.

[4]许卓.微博客的传播优势及发展前景[J].新闻前哨,2010,(1)。

[5]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年.

[6]蒋明军,戚静,徐松如.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分析与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

猜你喜欢

培育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