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教学模式下动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应用

2016-06-18程娅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程娅

【摘 要】随着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画人才的培养应定位为适应动画发展的多种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探讨动画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行动画课程的优化整合,通过实施课程项目式驱动引导,完善动画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并结合高校动画专业实际教学情况,对动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动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84-02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艺术的繁荣,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动画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原创人才严重缺乏、能力素质不能满足行业需求的状况。如何培养出符合我国动画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艺术院校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本专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动画专业教学模式的特点

动画专业需要综合运用文学、绘画、影视、软件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实践教学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动画专业需要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较好的文化艺术底蕴和设计制作能力、系统地掌握动画艺术和技术知识、能够适应时代、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动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

通过个性化教学,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合于实践教学体系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局面,完善相应的动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包括以下方面:

(一)实践教学的平台类别

1.校内实验室。校内实验室主要作为课内实验课和实验课的实践场所,主要以课时数学习统计评价学生的实践水平。该类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以及毕业设计等课程。

2.校内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类似于在校内建设一个仿真的企业生产环境,让学生感受和学习相关环节的使用技术,并能够通过学习,学生独立或以团队方式制作出相关的动画作品。

3.项目工作室。工作室主要是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感受和学习动画产品从构思到成品的各个环节,并在一些环节中充当决策者和操作者,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项目工作室和实训中心的区别在于:项目工作室是一个微型的企业,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学习和工作完成制作,这些作品甚至可以产生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而实训中心仿真企业生产环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项目工作室受到规模限制,所需要的学生可能是在某个生产环节有特长的一部分学生,而实训中心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完成某项技能的学习。

4.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通过学校、院系和教师,与动画相关行业内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给予学生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实践教学的课程类型

1.课内实践。这类课程分为课程讲授和动手实践,包括各类课程中的技法、创作等课程。

2.实践课程。这类课程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的,尤其是各类动画软件的教学,通常都是在实验室里边讲边学边用,学生才能切实掌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3.集中实训环节。就是在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完成一个实践课程。包括绘画写生、调研考察、实践实训周等课程。

4.实习。对于学生面对真实的工作场所,认识社会,提高就业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环境。

三、运用多种措施提升动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在灵活、开放、动态的应用型教学理念下,确立动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应用:运用动画专业实践实战化的教学理念与灵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实战性实践教学新体系。同时加快与企业合作,探求新的合作模式;加快跨学科交叉式合作,提高制作的产品化水平,与行业接轨。通过从平台、内容、管理到评价标准的完善、系统的实施实战实践教学模式,保证动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将企业资源引入学校,搭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

动画专业依托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可以引入企业资源共同建立的专业实践教学互动平台,与相关企业联合建设,形成产、学、研协调互动融合的动画实践教学平台。同时,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高端人才和骨干充实的教学团队,完善师资结构,增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还可以引入企业资金和高端技术设备,进一步改善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条件。

(二)将项目引入教学,实现课程项目化

按照动画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将相关学术机构、企业项目任务以及师生自主研发的项目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中,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机会,鼓励通过课程的项目化促进教学。不仅在动画的课程体系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在具体的专业课程中,教学和实践也应当紧密结合,打破现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界限。让实践教学与课程项目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也有效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三)将生产流程引入课程,实现实践实战化

为了使项目工作室具有真实企业的运作功能,可以和企业联合建设,按照动画片的生产流程,把不同年级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实践环节中,使实践教学进入一个完整的动画实际运作模式。动画产品实战项目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学生通过参与项目选题策划和进行项目制作的实践性体验感受,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将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和行业标准引入教学管理,实现作品成果产品化

通过教学实践,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动画教学领域提出分阶段式的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学生做到大一选专业、大二学技术、大三重实践、大四好就业。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项目引导式教学,高年级学生组织到校内工作室、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参加生产实践,结合实践完成毕业创作、毕业设计。在实践实训的各个环节中,参照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将项目目标任务、时间期限、生产成本落实到具体生产实践环节,在严格的产品研发生产系统控制下,学生有序地介入,通过梯队递进制度、适时监控体系,确保其实践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保证学生的阶段性作业成为合格的产品,使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和产品生产流程控制的双重目标均得到保障,使学生的成果产品化。

四、结语

在动画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加强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在坚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提高教学与实训的实效性。以课程项目化实践教学为纽带,将课程群与实践模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建立完善的动画项目实训工作室制度,以培养学生的动画创新与制作、团队合作以及动画经营策划等能力为目的,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设计的工作中,强调动画设计实践流程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动画成果产品化,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及应用能力,使之满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文,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肖永亮.中国动画教育启示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卢斌,郑玉明,牛兴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5]吴疆.现代教育技术与艺术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江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结题成果(项目编号:J1506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成果(项目编号:2015SJD537)。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动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