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记叙文教学中人物个性描写的阐析

2016-06-18鄢炳红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记叙文策略

鄢炳红

【摘 要】加强学生的人物描写训练,才能让人物从虚假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生动,从单薄走向立体。文章就学生人物描写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了几点指导策略,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记叙文;个性描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5-0079-02

记叙类作文是初中作文训练的重点,而写人的作文对于初中生来说又是重点中的难点。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经常会碰到诸如人物描写失真、描写语言平淡、人物形象单薄和人物脸谱化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学生人物描写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人物描写中的几种不良现象

1. “虚假化”现象

有位同学写自己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有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把长长的头发的美女,她披着一头如云的乌发,穿着一袭白裙,在厨房里为我们做早饭;有的同学写自己的老师的头发是爆炸头型;写同学感冒了:如今的她面色苍白,嘴唇发紫……不难看出,这些人物描写严重脱离了现实,失去了本应有的生活的真实。第一个例子中的妈妈更像是琼瑶剧中的女主角,第二处老师的头型有点像古惑仔,而第三处描写的同学哪里是得了感冒?简直像是得了重病!

2. “模块化”现象

诸如:我不高兴的时候比较明显,沉默是我的代言人。我喜欢与朋友分享快乐和痛苦,这是金牛座人的特点;我的同桌,她叫黄梦婷,是一个微胖的女生;语文老师对我们特别好。这些描写,语言平淡、枯燥,缺少表现力。

3. “脸谱化”现象

我的姐姐很漂亮,很多人都喜欢他……类似的句子只是概括而笼统地点出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没有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人物进行细腻刻画,因而人物就显得单薄,不够立体。

4. “伪个性化”现象

诸如:我的爷爷满头白发,脸上有很多皱纹。我的妈妈大约四十岁,身材不胖不瘦,个子中等。弟弟长得又白又胖,有些调皮。上述例子中的人物毫无特点,写的是某一类人,而忽视了作为个体的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因而人物千人一面。

二、规避策略

写人就像平时给人化妆一样,要巧施粉黛,细心勾画,唯如此,方使得笔下人物俊眉秀眼,顾盼神飞。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 让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力强不强是作文能否写好的重要因素,因此,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观察植物、动物对孩子们来说相对简单一些。可是,让他们观察人,就有所欠缺了。有一次,笔者让学生写“我的爸爸”,有个学生写道:我爸爸个子很高,也很胖。写得很笼统,人物没有特点。我让他回家后仔细观察爸爸个子到底多高,体重是多少,走路时的样子。经过观察,他修改为:我爸爸一米八三的大个儿,体重二百多斤,走起路来呼呼带风,身体左右摇摆,踩得地板吱吱直响。人物形象立马就生动起来。此外,指导学生观察人物,还应教他们观察这个人独有的特征,比如人的脸型、发型、五官、身材、面色……把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记录下来。每天写人物观察片断练习,既锻炼了观察能力,又积累了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2. 让学生学会修辞

中学生写作文,最容易出现语言平淡、干涩、缺少表现力的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一是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二是学会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描写人物时适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方法,增加文采。三是选择一些精美的描写片断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作文实践中。

例如,有位女生写:一个同学上课时在看漫画书,被王老师瞪了一眼。笔者指导她使用比喻修改这个句子,改后的句子是:一个同学上课时在看漫画书,被王老师瞪了一眼,那眼神犹如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那位同学。这个比喻句,生动地刻画出了王老师眼神的犀利,比原句传神多了。除了比喻,夸张有时也能鲜明地突出人物形象。比如,有位同学写自己的爷爷爱美:爷爷的头发每天梳,还会把他的皮鞋擦得很亮。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修改为:爷爷每天都要站在镜子前,梳半个小时头,还把他的皮鞋擦得锃亮,亮得可以照出人影来!改后的句子更具表现力,突出了爷爷人老心不老,爱美的特点。可见,在描写人物时,有意识地使用适当的修辞方法,能够让人物形象更鲜明,文章更具有文采。

3. 让学生学会刻画

学生在描写人物时,经常出现人物形象单薄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对描写对象多方位、多角度地刻画。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如果只选择其中一种,就会缺少层次感,人物形象不够立体。有位同学这样写:我的外公六十七岁,皮肤黑黑的,他每天都会吸烟。于是,笔者指导这位同学模仿莫泊桑的写法,对人物进行多维度刻画。他修改为:我的外公六十七岁,总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黄军装。满头白发中依稀夹杂着几根黑发,跟黑黑的皮肤形成鲜明对照。他每天都会吸烟,只要一坐到椅子上,他的左手便会习惯性地伸进口袋,摸出一根烟塞进嘴里,用打火机点着,深深地吸一口,再徐徐吐出来,样子很享受。修改后的内容对外公的服饰、外貌、动作进行了多方位地刻画,使外公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丰满立体。

4. 让学生学会寻找个性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初中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也作了认真地观察,运用了相应的修辞方法,并且描写了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等,但总感觉人物个性不够鲜明,缺少神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在写人时没有抓住人物特点进行刻画,使所描写的人物没有个性。教师可以在指导记叙文训练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画“特性”。正如一提到《孔乙己》,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孔乙己那件似乎十多年没有洗、没有补的长衫。一位学生写自己的叔叔:叔叔一米七左右,看起来还顺眼,瘦瘦的身体,两腿稍长。按要求修改之后为:叔叔一米七左右,是个油漆工,常年戴着一顶藏青色的帽子,厚厚的旧迷彩服上总是落满了大大小小的白漆,老远便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油漆味儿。改后的句子鲜明地突出了叔叔油漆工的形象。

(2)画“眼睛”。鲁迅说过:“要极简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人物描写中,描写好眼睛可以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如:说到邹老师的容貌,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眼睛。这里只是客观地叙述,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改为:说到邹老师的容貌,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眼睛。这双眼睛似乎会说话,时而如太阳般温暖,时而如月光般冷峻,时而如大海般深邃。修改后的文字较好地表现了老师眼睛的多变、富有内涵的特点。

(3)画“情感”。有时,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个性,需要在描写中融入议论和抒情。在学习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后,笔者在大屏幕上播放莫泊桑的照片,让学生进行仿写。一位学生写到:莫泊桑一副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满。笔者让他再加一些议论和抒情句。修改为:莫泊桑一副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发出尖锐的目光,厚厚的嘴唇上两撇浓浓的八字胡微微向上翘着,他的脸总是沉着,看起来严肃认真而又和蔼可亲。议论、抒情的运用,使莫泊桑的形象鲜明、突出,更具个性色彩。

画龙画虎难画骨,写物写人难写神。只有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让学生细心观察,妙用修辞;多维刻画,才能巧施粉黛,使文章中的人物骨血丰满,神采飞扬!

参考文献:

[1] 韦玲香.细节描写是作文中的一粒闪亮的珍珠[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记叙文策略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SOLO分类理论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中的运用
我的手机在哪?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