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喻体:从日常到无常

2016-06-18张宗希

东方艺术·大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预展意味内心

张宗希

杨画廊的开年首展带来了一个较为新鲜的名字:马文婷个展“引喻体”,并在开幕前一天进行了预展。展览介绍里表明,这个名字“暗合了艺术家作品中一贯坚持的社会叙事性,试图去经由个体经验与当下社会、时代的种种情境交融,来审视、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直观理解为作品即为艺术家思考的直接或间接载体相差不远。

因为是预展,有个别小画还在调试,当然这也并没影响到展示效果。六米长的大画“平行悬置”在正对面的主墙上,呈现出即像震后的办公室或工作室,又像某个二手电器回收店,每一个物件都是现实中可见的,日常化的,然而并置在一起,虽然似曾相识,却有一种超现实的意味。与之对应的是一幅充满鲜花与硬朗玻璃的“为了忘却”,同样充满形式感。另外两面墙上的作品,则是作者对于欧式审美在国内泛滥的某种回应。与其之前的作品相比,似乎更靠近“当下生活”一些。

在2007-2010年间,马文婷画过一些列“即景”“小风景”“消失的影象”“洪水中的红房子”,画面多半有苍凉洪荒之感,流动的或抒情的意味也比较明显——而这据说来自于一个契机,她的老家玉门,从一批批的工人在原本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修楼房,铺马路,建工厂,到处洋溢着新兴城市的朝气,到后来油井枯竭小城慢慢被遗弃变成为一座空城;这种和童年记忆巨大的反差触动着她,而这也刚好跟其思考的人与社会的问题吻合——再到稍后的“有金色塑像的广场”“文化宫”等,都有着对某种集体或者理想主义生活的失落与反思,这可见的变化是具大的,人们内心那些不可见的变化或许更大。所以同为八零后的一代,即便没有那样一个面目全非的故乡,也会有另一个已经崩坏的精神领地。

马文婷写到:在今天,或是每天、每时每刻,地区城市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都伴随着病态、扭曲的社会结构畸形地运转着,每个人都如同是一台大机器上的原件被安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而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信仰都在极度膨胀的物质冲击和权力欲望下无处安放。

但她又说,塑造自己就是塑造世界。纵观她的绘画,无不流露着从日常到无常的景观之变,这景观关系社会,也关乎内心,或许可以预见,但终归无法预期。

猜你喜欢

预展意味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中国书店|北京海王村拍卖有限责任公司网络拍卖会公告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数学课堂中的预习之谈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世界意味什么
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