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P达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6-06-17张凯

2016年15期

张凯

摘要: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已成功结束“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这个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然而TPP的谈判中国至今是被排除在外的。如今摆在中国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是否加入TPP。在当前中国的形势下,TPP协定的达成又会对中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现阶段中国与TPP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TPP达成给中国经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采取的样本是TPP12个国家中,日本、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这六个国家。

关键词:TPP;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经济;经济增长

一、TPP成员国对中国的FDI规模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理论模型和数理框架

本文运用的理论模型是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二)变量设置与数据选择

本文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到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其中经济增长以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以Y表示;劳动力投入以当年的实际就业人数来衡量,用L表示;TPP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以F1表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FDI用F2表示,国内资本用K表示,参考社会固定投资数据并进行相应处理。以上数据均换算为统一的货币单位:人民币。

(三)最小二乘法分析

本文对数据的分析采用Eviews8.0软件,在对参数估计前,首先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劳动力的投入、TPP各国对中国的FDI、其他国家对中国的FDI、国内资本进行取对数的处理,分别以ln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lnL表示劳动力投入、lnF1表示TPP各国对中国的FDI、lnF2表示其他国家对中国的FDI、lnK表示国内资本。

结果显示,从整个模型来看,拟合优度达到了0.99,模型本身非常显著,TPP国家对中国的FDI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在5%的显著水平下。说明TPP各国对中国的对外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由于D.W.=1.744>p=1,所以存在正相关性。

(四)协整关系检验

对于同阶单整I(2)数据,可以用Johansen方法检验他们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对数据F1和Y进行检验。首先,对数据Y和F1进行残差提取,得到残差序列,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由图上结果可知,残差数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因此数据F1和Y具有协整关系。

(五)检验结果的分析

上述分析的结果表明TPP各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存在着长期关系,国民生产总值与TPP各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TPP成员国对中国的FDI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这种对经济的增长有滞后效应。

四、结论分析

TPP各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为什么会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下图是TPP各国历年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从图中可以看出,TPP成员国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随着TPP协定的达成,这个趋势可能就会被打破。

TPP协议中所包含的12个国家其中有6个是发达国家,包括世界上现在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下图是2013年TPP各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规模。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对于TPP各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的FDI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中国国内的技术进步

中国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技术方面仍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势差。由于发达国家与中国的技术势差存在的必然性,当发达国家在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就会形成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使得中国国内的技术进步得以实现。而技术进步最终会表现在经济方面的增长。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比较集中的行业依次为电子、汽车、通信设备、机械、电气和化工,多数集中为技术行业。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第二,对中国贸易结构的改善

根据要素禀赋论,中国引进外资会引起国内市场上资本、劳动等要素比例的改变,从而使资本、劳动等的要素价格发生改变,引起商品成本的变化。会使中国国内的比较优势产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投资带动高新技术的输入,表明中国在引进直接投资的同时引进了先进技术,使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进行转变。总体来说,发达国家的FDI对优化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中国的经济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五、TPP达成对中国FDI的不利影响

TPP所达成的协定最核心的内容是关税的减免,这将导致TPP各参与国不仅会在传统领域进行互利合作,对于非传统领域的一些问题也能通过各国间的谈判来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各国贸易的发展。TPP协定为各参与国设置了很高的市场准入门槛,而这些门槛恰恰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贸易需求,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TPP是以亚太为中心进行发展壮大的,对中国的发展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第一,在上文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得出了TPP各国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会产生积极的影响。TPP协定的达成不仅会使亚太地区的发展趋向一体化,也会使中国相对于TPP各国的优势大大减弱。并且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移,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减少,中国逐渐失去劳动力的比较优势,TPP协定由于具有高门槛的特点,在知识产权、劳工等一系列方面提高了进入标准,限制了原产地,中国没有加入TPP,丧失了出口优势,很难再像过去那样以大市场需求来吸引外资。

第二,TPP协定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关税的减免,成员国之间进行贸易享受较低的关税,这样就会使商品的价格降低,拥有更加自由的市场。然后中国不是TPP成员国,无法享受关税减免的待遇,中国的商品价格会比TPP成员国价格要高出不少。从而丧失了价格优势。进而说明了在TPP成员国进行投资的成本会低于中国,因此,会导致中国引进FDI的规模减少,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三,TPP协定是美国实现在经济上重返亚太的重要战略,美国拉拢中国以外的亚洲其他各大经济体,积极进行TPP谈判,将中国拒之门外,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TPP成员国来说,各种优惠条款使得他们认为美国是比中国更有优惠的强潜力市场,使得中国在进出口方面遭遇壁垒。从而使中国引进外资减少。对中国资本流入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TPP协定的核心之一是服务贸易自由化,TPP协定的达成必然会对中国国内服务业形成巨大的冲击。而TPP高标准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也将会限制中国对外资的控制和相应的处置能力。

六、政策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以适应TPP的高门槛

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产业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产能过剩严重。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升经济效益和改善投资与消费比例,有效地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TPP的高门槛为其成员国搭建了一个良性竞争的贸易平台,但同时也对中国经济提出了高要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中国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方面十分薄弱,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求深化改革,包括对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加强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自贸区的建成对中国战略意义重大,自由贸易区的设立表明了中国也希望实行高标准的投资准入原则,从而创造更好的FDI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的流入。而且自贸区的建成也加快了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进程。所以加强对自贸区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抵制中国不加入TPP带来的负面影响,缓解TPP带来的出口转移效应。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大自贸区在市场准入、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等方面的开放力度,促进自贸区向高标准的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建立旨在加强中国与友好邻国的经济交往与为沿线国家带来实际利益。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将中国与丝路经济带的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实现共赢。“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战略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消TPP协定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冲击。(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金夏中.袁佳.张薇薇.TPP对中国的挑战及中国的选择,2014

[2]吴淑鑫.从“一带一路”看中国的TPP应对之道.对外经贸,2014

[3]夏先良.中国“一带一路”与美国TPP在全球贸易规则上的博弈.经济研究,2015

[4]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南开学报,2014

[5]方凯,陈新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科技管理研究,2010

[6]曹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2005

[7]钱伟聪,付晓宇.跨太平洋关系协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8]张为付.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2008

[9]张为付.国际直接投资的比较研究,2008

[10]孙晓霓,刘晴.TPP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及对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