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同温度下不同保存时间血清标本对生化检测9项结果的影响

2016-06-16杨泽敏黄惠东卢自当简少玲卢慧兵钟婉如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3期

杨泽敏 黄惠东 卢自当 简少玲 卢慧兵 钟婉如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 东莞 523400)



相同温度下不同保存时间血清标本对生化检测9项结果的影响

杨泽敏黄惠东卢自当简少玲卢慧兵钟婉如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东莞523400)

摘要:目的:探究相同温度下不同保存时间血清标本对生化检测9项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7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6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标本保存于-18~-22℃的冰箱内,分别在7、14、30 d对标本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时间点的相关的9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即刻检测值相比,标本存放7 d,血清中ALT、TBil、TP、BUN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AST、Alb、Glu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UA水平明显上升(P<0.05);标本保存14 d后再检测,血清中的ALT、TBil、Alb、Glu、BUN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UA水平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AST、TP和Cr水平明显升高(P<0.05);标本保存30 d,血清中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Bil水平检测值有所回升,较即刻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Alb、Glu、BUN、Cr、UA明显升高(P<0.05)。保存7 d和14 d的标本中的BUN、ALT、TBil指标检测值均超出最大允许误差范围,AST、TP、Alb、Glu、Cr、UA均在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保存30 d的标本中AST和TBil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其余指标均超出最大允许误差范围。结论:将血清标本置于-18~-22℃的环境中保存其生化水平出现改变,且测定BUN及酶类的血清标本在冰冻后会出现较大误差,在临床生化检测中,应该尽快进行样本检测,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清标本;生化检测;相同温度;不同时间

临床检测中对患者血液标本的放置为质量控制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相关研究曾报道过,待检的血液标本其不同的保存时间及方法,均对其生化指标具体值产生较为明显的误差,对检查结果带来较大影响[1]。对待检血液标本的放置,现已成为医务人员研究的重点[2~3]。本研究将2015年6~7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测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温度下保存,探讨不同时间检测对其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7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测的6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仪器为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试剂为奥林巴斯原装试剂,由宁波美康和浙江东瓯提供的试剂。

1.2方法采用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 ml/份,共采集3份,于血液自然凝固30 min后进行离心,待确定其无混浊、不溶血之后,立即取血清进行检测。每份标本再分成3份血清保存于-18~-22℃冰箱内。分别在7、14、30 d取出冷冻的血标本,于室温下溶解并稳定30 min后检测,所测项目与方法与即刻检测相同,对不同时间的测定值进行记录比较。采用奥林巴斯原装试剂对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进行检测;采用宁波美康提供的试剂对尿酸(UA)进行测定;采用浙江东瓯提供的试剂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葡萄糖(Glu)、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对即刻及7、14、30 d的AST、ALT、TP、TBil、BUN、UA、Glu、Cr及Alb进行检测。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比较与即刻检测值相比,标本保存7 d,血清中ALT、TBil、TP、BUN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AST、Alb、Glu 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UA水平明显上升(P<0.05);标本保存14 d后再检测,血清中的ALT、TBil、Alb、Glu、BUN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UA水平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AST、TP 和Cr水平明显升高(P<0.05);标本保存30 d,血清中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Bil水平检测值有所回升,较即刻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Alb、Glu、BUN、Cr、UA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不同放置时间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比较(±s)

注:与即刻检测值比较,*P<0.05。

生化指标  即刻 7 d 14 d 30 d ALT(U/L)AST(U/L)TBil(μmol/L)TP(g/L)Alb(g/L)Glu(mmol/L)BUN(mmol/L)Cr(μmol/L)UA(μmol/L)20.1±15.9 41.1±12.3 17.0±5.9 73.3±4.2 43.0±2.5 7.5±2.4 6.7±1.8 78.2±20.1 332.0±84.3 14.7±10.2*40.6±11.8 14.9±5.1*71.6±8.5*42.5±4.0 7.5±2.3 5.8±1.7*78.3±35.2 340.5±84.3*14.1±11.6*43.1±13.6*14.8±6.4*74.3±4.2*40.9±5.8*7.1±2.5*5.6±1.6*81.4±35.4*330.3±85.9 11.9±9.4*40.1±12.3*16.6±5.9 85.2±12.8*51.4±4.9*8.1±2.9*7.3±4.8*85.8±22.9*374.3±93.5*

2.2不同时间节点各指标准确度情况根据颜虹2005版《医学统计学》最大允许误差公式[2],计算得出保存7 d和14 d的标本中的BUN、ALT、TBil指标检测值均超出最大允许误差范围,AST、TP、Alb、Glu、Cr、UA均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保存30 d的标本中AST和TBil在实验室允许的误差范围,其余指标均超出最大允许误差范围。

3 讨论

本研究中血液标本的部分生化指标出现误差的原因为以下几种:(1)TP值:14 d时,TP值升高;30 d时,TP值明显升高,其原因为-18~-22℃的环境下标本的水分减少所致[3]。(2)ALT与AST值:如果标本在4℃的环境中放置7 d,则ALT检测中,酶的活性未出现明显变化[4]。但是,反复对血清样本进行冻融会影响酶的活性。冷冻7 d与14 d后,本实验测得ALT指标已超出最大允许误差范围,而标本中的AST值即使误差仍实验室允许范围内,但是其酶活性也不再稳定。(3)TBil值:标本在-18~-22℃环境下,14 d时,TBil值显著下降,或许是标本未进行避光保存引起的[5]。在30 d时,其数值有所回升,但是仍小于即刻检测值,其具体原因需进一步探讨。(4)Glu值:随着标本放置时间延长,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会被逐渐代谢,其含量逐渐下降。本研究标本中的葡萄糖在7 d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14 d时其葡萄糖的稳定性便开始下降,不过其误差在实验室允许范围内。(5)Cr、UA值:标本中的Cr、UA由于干扰因素少,二者的活性相对稳定,在14 d时标本中的Cr、UA值也相对准确。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保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一些指标的检测值便逐渐出现较大误差,故为避免出现较大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临床上需注意保存环境同时尽快进行检测。综上所述,将血清标本置于-18~-22℃的环境中保存其生化水平出现改变,且测定BUN及酶类的血清标本在冰冻后会出现较大误差,在临床生化检测中,应该尽快进行样本检测,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郑罡.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3):67-68

[2]颜虹.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42

[3]邓泽凯,蔡远凤.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458-459

[4]王秀利.血液标本放置方式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45-1446

[5]韦秋立,钟显英,杨家壮.血标本不同放置时间生化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181-1182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32

收稿日期:(201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