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6-06-16刘忠伟张美华谢启明邹瞭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刘忠伟 张美华 谢启明 邹瞭南

(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外科 广东肇庆 526020;2 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 广州 5101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观察

刘忠伟1张美华1谢启明1邹瞭南2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外科广东肇庆526020;2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广州51012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接治的行胃切除手术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32例患者中,3例患者有嗳气症状,4例患者有呕吐症状,1例患者有腹痛症状,在术后(37.4±4.6)d恢复胃动力;对照组32例患者中,6例患者有嗳气症状,9例患者有呕吐症状,3例患者有腹痛症状,在术后(41.8±5.4)d恢复胃动力。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具有疗效好、症状轻及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是指由于胃部恶性肿瘤、胃溃疡、胃穿孔等疾病需行胃切除手术后无机械性梗阻因素所引起胃无力、排空延迟的症状,也叫作胃瘫,是胃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起到利脾健胃的功效,还能有效的缓解患者胃切除手术后的临床症状[2]。本研究对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64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接治的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完成本研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为(34.9±6.8)岁,原发病:胃癌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胃穿孔5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为(36.1±7.2)岁,原发病:胃癌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胃穿孔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所有患者胃肠减压、禁食、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促进胃肠动力恢复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胃复安(规格5 mg,国药准字H32021007)10 mg/次,每天3次;吗叮啉(规格10 mg,国药准字H20093426)10 mg/次,每天3次;西沙比利(规格:5 mg,国药准字H20040235)5 mg/次,每天1次,捻碎后经胃管注入并夹管2 h,并酌情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法:在胃管中注入中药汤剂,具体配方:黄芪12 g、党参12 g、当归10 g、白术10 g、厚朴8 g、陈皮8 g、枳实8 g、桃仁8 g、赤芍8 g、半夏8 g、大黄8 g、生姜6 g、柴胡5 g,加800 ml水煎至300 ml后分3次注入;并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以上配方加600 ml水煎至200 ml后分2次进行保留灌肠。

1.3疗效标准[3]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能够进食流质饮食则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减缓,能够进食流质饮食,但伴有上腹部不适、嗳气症状则为有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变,进食困难,伴有恶心、呕吐、嗳气、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症状比较观察组32例患者中,3例患者有嗳气症状,4例患者有呕吐症状,1例患者有腹痛症状,在术后(37.4±4.6)d恢复胃动力;对照组32例患者中,6例患者有嗳气症状,9例患者有呕吐症状,3例患者有腹痛症状,在术后(41.8±5.4)d恢复胃动力: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又叫作胃瘫,尤其是在胃癌根治术、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最为常见,其主要与手术创伤、术后进食过早、患者精神紧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4],在治疗上主要以维持水盐平衡、洗胃、禁食、胃肠减压、止酸、营养支持等西医疗法为主,但是患者的疗效不佳。而中医认为健脾益气养胃才是关键,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脾胃互为表里,脾升胃降,才能够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由于行胃部切除手术后耗气伤血,使胃失和降,所吃的食物便停留在胃脘处,随着胃气的上逆就造成了患者出现呕吐、嗳气的症状[5]。因此,治疗以通为主,如何解决健运失司、中气不足才是解决该病的关键。在本药方中黄芪、党参、白术主要起到健脾益气养胃的作用;厚朴、当归、枳实则有行气破积的作用,并且厚朴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和抑菌的作用,能够降低术后对伤口处的感染;而枳实可以对小肠平滑肌钙离子的浓度起到调节作用,不仅能够降低胃肠平滑肌的张力及起到解痉作用,而且还能使胃肠兴奋起到增进逆蠕动的作用;桃仁、赤芍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残胃的恢复和吻合血供,有效的改善微循环;陈皮则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半夏、生姜、柴胡则有温胃止呕、和胃降逆的作用;大黄具有通里攻下的作用[6]。相关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上能明显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症状,并且加快患者胃动力的恢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2个月症状及恢复胃动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同样也证明了本研究中医的配方能有效的起到缓解患者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促进患者胃动力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反应。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手术后胃排空障碍具有疗效好、症状轻及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陕飞,季加孚.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4):340-343

[2]韩芳,赵兵,孟塬,等.胃大部分切除后胃瘫综合征28例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18-2619

[3]李连顺,李玉民,焦作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和胰肠吻合安全性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3): 319-326

[4]向进见,田夫,李明忠,等.腹部手术后胃瘫40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90-91

[5]徐金芳,虞立平,王悦.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护理体会[J].江苏医药,2012,38(21):2635-2636

[6]曲义坤,刘伟新,张英海,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胃瘫的预防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194-2195

[7]府剑英,熊佩华,梁瑾.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1708-1710

中图分类号:R656.6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3.012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